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媒體語境下的影像廣告特征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新的媒介形態層出不窮,影像廣告也在這種新環境下迅猛發展,它不但帶來了大量的資訊信息,還逐步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日常生活行為。它將超越傳統影像設計的概念,涵蓋人類的全部感官。文章以新媒體為背景,對影像廣告的發展趨勢、特征及其與新媒體的關系進行簡要的論述。
關鍵詞:
新媒體;影像類廣告;特征
在新媒體語境下,影像技術迅速發展,文字在信息傳播中由中心走向邊緣。在此背景下,影像廣告成為廣告中的重點,相比傳統廣告具有相當大的優越性。作為實用美術之一,新媒體廣告在包含各種設計要素的同時,更肩負著連接藝術與新媒體的重任。目前,西方一些國家的新媒體影像廣告發展已經非常成熟,新媒體的技術支撐體系已經比較完善,這是國外新媒體發展的先決條件。隨著競爭的加劇,新媒體影像廣告企業將呈現出兩極分化的現象。少數大型新媒體影像廣告企業憑借投資、技術和人力的優勢,在市場競爭中具有明顯的優勢。部分小的新媒體企業只能依靠更加細化的市場維持生存。
一、新媒體影像廣告特征
新媒體是在新技術體系支撐下出現的形態,如數字廣播、電子報刊、智能手機、微信、微博、數字電視電影、觸摸媒體等。相對于戶外、廣播、電視、報刊四大傳統媒體,新媒體被稱為“第五媒體”。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人們更加傾向于視覺和聽覺相結合的廣告表現形式,這時,影像廣告便應運而生。可以說,新媒體是促進影像廣告發展的先決條件。同時,影像廣告的發展壯大也必然刺激新媒體發展成熟。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消費者越來越樂于分享商品的正面或負面消息。這使廣告受眾不僅是消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成為消息的者。如,利用大家常接觸的微博、微信等,受眾可以將自己喜愛產品的信息分享給其他人。受眾對影像廣告的認知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一方面,傳統媒體平臺上的一些大眾廣告過于枯燥,且趨于同質化,從而使受眾產生審美疲勞,急于尋找獨特的非傳統風格的廣告;另一方面,受眾在眾多的媒介中能夠輕易獲得相關商品的詳細信息,因此,受眾對廣告關注的焦點不會局限在其所的產品信息上,更希望從廣告中找到更多的人情味。在新媒體語境下,影像廣告的優勢主要表現在傳播的方式和速度、互動、時空范圍、受眾群體、呈現效果等方面。
新媒體語境下的影像廣告利用互聯網和通信衛星打破時間、區域的限制,只要有相應的信息接收設備,人們在任何角落都能夠了解由新媒體傳遞的動態影像廣告信息。影像廣告除了要具有給受眾傳達一定信息的基本功能外,還要在藝術形式上有所創新,讓影像廣告的受眾獲得美的感受。新媒體影像廣告在藝術造型上越來越呈現出對影像特效技術的依賴,設計者通過富有創造性的想象,以及對制造視覺感官刺激的追求,創作出視覺盛宴。
二、新媒體影像廣告的藝術表現
廣告要想避免給人留下粗制濫造的印象,不僅要追求帶給受眾感官上的愉悅,更要能夠使受眾悅心悅意,進入廣告藝術美的更高層次。廣告藝術表現的表層結構是廣告的視覺形象層。廣告的視覺形象是廣告給人們的第一視覺印象。好的影像廣告能給予觀眾視覺享受,引起觀眾的興趣,最終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視覺元素被賦予獨特的創意和優秀的設計,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讓人產生新奇獨特的感受,才意味著這條廣告獲得了初步的成功,擁有了視覺藝術美。視覺廣告表現藝術的第二個層面是幻想,主要由聯想、想象、感覺等共同作用于形象,使主體延展出多層意味,給觀眾一種貌似真實的虛幻形象。幻想的意義在于挖掘產品的深層形象,開拓受眾的心理空間。廣告幻想的美是模糊的、間接的、具有體驗性的,使觀眾一看到廣告就會產生某種心理變化。意象是影像類廣告藝術的最高境界。廣告意象旨在從宏觀的角度表現人與物的關系。意象美是符號性、邊緣性和禮節性的審美,引導一種潮流趨勢。
三、結語
隨著數字設備的發展和網絡狀況的改善,加之目前國內的新媒體技術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人們將更多地利用各種終端設備在各種場合搜索想要的影像廣告內容。新媒體的出現,使影像廣告的發展與傳播有了質的發展,影像廣告的視覺文化將文化與藝術、藝術與媒體緊密聯系在一起,從而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溝通與理解。新媒體環境下的影像廣告前景是美好的,各種新的媒介與廣受歡迎的廣告表現形式相結合,會給人們帶來更多的視聽盛宴。
參考文獻:
[1]宮承波.新媒體概論.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2.
[2]胡正榮,戴元光.新媒體與當代中國社會.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
[3]崔曉文,李連璧,吳琳.廣告學概論.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4]高金萍.西方電視傳播理論評析.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
[5]陳培愛.廣告傳播學.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
作者:李子陽 單位:山西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