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療衛生區域配置的統計分析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我國幅員遼闊,在依照行政區劃,進行地區之間醫療衛生人力資源分布情況對比之前,首先考慮以東、中、西部為劃分依據進行對比。目前,國家統計局對三大區域的劃分是這樣的:東部地區包括10個省市(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河北、福建、山東、廣東和海南);西部地區包括12個省市或自治區(內蒙古、甘肅、新疆、云南、四川、重慶、貴州、陜西、青海、寧夏、西藏和廣西);中部地區則包括了6個省份(安徽、河南、山西、江西、湖南和湖北)。為此,首先可以依據國家衛生部門有關衛生人員的統計數據,進行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之間,醫療衛生人力資源分布情況的簡單比較,即表1所給出的結果。從表1所集中的相關統計數據,可以看到3大區域之間的比較非常清晰,現階段我國的衛生技術人員有44.57%分布在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衛生技術人員的比重為29.97%,而西部地區的比重僅為25.46%;同時,不同類別的醫療衛生人力資源,在三大區域之間的分布比例也不盡相同,例如,“執業醫師”“注冊護士”和“技師”等基本符合衛生技術人員總量分布的比例格局,而“鄉村醫師和衛生員”的分布情況就又是相對平均的。依據國家衛生部門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依照“衛生人員”(包括衛生技術人員、鄉村醫生和衛生員、其他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工勤人員)進行了排序,這樣得到的結果為山東、廣東、河南、四川和江蘇位列前5名,而寧夏、青海和西藏為衛生人員數量最少的地區。為了更好地觀察醫療衛生人力資源在各地區之間的分布差異,我們利用Eviews軟件對上述28個地區的衛生人員數量序列進行描述統計,所得到的結果可參見圖1。直方圖和相關的統計量除了給出了均值、方差、中位數、最大值和最小值,還給出了偏度(Skewness)和峰度(Kurtosis)的統計量。在這里,偏度統計量估計值大于0,因此該序列是不對稱的右偏分布;峰度的估計值非常接近3,表明該序列的“凸起”程度與正態分布相當。最后,JB統計量(Jarque-Bera)及相伴概率是檢驗序列是否服從正態分布的,而所得到的結果表明應當拒絕原假設(原假設為服從正態分布)。
上述對醫療衛生人力資源分布情況的考察,并沒有考慮各地區之間基本條件和情況的差異,例如地理面積、人口總量和經濟發展水平等。這樣得到的結果,顯然與前文已經進行的總量對比所得的結果存在著很大的差別。根據國家衛生部門的最新統計數據,可以看到,一方面東中西部之間,在“每千人口衛生技術人員數”方面就有著較大的差異性。例如,目前我國每千人口所擁有的衛生技術人員數量為4.58人,東部地區目前每千人口所擁有的衛生技術人員數量,達到了5.49人,而中部地區為4.04人,西部地區則僅為4人;在執業醫師和注冊護士方面,對照全國的平均水平(執業醫師1.49人,注冊護士1.66人)東西部地區之間的差異性也同樣是很明顯的,中部和西部地區總體上都是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通過對比各省市自治區的情況可以發現,每千人口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量最多的是北京,達到了14.2人,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而最低的3個地區分別是云南、安徽和貴州,其中貴州每千人口擁有衛生技術人員僅為2.68人,僅為我國東部地區平均水平的48.8%。
2結論
根據前文對于當前我國醫療衛生領域各類人力資源的統計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論。(1)我國的醫療衛生事業在蓬勃發展的過程中,醫療衛生技術人員數量的增長態勢非常明顯,醫療衛生人力資源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盡管目前依照人口總量等標準,不難發現人均占有資源總量的嚴重不足,但是考慮建國以來60多年里人口基數的大幅度擴張,以及醫療衛生技術人員規模的巨大增長,成績依然是主要的。(2)現階段我國醫療衛生人力資源在各個地區之間的分布差異性十分明顯,如東部地區占有著將近45%的醫療衛生人力資源,而中部地區占有將近30%的醫療衛生人力資源,西部地區所擁有的人力資源總量最少。這表明現階段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需要將均衡醫療衛生人力資源的區域配置作為重要目標,以增進醫療衛生領域中的公平性。(3)現階段各類醫療衛生人力資源在各個地區之間的配置存在差異。不僅衛生技術人員總量在不同地區之間有著較大差異,具體到“執業醫師”和“注冊護士”等,差異性更為明顯。另外北京、上海、天津和浙江等發達地區明顯有著經濟相對落后地區所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如排名第一的北京地區所擁有的各類醫療衛生人力資源,均比排在第4~10位的各個地區高出2倍以上。
作者:蔣萌李宏單位:東北財經大學中共大連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