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信息素養課程開設現狀調查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通過對信息化時代江蘇省高等獨立院校信息素養相關課程開設現狀調研,明確目前江蘇省獨立院校在信息素養教育上存在的問題,并通過對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針對性地提出改進策略。
【關鍵詞】信息素養;文獻檢索;高等教育;獨立院校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的信息素養研究主要拘泥于對高等教育階段實施信息素養教育重要性的反復論證和強調,對高校信息素養課程開設現狀的實證研究比較少,尤其是對高等獨立院校的相關研究更是明顯缺乏,總體呈現出理論指導實踐趨勢,本文從實證角度出發,清晰地展示出江蘇省高等獨立院校信息素養課程的開設現狀。
一、目前江蘇省獨立院校信息素養教育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分析
盡管江蘇省民辦院校和獨立學院的信息素養教育,得以在大部分院校中開展,但與此同時還存在著制約信息素養教育快速發展的問題。
(一)課程開設率低,覆蓋面窄。通過調查問卷的結果顯示,參與調查的民辦院校和獨立學院圖書館共有26所,其中有7所院校不曾開設信息素養教育或文獻檢索相關課程,約占調研院校的30%,信息素養教育的發展前景不容樂觀;另外,在已經開設的19家獨立或民辦院校中,有10家是作為公共選修課開設的,占52.6%,僅有6家作為公共必修課,占開課高校的31.6%,所有獨立學院的23%。
(二)開設時間短,尚未建立科學系統的教育體系。(1)在開設課程的19家院校中,有超過半數的高校,該課程的開設時間在5年以下,只有7家高校開設時間超過了10年。(2)超過半數的高校,相關的課程性質由原來的必修課程改為選修課,壓學時、降學分已成為一種常態。(3)授課內容相差無幾,教學模式有待創新。針對不同專業、年級的學生,授課內容幾乎沒有區別。且局限于傳統的教學模式,MOOC、真人圖書館、嵌入式教學等在民辦獨立學院少有運用。(4)教材使用各不相同,目前有6家圖書館是根據自己院校學生編撰的教材,其他幾家都是使用的通識教材或者干脆沒有教材。(5)相關的培訓也主要集中在專題知識講座或數據庫商培訓等,且大多數是為了配合新生入館教育或讀書節等,其他時候基本沒有。
(三)師資力量相對薄弱。江蘇省高校圖書館的師資令人擔憂。1.從事信息素養教育的館員數量少,且大多為兼職教師。開設該課程的19所院校中,80%的高校擔任該課程的教師人數都在5人以下,且從事該課程的教師除多數為兼職,缺乏專業知識,導致經驗不足,教學水平有限。2.缺乏相應的組織管理。超過80%的高校沒有成立專門的教研室,且很少進行相關的教研活動。從事該課程的老師缺乏交流溝通,不能及時了解最新進展和動態,只能閉門造車。3.部分教師學歷程度不高,雖然大多數高校的教師都是碩士以上學歷,但是仍有相當一部分教師以本科學歷為主。4.新技術運用發展落后,缺乏獨立的學習和宣傳平臺。因技術的運用落后,一些新的教學模式,如互翻轉課堂、在線課程等在民辦、獨立學院中發展滯后。
二、改善江蘇省高等獨立院校信息素養教育現狀的策略建議
(一)從思想上重視信息素養教育。總的來講,江蘇省的獨立民辦學院課程開設率低,歸根結底還是信息素養意識薄弱,領導重視程度有待提高。當代大學必須不斷提高信息素養水平,熟練掌握信息檢索利用的技巧,盡早適應信息化時代的要求,跟上時代的步伐。而文獻檢索課程正是大學生獲取信息素養教育的最重要的途徑。因此,建議相關管理部門首先要從思想上認識到該課程的重要性,設立有效的監督機制確保課程在授課學時、授課范圍等可量化的數據上有顯著的增加,確保這些好的政策能落到實處,而不僅僅是一紙空文。
(二)加強師資建設。師資力量是整個學科建設的核心,師資力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課程的效果。獨立學院要加強師資力量建設,一方面要引進一批學歷高、教學經驗和效果好的專業教師為信息素養課程師資隊伍注入新鮮的血液,另一方面對現有的信息素養教師進行業務培訓,并鼓勵其參加繼續教育提升學歷,最終從整體上提升信息素養課程教師的綜合素質。
(三)按年級分層教育,促進教學內容的科學化。不同年級的學生對信息的需求有差別,各獨立院校要根據各年級學生對信息的需求特點采用分層教育,針對不同的信息需求,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因材施教,方可促進教學內容的科學化。
(四)順應時代趨勢,教學模式推陳出新。目前,移動互聯終端技術迅猛發展,當代大學生在學習方式和獲取信息的途徑等方面都較以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各高等獨立院校可以此為契機,逐步更新教學模式,將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等新穎的教學模式穿插在教學工作中,推動新技術與教育工作的融合,推動信息素養教育更快更好地發展。
(五)加強統籌規劃和管理,促進館際聯動與資源共享。目前,江蘇省各獨立院校圖書館建設基本處于互不牽涉的狀態,缺乏共享資源的平臺,導致優勢資源不能均衡利用,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各先進單位應該發揮行業領頭羊作用,對兄弟院校實行幫扶行動,在人才培訓和技術引進方面給予友情支持,打破校際壁壘,集中優勢力量,搭建資源共享平臺,強化資源平臺共享互用,以節約成本,達到互利共贏的目的。
三、結語
跟普通的公辦高校相比,江蘇省獨立學院信息素養教育目前還存在著課程開設率低、開設時間短、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等一系列問題,這就更要求我們增強信息素養意識,注重教育內容、教學模式的創新和師資力量的培訓,同時,充分整合現有資源,最終實現信息素養教育水平的整體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曉華.吉林省民辦院校和獨立學院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現狀調查與分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31(5):14-16.
[2]傅敏.試論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論課程的整合[J].電化教育研究,2004(04):60-62+65.
[3]阿榮塔娜.論信息時代高校圖書館員的知識素質[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5(13):141-142.
[4]劉慶慶,何燕君,楊新涯,等.高校圖書館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模式研究——以重慶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情報作,2018,62(16):47-54.
作者:李彩紅 陳杰 沈冬生 楊立志 楊波 單位:東南大學成賢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