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管理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投資方式固化、投資效率低下社保基金投資運作的基本原則是,在保證基金資產安全性、流動性的前提下,實現基金資產的增值。國務院頒布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暫行辦法》中規定,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范圍限定于銀行存款、買賣國債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動性的金融工具,包括上市流通的證券投資基金、股票、信用等級在投資級以上的企業債、金融債等有價證券。其中銀行存款和國債的投資比重不低于50%,企業和金融債不高于10%,證券投資基金、股票投資的比重不高于40%,在這之中還規定銀行存款的比重不得低于10%。根據以上規定,我國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運營主要依賴于銀行存款和買賣國債這兩種方式,顯然這兩種方式都存在著風險小、安全性較高的優點,但與此同時其收益率也相應降低,此外,選擇這兩種方式進行投資還難以抵抗通貨膨脹帶來的風險,這必然會導致社保基金的投資收益率低。根據表1的統計結果顯示,我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的實際收益率總體偏低。在2008年和2011年這兩年間,綜合當年的CPI指數,社保基金的實際投資收益率甚至為負增長。雖然在2009年收益率曾回升到16.82%,但在接下來的兩年中收益率卻呈現出直線下滑的趨勢,2013年社保基金的投資收益僅為0.44%。
(二)政出多門,管理分散我國社會保障基金是由相關政府部門進行管理,涉及面廣且管理體系散亂,管理模式不統一,導致基金管理分散,管理效率低,管理成本高。由于管理主體的多元化,造成了各個部門之間協調困難和權責劃分不明確,工作缺乏主動性與積極性,這種狀況間接影響了我國社保基金的有效投資,也增加了投資的風險性。
(三)基金運作不透明,信息不對稱2000年國務院專門設立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會定期向社會公布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資產、負債、權益和收益等財務情況。然而僅僅通過這些財務會計報表,公眾很難從中了解到社會保障基金投資運作的全部情況,這種信息的不對稱,使公眾無法對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形成有效的社會監督。同時社會保障基金運營管理的不透明,也會直接導致社會保障基金投資過程中存在違規操作,瞞報、少繳以及騙取社保基金的事件時有發生,甚至有些地區還存在私自侵占和挪用社會保障基金的惡劣現象,嚴重侵害了廣大參保人的利益,威脅到社會保障基金的安全,對政府的公信力產生了不良影響。
(四)監管力度不足,相關法制不健全2013年上海市發生“違規挪用社保基金案”,該案件反映出我國社會保障基金除了缺乏有效的公眾監督之外,同時還缺少專門的監管部門對其進行行之有效的監督管理,以防止貪污挪用基金的現象發生。當前,我國還缺乏社會保障基金監管的相關法律法規。從社保基金運營管理方面看,雖然我國于2001年頒布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暫行辦法》,2014年頒布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信托貸款投資管理暫行辦法》,但這些暫行辦法僅是針對社保基金的投資運營,對于其他方面沒有做明確的規范,法律層次低,可操作性不強。因此,法制建設的滯后也使社保基金的投資面臨風險。
二、完善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引入多元化投資,拓寬投資渠道“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這句話是投資領域的至理名言,揭示了投資者進行多元化投資,分散投資風險的重要性。社會保障基金在投資的過程中,也應引入多元化投資模式,通過分散投資,將資金投向不同領域,以保障整個投資組合的安全性,降低投資風險,保證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的保值增值。除了銀行存款,買賣國債和投資其他具有良好流動性的金融工具之外,社保基金還可以進行以下幾種投資形式:一是實業投資,包括對國家發改委批準的股權基金的投資,以及直接對中央企業的股權進行投資。這種投資方式不僅可以保證社保基金能夠獲取穩定的收益,還可以促使央企加快改革發展的步伐,能夠進一步增加社保基金的投資收益,形成良性循環,實現互惠互利。二是根據國家產業政策進行投資,將社會保障基金投入到國家扶持的產業項目中,這樣既能夠在資金方面對國家建設進行支援,也可以使社會保障基金穩定地獲得長期收益,且這種投資方式具有風險性低,收益率高的優點。三是開發海外投資,目前,我國的金融體系尚不完善,投資工具也比較單一,而海外的資本市場相對健全,投資品種也相對豐富,且法制體系比較完善與規范,可以為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提供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因此,海外投資是社保基金實現多元化投資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完善管理制度,明確政府責任我國社會保障基金由于管理部門較多,權責劃分不夠清晰,給社保基金的運營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因此,應細化各政府部門的職權,實行分工管理,做到“一一對應,各司其職”,即不同的事項有不同的部門進行專門負責管理,如政策的制定、宏觀規劃等工作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負責管理,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交由財政部統籌,監管工作由審計部負責等。這樣各部門之間的權責才會清晰明確,管理效率也會因此提高。此外,還應進一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學習和培訓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和管理素質,增強工作積極性、責任心和使命感。
(三)完善監管體系,實現信息透明社會保障基金是為保障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需求而設立的,其投資運營安全與否會直接影響人們的切身利益,關系到國計民生,因此,建立高效完善的監督體系十分重要。1.加強內部控制,強化風險管理要建立科學的決策機制,以保證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決策科學、客觀、合理,并在應對市場變化時可做相應調整。應成立專門的內部監管機構,以保證可以隨時進行監督,一旦內部出現違規操作行為,要及時揭露并給予處罰。2.實現外部監督,提高信息與運營操作透明度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機制,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會應將社保基金的收支情況、投資使用狀況等定期向全社會公布,且要詳細告知在此過程中資金的相關經手方,確保社會保障基金運作的透明度,從而形成有效的社會監督。還應充分動用大眾傳媒的力量,做好新聞監督工作,及時報道揭露侵占、挪用社會保障基金的不良現象,形成有效的輿論監督。
(四)完善法制體系,規范社保基金投資管理完善的法律法規制度是社會保障基金正常有序運營的重要支撐和保障。除《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暫行辦法》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信托貸款投資管理暫行辦法》之外,還應對社會保障基金的資金來源、運營委托機構、投資運作過程、信息披露等相關事宜在法律層面上進一步明確和細化,不斷豐富法律內涵,提高法律層次。此外,還要針對投資市場制定相關法律政策,保證市場秩序的穩定與競爭的公平、公正,為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管理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另外,還要提高法律法規的可操作性,加大執法力度,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使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管理實現真正的有法可依,有據可循。
作者:王今單位:哈爾濱商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