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構建市場綠色技術創新論文范文

構建市場綠色技術創新論文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構建市場綠色技術創新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構建市場綠色技術創新論文

關鍵詞:綠色技術創新;綠色技術標準;綠色金融

綠色技術創新將傳統技術創新的發展方向轉向環境友好和資源節約,是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方式。自19世紀60年代以來,歐美一些發達國家陸續制定了控制環境污染的法規,推動了末端治理技術的創新與發展〔1〕。綠色技術概念首先由布朗(E.Brawn)和威爾德(D.Wield)于1994年提出,認為綠色技術是減少環境污染、降低能源及原材料消耗的技術、工藝或產品的總稱〔2〕。隨后,綠色技術的理念被引入中國,其對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使得關于綠色技術的基礎研究和應用領域逐漸豐富。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的構建是以科技、環境、經濟和社會的綜合協調發展為目標,是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基礎和前提。黨的報告指出:“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發展綠色金融,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中國在利用市場機制促進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構建方面存在很大潛力。

一、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存在的五大問題

1.缺乏關于綠色技術的清晰定義和統一標準目前,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在綠色定義方面的一個重要差別是:后者更加強調氣候變化,并將與氣候變化相關的技術改進作為綠色和可持續發展主要驅動力之一。多數發達國家將可再生能源、可持續建筑和能效管理等技術或行業包含到綠色范疇之內。世界經濟論壇在其《綠色投資報告》中也指出:只有對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技術、可持續交通和固廢處理等領域(不包括核能和水電)的投資可視作綠色投資〔3〕。在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將能夠節約化石能源的使用量和降低單位能耗的相應技術投資都歸入綠色投資。顯然,中國對于綠色的定義相比發達國家更為寬泛,但是關于何為綠色技術尚無統一標準,政府部門沒有制定綠色技術清單,導致投資者、企業和金融機構難以識別綠色技術投資的機會或標的,不利于綠色技術創新投資行為的開展,也將阻礙科技政策的制定和生態環境風險的管理。舉例而言,目前我國已有的綠色金融標準分散在綠色金融不同領域,不同標準之間對綠色項目的邊界劃定不一致。如,發改委《綠色債券指引(2016年版)》,中國人民銀行《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15年版)》及原銀監會《綠色信貸統計制度(2013年版)》。2019年3月,發改委等七部委聯合印發了《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將成為完善綠色金融標準的重要依據之一。然而,已有的綠色金融標準大都是依靠產業界定。離開了技術分類和技術標準,僅僅通過產業來定義綠色,會產生投資者或企業向某一行業大規模集中而不考慮采納的技術是否綠色的情況,最終導致所謂的“綠色產業把生態毀滅了”。對每一個產業采用不同的綠色技術要有清晰的定義,同時,此定義一定要與綠色金融等相關標準實現融通,這十分關鍵。

2.綠色技術領域相對落后以清潔能源技術為例,全球議程理事會(GlobalAgendaCouncil)于2015年確定了15項具備高潛力發展價值的短期和中期清潔能源技術(見表1)。表1中列示的大部分核心技術仍掌握在發達經濟體中,如美國、歐盟、日本和韓國等。就我國而言,與太陽能光伏技術、電力電子技術和地熱技術等相關的光伏電池、太陽能光熱發電、鋰離子電池隔膜和地熱能發電等核心技術裝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國外進口。增強型地熱示范已在歐美進行了30多年的現場試驗,我國雖已開展理論和模擬研究,但與國外先進水平還有較大差距。目前,美國已經有很多新公司正在從事直接空氣捕捉(DAC)等技術的研究工作,用于捕獲二氧化碳。中國在二氧化碳捕獲和地質封存(CCS)技術領域雖取得一定成績,但在部分關鍵技術層面仍存在很多問題〔4〕。OECD曾研究表明,綠色技術創新涉及很多學科知識領域,其中,能源和環境科學僅占12%,化學工程、材料科學、物理、工業制造、農業和生物學等學科領域均與綠色技術創新產生交集。然而,在上述學科領域的交叉融合方面,中國沒有形成長期的技術科學積累效應,即總體上綠色技術創新學科領域的交叉融合積累不足。學科交叉融合積累是綠色技術創新活動最為重要的內在基礎,一定程度上,中國和發達國家在綠色發展方面的差距正是由積累水平的差距造成的。

3.綠色技術創新組織發展緩慢近幾年,中國除可再生能源領域得到快速發展以外,總體上,綠色技術進入產品及服務市場的速度相對緩慢,綠色技術創新能力不足。表現為:在可持續建筑、資源有效利用和循環經濟等領域,幾乎沒有大企業參與,創新型中小企業仍占主導地位,其技術能力水平提升有限;中介服務機構、創新園區和綠色技術研發中心等平臺的功能提高進展遲緩。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多層次技術創新組織架構沒有形成。在某些領域,由于現有非綠色或淺綠色技術的主導地位,新興綠色技術會遇到特定的進入壁壘;綠色技術創新時間通常較長,政府和企業對綠色技術創新投入不足;企業、金融機構和中介服務機構等對綠色技術的推廣應用存在認知局限,對綠色市場前景的不確定性保持擔憂。上述因素均為綠色技術創新組織發展帶來消極影響。

4.綠色技術創新市場有限對綠色技術和創新研發的投資存在高風險已經被很多專家和企業證明。首當其沖的問題是,企業和投資者很難準確分析綠色技術創新投資以及其知識溢出效應所帶來的投資回報;如何證明該綠色技術是真的“綠色”的,如何證明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是環保的,仍然沒有科學的方法和數據平臺支撐。不確定的收益和風險使得市場資金不愿意流向綠色技術創新領域,投資者對綠色技術投資的動力更多來源于“感性相信”,而非“理性數據”,綠色技術創新市場十分有限。

5.政府在供需兩側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未來五年,中國每年需要投入至少2萬億—4萬億人民幣資金來應對環境和氣候變化問題〔5〕。中國政府目前主要依靠財政支出手段支持綠色技術創新,但政府財政的支持力度不夠、支持手段不科學、支持途徑有限,政府在綠色技術供需兩側的支持和引導作用沒有充分發揮。綠色技術創新的外部性特征較為明顯,創新的過程離不開政府的資金支持。2018年,中國財政節能環保支出占GDP的比重僅為0.71%。相比之下,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節能環保支出就已占到其GDP的2%,德國和日本的該比例大致在2%—3%之間〔6〕。中國對綠色技術創新的財政支持力度與發達國家之間存在不小的差距。政府支持綠色技術創新的財政手段存在改進空間。很多由綠色技術創新形成的綠色產業尚不具備正常的優勝劣汰競爭機制,政府的強行干預使得綠色行業成熟度得不到提升,這種現象在節能環保等領域尤其突出。例如,在節能環保財政支出中大量采用的對綠色技術企業直接補貼方式存在嚴重弊端,這種直接補貼方式雖然曾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也給綠色產業的良性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

二、關于構建市場導向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的思考

1.從綠色技術的角度尋找綠色定義的突破口許多商品和服務具有多種(綠色和非綠色)用途;企業也可能會生產各種綠色和非綠色產品。因此,定義產品或企業是綠色或非綠色存在一定障礙(能源企業除外),但是企業的綠色活動不僅可以與特定的產品或服務相關聯,而且可以與綠色技術或過程相關聯??蓮木G色技術的角度尋找綠色定義的突破口。根據前文分析,我們發現:普遍認為可再生能源的生產是一項綠色技術,包括風能、太陽能、水電、生物質能、地熱能和海洋能等。主要的例外是引發爭議的核電,有專家認為,它是一種低碳能源,但是會帶來與廢物處理、國家安全和輻射釋放有關的其他風險〔7〕。在其他一些領域,如污水處理、廢物管理和土壤修復等,也沒有達成共識。此外,有研究者分析表明,政府通常愿意支持綠色技術領域的“突破”技術,但是,資助綠色技術的“支持技術”時,成本效益最高。例如,能源存儲和電網管理是一種支持技術,可以在可再生能源技術成熟時為其提供支持〔8〕。我們參考借鑒歐洲專利局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研究人員開發的綠色專利“標簽”,結合中國實際,將綠色技術分為如下8類:一般環境管理技術(包括廢物管理、空氣和水污染治理、土壤整治等);可再生能源技術(包括生物燃料等);提高燃燒效率的燃燒技術;減緩氣候變化技術(包括碳捕獲、碳儲存、碳封存、處置溫室氣體技術等);間接投入技術(包括儲能技術等);綠色運輸技術;綠色建筑技術;核電和水電技術。與此相關的綠色生產和綠色投資等行為,都可以認定為“綠色”。國際上許多國家已經著手開展綠色技術標準制定或清單梳理工作,例如英國政府正在進行針對低碳技術的清單梳理。中國迫切需要立即展開此類工作。

2.政府對綠色技術創新領域的研發投入需要有適當的監督評測方法支撐政府對綠色技術領域的研發投入,不僅有助于推動綠色技術創新,而且還可降低私營部門綠色技術投資的成本和風險,樹立私營部門綠色技術投資行為的信心。目前中國已有一些鼓勵綠色信貸的規定和政策意見(《節能減排授信工作指導意見》、《綠色信貸指引》等)。更為重要的是,政府對綠色技術支持的政策一定要基于對預期成本和預期效益的合理評估,要研究對公共支持效果進行監測和評估的方法,并且要定期檢查對綠色技術不同支持方案的適用性。同時,對生態資本的成本核算問題的研究十分重要,即生態資源的成本和改善生態的效益應該可計量、可貨幣化、可市場交易。

3.通過綠色金融工具的開發支持綠色技術創新通過綠色金融工具的開發支持綠色技術創新大有作為。例如,美國能源部對新能源項目的擔保計劃通過有限的財政資金,撬動了大量信貸資金投入到清潔能源技術領域,成功地幫助風能、光伏等清潔能源行業在美國實現了快速發展〔9-10〕??山梃b比較成熟的相關案例,加快開發適用于綠色技術創新的綠色金融工具。表2列示了綠色金融產品支持綠色技術創新的已有做法。

三、構建市場導向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的政策建議

1.總體框架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構建中的種種問題,唯有明確市場導向,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強化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方可破解。以市場為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政策框架可由五個要素組成。(1)政府綠色目標的制定。包括制定清晰的、長期的綠色技術創新發展和氣候變化愿景目標,確立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在綠色技術創新鏈不同環節的功能定位等。(2)促進綠色技術發展的綠色金融市場激勵措施。包括采用穩健型投融資手段,開發多種綠色金融工具等。(3)促進綠色技術發展的具體財稅政策。包括完善支持綠色技術發展的稅收政策,取消不利的綠色技術補貼并糾正市場失靈等。(4)綠色技術能力建設。包括提升綠色技術積累水平,建設綠色技術創新組織和人力資源等。(5)綠色技術消費者培育。包括對消費者綠色發展理念和綠色消費意識的培育,綠色技術輿論宣傳等。

2.具體政策措施(1)頒布綠色技術清單和標準。建議由政府相關部門和相關行業協會盡快出臺“綠色技術清單”和“綠色技術標準”,明確綠色技術的涵蓋范圍和標準;加大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的力度,爭取在國際標準競爭中搶占先機。將綠色認證標識逐步推廣到交通運輸和可持續建筑等具有很大潛力的綠色發展領域。(2)鼓勵綠色技術創新研發和產業化。大力支持地熱能、核能、海洋能、可持續建筑和碳捕捉等技術領域的研發,強化霧霾治理集成攻關,建立更多具有創新能力的研發基地;可考慮成立國家層次的綠色技術開發中心,聚焦高端優勢資源,提升綠色技術知識儲備。加快推進綠色技術銀行工作,加大涉及民生的綠色技術成果轉化應用;可考慮建立主要面向中小企業的綠色技術創新與擴散服務中心,提供咨詢、中介等一站式服務。(3)強化企業在綠色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積極開展綠色發展立法工作,完善突出綠色發展的科技獎勵和約束制度,激發企業綠色技術創新的內生動力,提高企業對市場機會特別是環境機會的辨別和把握能力,強化企業綠色技術創新主體地位。(4)以綠色金融(財稅)為突破口推動多元投入。開發多渠道的資金投入體系,加大對綠色技術和綠色基礎設施的投融資力度。大力發展綠色債券、綠色產業基金、綠色信貸、綠色風險補償、綠色創業投資和股票基金、綠色保險等綠色金融工具。由財政部和發改委等部門推動,建立合理的能源和原材料價格體系,采用逆向拍賣等方式大力推行政府部門綠色公共采購行動計劃;適當提升綠色技術創新研發稅收優惠額度;用綠色信貸貼息的方式代替大部分綠色補貼。開發監測評估工具,評價綠色技術創新領域的研發投入效率。(5)聯合培育綠色技術創新人才。政府部門會同企業和高等院校通過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等手段,吸收、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綠色技術創新先進實踐經驗;借助G20、“一帶一路”等平臺,聯合多邊國家和地區,共同培育綠色技術創新人才,完善綠色技術人才評價、考核和管理機制,激發綠色技術人才創新熱情。(6)分步實施、示范推廣。在一些經濟條件較好的地區或已經發展相對成熟的綠色行業,建立有效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根據試點情況,逐步在其他地區和行業推廣。初步設想可選擇東部地區作為試點,然后推廣到中西部,逐步擴大綠色技術創新體系覆蓋區域。明確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構建的經驗交流和知識共享機制,提升全社會綠色環保意識。

參考文獻

〔1〕許慶瑞.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技術戰略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1998(2):6.

〔4〕田澤,馬海良.低碳經濟理論與中國實現路徑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5.

〔5〕周小川.以綠色融資促可持續發展[J].中國金融,2018(13):11.

〔6〕張江雪,張力小,李?。G色技術創新:制度障礙與政策體系[J].中國行政管理,2018(2):153-155.

〔9〕馬駿.構建中國綠色金融體系[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7.

〔10〕馬駿.國際綠色金融發展與案例研究[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7.

作者:郭滕達 魏世杰 李希義 單位: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2021果冻传媒剧情在线观看| 性伦片美国刺激片在线观看| 女神校花乳环调教| 国产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日产乱码卡1卡2卡三免费|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 制服丝袜怡红院| 久久精品免费全国观看国产| 99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韩国三级中文字幕hd久久精品| 看免费毛片天天看| 日韩乱码中文字幕视频| 国精产品一二二区视在线|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ass日本大乳pics|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韩福利片午夜在线观看| 相泽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日本高清xxx| 国产精品99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色与欲影视天天看综合网| 精品免费视频一卡2卡三卡4卡不卡| 最近中文字幕视频高清| 国产精品污视频| 亚洲理论精品午夜电影| videosgratis侏儒孕交| 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无套少妇毛多18pxxxx| 国产免费丝袜调教视频| 久久精品电影免费动漫|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直播| 欧美一级中文字幕| 爽天天天天天天天|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三级视频| 亚洲最新视频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精品午夜久久福利大片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