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究大學生創業扶持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大學生創業是緩解大學生就業困境、促進經濟發展的主要舉措之一,但當前大學生創業存在創業教育不完善、創業項目融資難、創業項目成功率低及社會支持不足等問題,亟需從社會、高校、金融等方面完善大學生創業扶持。據此,以株洲市大學生創業支持為例,研究構建政府、高校、社會等多維度的創業扶持體系。
關鍵詞:雙創;創業;扶持
1前言
大學生利用自身專業優勢及創業熱情創新創業,是當前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及經濟發展的措施之一,從政府、高校、社會及家庭層面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完善大學生創業服務、融資政策、稅收優惠等方式扶持大學生創業。根據中國人民大學的《2017年中國大學生創業報告》顯示,中國大學生創業意愿持續高漲,近9成大學生考慮創業,大學生創業集中在消費電商、餐飲住宿等服務業領域。大學生創業普遍存在低成功率、低生命周期等局限,主要集中在創業融資困難、創業團隊素質等方面,統計數據顯示缺乏資金、缺乏創業指導及缺乏合適項目排在創業困境的前三位,比重超過80%.在大眾創新、萬眾就業的形勢下,株洲積極開展創新創業帶動就業“100創優工程”、“1225工程”,引導大學生等新生就業力量實現創新創業。根據株洲市人社局的《2017年株洲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7年扶持大中專學生微創業239名,同比增長5%,創業氛圍日趨濃重。株洲市普通高校11所,根據株洲市統計局的《株洲市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年末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畢業生、大學生畢業生人數分別是409人、27295人,年末在校研究生、大學生人數分別為1641人、95196人,研究生、大學生在校分數均正向增長,未來大學生創業形勢依然嚴峻,引導及支持創業發展形勢迫不及待。
2研究綜述
許多學者對比了國內外大學生創業扶持經驗,借鑒國外先進經驗來完善我國大學生創業扶持策略,周海濤、董志霞(2014)對比美國高校在扶持學生創業、保護師生知識產權、培育創業師資隊伍、開展創業計劃大賽等經驗,我國政府應加大創業扶持力度,推動高校開展創業教育與創業活動,完善并落實高校鼓勵師生創業的相關流程。王萬山、周火梅(2017)來自政府、高校、社區、公司及創業投資基金等機構支持,美國社區學院大學生創業得到了融合政府扶持、創業教育、創業投資、稅收優惠、創業平臺、創業服務,借鑒其成果實施的經驗,應做實創業教育、實施校內外聯動、加強政策扶持與創業服務、多樣化建設創客空間及大力發展創投基金來支持我國大學生創業。針對我國大學生創業現狀,許多學者提出了相關建議,崔軍(2018)高校創業教育應該著力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能力,落實到創業教育的課程、教學和評價中,創業課程開發要兼具平衡性、調適性和靈活性,創業能力培訓的方法要經過直接的經驗和實際項目來鍛煉,創業學習的評價要兼顧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秦艷、吳冠穎(2018)由于大學生創業需求相匹配的社會支持體系構建延遲,大學生創業呈現低開創、低成功率的局面,應該從政府、高校及社會三個維度加以支持,完善大學生創業相關的創業教育、創業融資、孵化基地建設與運營。李士曉(2017)當前大學生創新創業存在社會支持創業創業氛圍不濃厚、去行政化改革不到位導致學術氛圍不濃厚、高校對學生創業支持力度不夠、政校企三種聯系不緊密導致創業能力不夠等方面局限性,應從營造大學生創業氛圍、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擴大雙師型教師引進等方面完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3株洲市大學生創業面臨困境
(1)創業氛圍問題。在雙創背景下,各大中專院校紛紛來說成立創新創業學院及相關課程,以及舉辦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完善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為在校大學生及應屆畢業生樹立了創新創業意識。從相關調查報告數據顯示,“十二五”以來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逐步凸顯,眾多在校大學生及應屆大學畢業生紛紛嘗試各類創新創業項目,雖然參與創新創業的大學生人數及項目眾多,但創新創業項目成功率低,持續經營能力弱,凸顯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風險及低成功率影響了后續大學生創業。此外,部分大學生創新創業者存在增加社會實踐等動機,使得整體大學生創業實踐存在片面影響。
(2)創業融資問題。由于現行企業擔保制度、融資渠道等約束,小微企業難以從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取項目貸款,大學生創業難以獲得所需的資金支持,大學生創業資金多數靠自籌或父母支持,創新項目自身造血能力低,導致資金實力有限,資金短缺成為大學生創業準備或創業經營的最現實問題。此外,我國創業創新投資基金發展不足,社會資本及其他融資渠道偏向于高科技、大中型項目,進一步擠壓了大學生創業項目融資空間。
(3)創業選擇問題。大學生缺乏社會閱歷,項目策劃前期可能缺乏相應的市場調研,選擇創業項目可能脫離社會化,缺乏對市場供給和需求的有效規劃,創業項目存在先天不足;大學生創業初期,自身企業管理能力不足,欠缺資金籌措、項目營運、團隊建設等經驗,缺乏應對項目經營風險的應變能力,大學生創業項目成功率低,導致創業項目生命周期短。
(4)社會認可問題。大學生創業項目由于經營團隊年輕化、創業發展初期等原因,被社會公眾接收程度低,導致創業項目所面臨的潛在顧客可能趨于年輕化,創業項目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變窄,創業項目發展空間受限,進而加大了創業項目風險。
4株洲市大學生創業扶持策略
(1)開展創業培訓,提高創業能力。株洲市就業服務部門積極開展SYB創業培訓,培訓對象覆蓋大中專畢業生等群體,致力于培育大中專學生創業精神、增強創業意識,掌握與大學生創業相關的稅收、法律等政策,提升大學生創業成功率。開展SYB創業培訓導師技能比武,提升創業導師培訓技能,引導創業導師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積極宣傳本土創業文化,加強創業宣傳引導,營造全民創新創業氛圍。充分發揮創業成功者的示范引領作用,激發大學生自主創業熱情,激勵并帶動更多人自主創業就業。
(2)拓寬融資渠道,緩解融資壓力。針對大學生創業項目,政府及金融機構給予資金或政策支持,株洲市圍繞大學生創業項目,株洲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株洲市教育局、株洲市財政局等部門聯合頒布大學生創新創業扶持資金;實行創業擔保貸款政策,由高校畢業生創業申請人向人社局申請,通過擔保機構辦理擔保手續并經銀行發放貸款,由政府財政貼息支持。此外,由政府及社會資本組成的青年創新創業扶持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等項目,也在同步為高校畢業生創業支持項目提供資金支持。
(3)提供創業咨詢,完善風險管控。從高校、政府及社會等維度構建創業咨詢及服務機構,高校紛紛成立創新創業學院、創新創業培訓中心等機構,引導大學生在校期間就進行職業規劃,鼓勵與培訓當代大學生創新創業。政府及社會服務機構成立創業培訓、孵化基地,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有利于企業成長的后勤保障、法務支持、戰略設計、營銷培訓等服務,指導及支持大學生創業有效運營。加強引導區域經濟、市場專家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咨詢服務,堅持創業培訓市場化導向,圍繞株洲市域軌道交通、電商產業、服裝產業等株洲市域主導產業,提升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創業培訓后進行跟蹤輔導,使大學生創業者在創業初期得到生產、經營、市場等方面的經驗指導,延長大學生創業項目生命周期。
(4)提升社會認可,鼓勵自主創業。圍繞高校、政府及社會構建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機制,能夠提升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但小微企業的大學生創業項目中市場競爭中缺乏有效的競爭力,政府及相關行業協會應提升大學生創業服務效能,引導大學生創業項目與市場需求接軌,在供需可匹配的范疇內鼓勵政府及企業購買大學生創業產品或服務,提升社會對大學生創業產品或服務的認可度,從需求終端鼓勵大學生創業項目,鼓勵更多的大學生投身創業大潮,實現創業帶動就業及區域經濟發展。
5研究結論
在雙創背景下,完善大學生創新創業扶持機制,從高校、金融機構、大學生自身及社會等層面構建直至大學生創業的策略,鼓勵大學生積極創業、提升大學生創業經營能力、實現大學生創業項目持續經營。
參考文獻
[1]周海濤,董志霞.美國大學生創業支持政策及其啟示[J].高等教育究,2014,35(6):100-104.
[2]秦艷,吳冠穎.大學生創業社會支持體系構建研究:基于文獻綜述[J].高教學刊,2018(3):34-37.
[3]王萬山,周火梅.美國社區學院大學生創業支持系統及其借鑒研究[J].職教論壇,2017(33):91-96.
[4]李士曉.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研究,2017(3):48-49.
[5]崔軍.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課程、教學與評價[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8,22(2):64-69.
作者:葉云軒 單位:湖南工業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