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獨立學院審計學教課成效評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課程設置不合理
(1)課程設置只有理論教學無實踐教學。“審計學”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和綜合性都很強的課程,理論課后需要有后續的實踐課程,這樣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使所學的理論得到鞏固和練習。而我院只有“審計學”的理論課沒有后續的實踐,這種純理論課不但枯燥而且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沒有后續的實踐課也無法使學生的應用能力得到提高。
(2)審計學知識體系不夠完善。完整的審計學知識體系不僅要包含注冊會計師審計,對國家審計和政府審計以及內部審計都要詳細介紹,對審計學研究和實踐的新領域也要有所涉及。而我院“審計學”課程的學習主要是站在企業的角度,是以注冊會計師審計為核心,而對國家審計和內部審計只是簡單的做了一下介紹,對審計研究和實踐的新領域更是涉及甚少。
(3)審計學缺乏道德法規課。審計學的職業道德在審計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審計職業道德的缺失,很可能導致審計人員在經濟利益和職業道德發生沖突時,頂不住壓力,經不住誘惑,為客戶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損害審計的公正性從而給社會造成一定的危害。
2.教學方法存在弊端
(1)案例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應用不理想。首先,從課程設置上來講,由于我院“審計學”課程只有56課時,課時相對較短,因此理論課程結束后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分析和講解案例,導致案例教學的效果不佳。其次,從教師方面來講,由于任課教師多數是青年教師,缺乏在事務所的審計工作經驗,所以在收集案例時只能從網上或其他參考書籍上摘抄一些案例,而這些案例多數缺乏時效性和綜合性,無法滿足審計學教學目標的要求。再次,從學生方面來看,一方面由于課程開設時間過晚,學生在學審計時會計學的專業知識早已遺忘,而審計學與會計學的知識體系關聯性比較強,所以學生普遍覺得審計學難學,從而對審計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是因為學生沒有實際的工作經驗,對實際的審計工作沒有感性認識,而審計學的案例一般來說都比較長,對學生來說比較難懂,因此在教師給出案例時,很多學生根本無法理出案例的頭緒,更失去了參與分析討論的興趣。
(2)教學手段運用不充分。目前我院的多媒體教學設施已具備,審計學的上課地點都是在多媒體教室。但是教師對現有的多媒體的運用并不充分,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僅僅利用了多媒體的制作文字幻燈片功能,沒有充分挖掘多媒體在教學中的功用。甚至有些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過于依賴多媒體,阻礙了跟學生的溝通和交流。這在一定程度上不但影響了教學的效果和質量,而且與我院的人才培養目標相差甚遠。當然,審計學這種實踐性比較強的課僅在多媒體教室上課是不夠的,還需要開發更先進的教學手段。
3.課程考核方式單一
目前我院審計學課程采用的還是傳統的考核方法,以期末考試的方式來檢測學生的學習水平。這樣的考核方式必然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為了考試、為了學分而學,這種學習動機嚴重阻礙了審計學教學目標的實現,也違背了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
提高獨立學院審計學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分析
1.課程設置改革
課程設置需改變單一設置“審計學”課程的模式,可把審計學課程的學習分為幾個階段,首先進行審計學理論的學習,在理論課里要注意審計學知識體系的完善,把國家審計和內部審計的內容也要包含在內,另外要強調審計職業道德在審計中的重要作用。其次開設“審計學案例”課程,讓學生親自參與到案例的討論和分析中,目的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可以引進審計學教學軟件,開設“審計模擬實訓”課程,將第一個階段理論學習和實踐緊密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審計實務的模擬環境下,鍛煉審計實務操作的能力。
2.教學方法的改革
(1)學校方面。首先要保證課時充足,審計學的內容相對較多,僅僅開設56課時會導致很多內容只能一帶而過。其次,要給教師提供實踐的機會。要想教好“審計學”這門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教師必須要有審計的實踐經驗,否則對于審計學的一些難點無法理解透徹,也就無法給學生講清楚。學院可以和一些會計師事務所或大型企業固定的校企合作關系,暑期可以安排教師到企業去參加實踐活動,這樣既能提高教師的動手能力,提高審計學的教學效果,又能加強學院“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
(2)教師方面。首先教師要建立審計學專業案例庫。教師在實踐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搜集案例,或者學院可以跟企業合作,委托企業來搜集審計學的整套案例。建立了案例庫后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要根據授課內容,分類選擇案例,加強案例教學的針對性。其次,任課教師在制作課件時盡量把審計學抽象的理論直觀化和形象化,把審計學案例真實反映給學生,使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再次,任課教師要積極拓展自己的審計理論知識,積極參加社會實踐,主動提高自己的實踐教學能力,以便收集真實、經典、適用的審計學教學案例,這樣在教學中才能把案例教學法運用得游刃有余。
3.改變考核方式
為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審計學”在期末考核的時候可以改變平時成績和期末卷面成績的比重,加大平時課堂表現的成績比重,尤其增加案例教學環節的課堂討論成績的比重,主要目的在于通過案例的討論分析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結論
本文結合獨立學院的審計學教學現狀總結和歸納了審計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相關的改進措施,以提高獨立學院審計學的教學效果。但是由于審計學學科本身的特殊性,導致審計學教學改革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這需要學院、教師、學生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這樣才能改善獨立學院審計學的教學效果,提高獨立學院審計學的教學質量。
作者:曹艷秋 王海榮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