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內部審計在醫院內部控制中的重要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內部控制是醫院現代化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內部審計是對內部控制的再控制。在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醫院持續健康的發展面臨層層困難。為了克服困難,使醫院良好的運行與發展,應當強化內部審計,使之在醫院內部控制中充分發揮作用,以保證內部控制可以對醫院方方面面加以控制,避免出現工作混亂或醫療服務不佳等情況。那么,如何強化內部審計,使之在醫院內部控制中充分發揮作用?本文將著重分析內部審計在醫院內部控制實施的現狀,進而探究以上問題。
【關鍵詞】內部審計;醫院;內部控制;作用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市場環境中的競爭局面日益嚴峻,這使得醫院的生存與發展困難重重。對此,醫院應當加強內部控制,保證醫院內部良好運行,緊跟市場發展趨勢,同時良好的治療和服務患者,如此才能保證醫院持續健康發展。當然,要想實現這一目的,就需要強化內部審計在醫院內部控制的作用,以便對各個科室和業務進行審計,提出修改意見,優化調整醫院內部,保證醫院內部運行良好。由此看來,醫院內部控制中內部審計的有效實施是非常有意義的。
一、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設計階段的工作流程
參考相關方面的資料及醫院內部審計的工作情況,確定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設計階段的工作流程為:
(一)對醫院內部控制系統的評價與估測,確定重點業務和重點科室
醫院內有效實施內部審計,則是參照《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結合醫院具體情況,對內部控制系統進行科學、合理的評估與估測,進而確定重點部門,如財務科、醫學工程科、基建科、藥劑科、人事科等,確定重點業務,如預算業務、收支業務、固定資產管理、建設項目、合同管理等。
(二)對重點科室和重點業務進行排查,找出關鍵控制點
出于保證醫院內部良好運行的考慮,內部審計的實施,還要找出重點科室和重點業務的關鍵控制點,以便有效控制重點科室和重點業務,避免科室或業務上出現差錯,給醫院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或損失。而要想找出重點科室和重點業務的關鍵控制點,需要各個重點科室自行排查內部各項工作程序可能存在的風險,確定風險點,進而以此為依據來制定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以便重點科室人員能夠規范化、合理化工作,避免出現工作差錯,引起風險。而內部審計人員則是對各科室制定的內部控制制度加以合理的評價與分析,進而提出相關修改意見,以便提高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適用性[1]。
(三)對內部控制制度加以評價,不斷完善醫院內部控制制度
考慮到醫院內部控制效果的好壞,直接關系醫院運行是否良好,所以在具體執行內部審計的過程中還要對內部控制制度加以合理的評價,即評價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授權審批、崗位分離、執行效果等方面,以便明確內部控制制度不足之處,進而提出具體的補充意見,以便內部控制相關工作人員能夠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良好的補充內部控制制度,提高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
二、醫院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執行中存在的問題
的確,按照以上內部審計流程來展開具體的內部審計工作,可以使內部審計的作用充分發揮,為使醫院良好運行創造條件。但對某些醫院審計部門工作執行情況予以了解,確定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執行中存在一些問題,導致審計效果不佳。
(一)醫院內部審計的獨立性與權威性比較欠缺
首先提出這樣一個案例,即某醫院出于保證內部運行良好的考慮,決定獨立設置審計機構,由院長作為審計機構的分管領導,同時為其配備三名審計人員,其中兩名是財務專業出身的,另一名是其他專業出身的,主要負責醫院審計的相關事宜。在具體規劃醫院審計各項工作的過程中,院長應從醫院中脫離出來,真正作為審計領導,但實際情況是醫院領導難以真正做到正確定位,合理規劃審計工作,而三名審計人員因完全服從院長,執行各項審計工作,這導致醫院審計工作不佳,更多情況下是迎合管理制度的要求。這個案例充分說明了我國一些醫院存在的一種現狀,即醫院內部審計缺乏獨立性和權威性,真正站在客觀的角度去審視和審計醫院,進而有效控制醫院科室和業務[2]。
(二)內部審計制度在設計層面上比較不完善
內部審計就相當于醫院的免疫系統,主要的目的是對醫院各個方面加以防控,避免醫院運行不佳。當然,要想使內部審計可以充分發揮作用,需要有健全的、完善的內部審計制度予以支持和約束。但就目前我國醫院內部審計制度實施情況來看,不難發現內部審計制度的缺陷,即內部審計制度在設計層面上缺乏系統性,也就是沒有對醫院各個方面加以詳細的、深入的了解,進而合理的設計內部審計制度,導致內部審計未能貫穿于醫院內部各個方面,相應的其作用也未能充分發揮[3]。
(三)內部審計制度在實施層面上存在缺陷
除了內部審計制度在設計層面缺乏系統性之外,在實施層面上還存在諸多缺陷,具體表現為:其一,缺乏事前評估與事中監督,如此內部審計的實施只能在醫院重大項目結束后進行審計,這使得項目實施中存在的風險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其二,未能對業務進度加以控制,致使內部審計在實施與業務執行不能同步進行,相應的內部審計對業務的控制,難以達到預期目標。其三,內部審計制度的條款制定不夠全面,未能對醫院內部審計工作予以全面的、合理的、有效的約束,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內部審計不到位的情況。
三、強化內部審計在醫院內部控制中的作用的對策
(一)強化醫院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
因醫院內部審計需要站在客觀的角度去評估和分析各科室、業務,進而合理的調整和控制各個科室、業務,如此才能保證醫院內部運行良好。基于此,在優化內部審計之際,應當注意提高醫院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也就是將內部審計部門從財務部門分離出來,這其中包括職能。在基礎上,結合醫院內部運行情況及內部控制情況,合理規劃內部審計工作內容,以便內部審計人員能夠獨立自主的執行各項審計工作[4]。另外,醫院還要為內部審計部門授權,使之有權利、有力度對醫院內部各方面加以審計。
(二)建立健全的內部審計制度因
目前一些醫院中內部審計制度或設計層面不完整、或實施層面存在缺陷,致使內部審計制度作用未能充分發揮。所以,在完善內部審計之際,應當注意建立健全的內部審計制度,也就是詳細了解醫院內部的實際情況,對內部審計工作執行情況予以分析,明確內部審計不足之處,進而科學、合理的制定內部審計制定,明確內部審計標準、說明對審計工作行為標準、對內部審計人員的要求、內部審計工作落實程度、內部審計部門的構成等等,對醫院內部審計工作進行全面的、合理的、有效的予以約束,使之規范化、合理化、標準化的實施[5],保證醫院內部控制實施到位,使醫院內部運行良好[5]。
(三)優化醫院內部審計工作
對于優化醫院內部審計工作,筆者從良好方面來說。其一是審計人員方面。作為內部審計工作的主體,審計人員的專業水平、工作能力、綜合素質等方面均會影響審計工作。要想優化醫院內部審計,應當注意加強審計人員的培訓,也就是定期或不定期的對審計人員進行審計專業知識的培訓、對審計人員進行審計相關標準的培訓、對審計人員進行相關素質教育等,以此來提高審計人員的整體水平,同時還要注意結合醫院內部審計工作實際情況,合理的設置獎勵機制,以此來激勵審計人員,使之高度重視審計工作,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標準化、合理化的、有效化的落實各項審計工作[6]。其二是審計方法。在當前我國醫院內部審計工作不佳,存在諸多問題的情況下,應當高度重視內部審計的優化,也就是應將醫院日常運營中的關鍵點和敏感點作為內部審計重點關注的環節,詳細了解內部審計工作的實際情況,同時進行內部審計方法的分析,選用適合的審計方法,以此來提高內部審計水平。與此同時還要注意參考相關標準,制定健全的、完善的內部審計評價制度,以便有效的約束內部審計評價工作,公平公正、合情合理的評價內部審計工作,進而明確內部審計存在的不足,優化調整內部審計,提高內部審計工作的有效性,使其在醫院中充分發揮作用,提高內部審計的整體水平。
四、結束語:
強化內部審計在醫院內部控制的作用,可以對各個科室和業務進行審計,提出修改意見,優化調整醫院內部,保證醫院內部運行良好。基于本文的分析,確定強化醫院內部審計,應當強化醫院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建立健全的內部審計制度、優化醫院內部審計工作。希望本文所闡述的建議能夠對于優化醫院內部審計有所作用。
參考文獻:
[1]劉麗.論內部審計在醫院內部控制中的作用[J].中國總會計師,2014,(7):148-149.
[2]陳麗妍.內部審計在醫院內部控制中的作用[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7):151-152.
[3]井紅艷.內部審計在醫院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中的作用[J].管理觀察,2010,(23):341-342.
作者: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