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金融統計教學的革新與推行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強調金融統計知識體系的系統性
教學中應注意構建金融統計的知識和方法體系,系統闡述銀行現金與信貸統計、貨幣供應與流通統計、金融市場統計、宏觀經濟統計及金融統計預測等方面的內容,知識體系應該涵蓋業務分析、效率分析、風險分析、制度分析等各方面。此外,應注意加強金融統計理論與微觀金融統計業務的結合,強調金融統計的實踐性,以實際統計數據為基礎,著力于實際問題的解決,著力于金融統計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例如在銀行統計中講解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在貨幣供應統計中注意分析貨幣供應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在金融統計預測中對地區發展經濟指標進行預測等。
(二)注重金融統計理論的創新
教學中應系統論述我國金融統計體系的變革,金融統計在貨幣政策的制定與實施中的重要基礎性作用,及金融統計作為金融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在金融運行監測和宏觀調控中的重要作用。在內容上,除了傳統理論內容之外,應及時融合當前的理論和實踐前沿、研究方法和研究熱點,在內容上要具有時代特征,例如,在商業銀行統計中有關商業銀行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及分析,新興金融業務統計等。
二、融入建模思想
金融統計學強調統計指標、構建模型等量化分析,強調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應用數學建模、統計分析的思想改革教學內容,就是通過講解數學與統計的概念、定理、方法來引導學生理解量化思想,重要的是應用思想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學以致用。在教學中,引入概念、定理時,應增加實際背景和概念形成過程的講解,在展示實際背景和形成過程中滲透數學建模思想,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對數學及統計當中的一些基本量,如單調性、凹凸性、連續性、可微性、周期性等,可以同時分析這些數學性質的經濟金融背景,例如導數可能和邊際、變動率、彈性、影響因子等有關,凸性可能與上升或增量遞減有關,周期性則可能與季節性波動或經濟循環等概念有關。可以將由基本概念引出的特殊的數學性質,應用到金融中去接受檢驗。適當增加與金融學緊密聯系的例題和習題,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統計的價值,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三、強化案例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還應著手加強對學生應用能力與創新精神的培養,采用案例教學法,重視理論聯系實際,使學生在課堂上能接觸到大量的實際問題,可以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講解金融股價波動的高峰厚尾性、叢集性、利好利空影響的非對稱性時,可以首先應用統計軟件,對某只股票一段時間股票價格的對數收益率數據進行現場演示,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對每種現象進行解說,然后逐漸引入金融的波動率GARCH族模型,進行實證分析。這樣以案例的形式逐漸引入的金融概念,使得學生能夠將前后的知識點聯系起來,較為容易的理解統計模型的構建及分析內容。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強化了學生的應用意識。
四、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
采用多媒體手段進行金融統計的教學,具有既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等優勢。多媒體教學可以讓學生感受與板書不同的教學形式,使教學內容直觀、形象、生動,增加了教學信息量。
例如在金融統計中的眾多知識要點可以通過類比、歸納等方式總結,比如在講授VaR金融風險管理模型時,涉及概率統計中“區間估計”與“假設檢驗”理論,在多媒體課件中就可以通過鏈接比較等方式,切換教學內容,動態顯示相關理論,進行復習掌握。對于需要詳細講授、重點強調的知識點,可以借助多媒體字體和顏色區分,醒目提示并加以板書,使多媒體的“快捷、動態”與黑板的“詳細”有機結合相輔相成,提高教學效率、效果。同時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充分利用各種統計軟件如SPSS,Eviews,Matlab等實現金融統計中的較為繁瑣、枯燥的復雜計算過程,及對金融數據的分析,簡潔快速地將運算結果展現給學生,同時還可以結合各種圖形表示出來,給學生直觀上的感受。不僅能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理解、掌握知識要點,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軟件應用能力和創新意識及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盡管多媒體教學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模式,但并不能完全取代傳統教學,不能代替老師的教學活動和課堂中的主導地位。根據金融統計教學的內容,應充分發揮傳統教學的特殊作用,如金融統計的推導環節,PPT的相關補充解釋等。只有把現代多媒體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結合,才能達到提高教學效率和授課效果的目的。
總之,針對金融統計課程的教學,應在優化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革,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等手段,利用典型案例建立起理論與實際聯系的紐帶,將金融統計、數學建模思想融入金融問題解析的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及利用數學、統計知識解決實際金融問題的能力。
作者:潘海峰單位:安徽工程大學數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