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科技企業風險投資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從2004年至今,中央政府連續12年的“一號文件”中提出鼓勵農業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的戰略部署。農業科技企業是農業科技創新的主力軍,承擔著成果轉化的重任,但其面臨資金瓶頸而舉步維艱。國外發達國家成功的經驗已表明,風險投資是支持科技企業發展壯大的有效途徑。但國內部分農業企業對風險投資還知之甚少,因此,了解農業科技企業對風險投資的認知程度,探索其接受風險資本的意愿及影響因素,進而提出相應的引導策略,對促進風險資本進入農業科技企業,解決其資金短缺,促進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1資料來源與變量選取
1.1資料來源和樣本描述在走訪農業科技企業和參閱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對農業科技企業接受風險投資意愿的影響因素,圍繞企業發展階段、管理層水平和態度、資金需求、融資渠道、法律和制度安排5個方面進行分析。同時圍繞這5個方面內容設計調查問卷。課題組通過實地走訪和發電子郵件的方式對北京、浙江、福建、江蘇、安徽、山東等省(市)的229家農業科技企業進行了問卷調查。其中能夠準確回答是否具有接受風險投資意愿的農業科技企業有221家,有效樣本所占比例為96.5%。受訪對象中,有75.3%的農業科技企業有接受風險投資的意愿,有24.7%的農業科技企業明確表示不接受風險投資。從行業分布看,有53.2%的企業從事農作物育種業;26.7%從事蔬菜培植業;25.4%從事苗木花卉業;32.4%從事畜牧業;8.6%從事水產品業,2.1%從事農業機械業;1.3%從事節水灌溉業;5.6%從事農藥業;3.6%從事化肥業(部分農業科技企業從事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行業)。調查樣本所屬行業分布廣泛,對總體具有代表性。
1.2變量選取被解釋變量y=0表示“不愿意接受風險投資”,y=1表示“愿意接受風險投資”。解釋變量圍繞以上5個方面,選取了14個指標,設置和賦值如表1所示。
2影響因子分析
2.1因子分析表1顯示,所選取的解釋變量過多,而管理層態度、融資渠道兩個方面的內容存在多選的情況,因此先對這兩個方面的7個解釋變量進行因子分析。采用SPSS18.0軟件,提取公共因子。以KMO值和Bartlett球形檢驗值進行因子分析適宜性檢驗。以主成分法,成分特征值大于1為原則,提取共同因子。以最大方差旋轉法對因子進行正交旋轉,提取了管理層態度因子和融資渠道因子2個共同因子。
2.2多元Logit回歸分析被解釋變量為等距變量,并且只包括愿意接受風險投資和不愿意接受風險投資兩種,屬于二元分類變量。因此,選取Logit模型分析農業科技企業接受風險投資的意愿。將2個共同因子和企業發展階段、管理層水平、資金需求和法律、制度安排方面的7個指標作為新的解釋變量,采用Eviews6.0軟件,得出各解釋變量相關矩陣系數均小于0.55,屬低度相關,說明這9個解釋變量之間基本獨立。其中p為愿意接受風險投資的概率,1-p為不愿意接受風險投資的概率,β0為常數項,βi(i=1,2,…,9)為模型解釋變量參數估計值,DS表示發展階段,EDU表示管理層學歷,YEA表示管理層從事年限,UND表示管理層對風險投資的了解程度,MA表示管理層態度因子,AMO表示資金需求數量,TIM表示資金需求時間,FD表示融資渠道因子,LSA表示相關法律制度是否完善。ε表示隨機誤差項。利用Eviews6.0軟件進行Logit回歸估計,在置信水平90%的前提下,經過多次嘗試,發現從事年限(YEA)變量不顯著,將其剔除,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
2.3實證分析結論根據表2顯示的結果,對影響農業科技企業接受風險投資意愿的因素及影響方向和程度總結如下:(1)企業發展階段對接受風險投資意愿有顯著的負向影響。企業發展階段越趨于成熟期時,越不愿意接受風險投資。企業發展階段每增加一個單位,即由種子期跨入成長期,或由成長期跨入成熟期,則企業接受風險投資的發生比為原來的0.409倍。(2)管理層對風險投資及流程的了解對接受風險投資意愿有顯著的正向影響。管理層對風險投資及流程了解程度越高,越愿意接受風險資本。管理層對風險投資及流程了解程度每增加一個單位,則企業接受風險投資的發生比為原來的2.895倍。(3)管理層態度對企業接受風險投資意愿有顯著的正向影響。管理層越愿意出讓股權、規范財務和公司結構、接受外來監督,越能夠接受風險投資。管理層在積極的態度下接受風險投資的發生比為在消極的態度下接受風險投資的2.992倍。(4)其他融資渠道對企業接受風險投資意愿有顯著的負向影響。在其他融資渠道,包括內部積累、銀行貸款、上市融資和民間借貸,融資越容易,企業接受風險投資的意愿越低。其他融資渠道容易的情況下接受風險投資的發生比為難的情況下接受風險投資的0.426倍。(5)法律制度對企業接受風險投資意愿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如法律健全,風險投資制度規范,企業可消除一部分潛在風險,則企業接受風險投資的意愿會加強1.817倍。
3引導策略
3.1加強對風險投資的宣傳調研中發現,15.4%的農業科技企業對風險投資及流程不了解,9.7%的農業科技企業了解較少,而非常熟悉的僅占5.2%。這嚴重影響了其接受風險投資的意愿。政府或相關部門應大力宣傳風險投資基本知識,引導農業科技企業正確認識其風險和收益,以積極而理智的態度對待風險投資這一新的融資模式。
3.2健全相關政策法規,為風險投資發展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從1985年至今,中央政府相繼出臺了一些推動風險投資事業發展的政策法規,如《中共中央關于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1985),《關于加速科技進步的決定》(1995),《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1996),《關于建立我國風險投資機制的若干意見》(1998),《外商投資創業投資企業管理規定》(2003)等。總體來看,雖然政府政策已明確支持發展風險投資,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風險投資業的法律體系不完整、法規條文不夠詳盡、相關法規阻礙了風險投資的發展。因此我國各級政府可參照美國、以色列和臺灣等國家和地區以立法推動風險投資發展的經驗,健全相關法律法規,改善我國風險投資政策環境。
3.3建立風險投資行業協會調研中發現,很多農業科技企業有接受風險投資的意愿,但由于找不到風險資本,而未能實現風險投資融資。國外的風險投資中介機構體系有風險投資行業協會、知識產權估值機構、科技項目評估機構等。我國的中介結構,有咨詢公司、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等,缺少專門實現農業科技企業與風險投資匹配和對接的機構。因此應建立風險投資行業協會,承擔組織培訓、標準認證、科技項目評估、融資擔保等功能,打通資源流動及共享,武漢市要做到中心城市的帶動作用及正的外部經濟效應,實現城際社會保障制度的共享,提高其他八個城市的工資水平,以達到吸引專業人才的目的,從而促進其城市的人才集聚效應,獲得專業化分工收益。
3.4鼓勵技術創新與產品多樣化中間投入品供應商的增加會導致其收益的多樣化以及最終產品的多樣化,在產品的中間生產環節上各城市應依據比較優勢選擇性的投入生產,依靠各自城市的地區優勢打造其優勢產業及低碳產業,加大對微小企業自主創業的政策支持,增加中間商品投入的多樣性,努力實現產品的多樣性,改變產業同構現象。優化產業的另一方面是需要技術創新,政府應加大對技術創新的投入及政策支持,注重高等教育發展。加強對武漢城市圈一體化建設,有利于武漢的高等教育人才外溢至其他各市,其他八個城市的高校較少,相對的技術創新型人才較少,引進技術型勞動力,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第三產業的技術投入,發展高質量的服務業,減少對傳統重工業的投入,加強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投入,以高效率低能耗的工業為發展目標,依靠武漢的光谷科技園形成以武漢為首的華中硅谷,通過集聚經濟中技術外溢的影響帶動其他八個城市的技術創新水平,將產業發展重心轉移至第三產業及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4結論
城市圈的出現是城市集聚的結果,城市集聚機制包括共享機制和學習機制、匹配機制,本文基于武漢城市圈出現的問題用共享機制為其設計一條發展路徑,武漢城市圈的產業結構要升級優化就要加強城市圈一體化發展,促進相互間的關系緊密度,突出各自的優勢產業,減少產業同構現象,增加產品多樣性,建成城市圈內產業帶,以武漢市為中心,加強產業集聚所帶來的溢出效應,加大對其他八個城市的技術溢出,促使技術創新突破,建設以光谷為中心的高新科技產業園,提高三大產業的發展層次,以科技為依托建設高科技產業結構,縮小城市間產業發展差距,促進武漢城市圈整體經濟的快速發展。
作者:王文青 王秀芳 喬立娟 薛鳳蕊 單位:河北農業大學 經濟貿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