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于模式優劣的企業內部審計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HL公司內部審計模式
(一)垂直領導
審計業務由母公司實施垂直管理,駐地公司總經理負責審計派駐辦(公司審計部)日常管理工作。母公司通過年度工作計劃、審計報告、年(季)度工作總結、派駐辦主任述職等管理方式來落實審計任務的完成。HL公司統一執行母公司審計制度、年度審計工作計劃,接受國家審計機關和母公司的審計抽查、質量評價和業務考核。審計監督管理辦公室對母公司直接負責,職能獨立于其他部門,對其他部門及單位行使監督服務職能。工作程序為母公司對其旗下的審計監督管理辦公室主任下達審計任務,再由審計監督管理辦公室主任對其部門的審計人員分發任務,制定審計方案,完成審計底稿,出示審計報告,找出其中的不足,最后再進行監督檢查整改。在該企業原來的組織機構中,內部審計機構隸屬于HL公司的總經理,向總經理報告工作。母公司借鑒行業審計委派制的做法,直接派駐審計人員,提高了HL公司審計機構的獨立性。
(二)雙重管理
所謂雙重管理,指的是審計機構的審計業務由母公司直接指揮,同時審計機構要接受所在地公司總經理下達的工作任務,母公司審計派駐辦與駐地公司審計部合署辦公。審計派駐辦的工資、福利、差旅費等日常開銷費用全部由所在地的公司負責。人事調配、任用等經母公司同意后,由所在地公司進行辦理,未經母公司同意,所在地公司不得擅自變動審計派駐辦人員。在制定年度審計計劃時,審計派駐辦結合母公司的審計任務及所在地公司的審計任務形成全年正式的審計計劃,報所在地總經理審批,經總經理同意后,再向母公司匯報。雙重管理不僅保障了審計機構的獨立性,而且也方便了審計機構工作的實施和開展。
(三)監督本地
監督本地指的是審計機構在執行母公司審計任務的工作中獨立行使審計職權,從事具有監督職能的審計工作,不受所在地公司的各種制約;負責對派駐地公司的預算執行、財務收支、工程建設、固定資產投資、招投標和合同等進行日常審計監督,并承擔審計責任和風險;指導、監督和管理駐地公司的生產工廠和投資控股單位的審計。在監督的過程中,審計機構以國家行業的方針、政策、法律、條文為依據對照檢查實際工作是否有違背相關方針、政策、法律、條文之處,及時向總經理及母公司匯報審計結果,特殊情況可以直接向母公司匯報。在得到相關批示后,審計機構對被審計的有關單位和部門下達整改通知,監督其限期整改。同時,本著為企業負責的精神,審計工作以預防為主,將審計過程前移,重點把握事前、事中審計,變法醫式的事后審計為保健醫生及護士式的事前、事中審計。
(四)參審異地
參審異地即審計派駐辦根據國家審計機關和母公司的安排,參與行業內及母公司所屬單位重大事項的調研和審計任務。重大審計項目由國資委及母公司負責組織,成立檢查小組,檢查人員從各派駐辦臨時抽調,執行任務期間的出差費用由派駐辦所在地負責,完成任務后再返回原單位。參審異地的做法有助于保障審計效果。
二、HL公司內部審計模式分析
(一)垂直領導模式分析
垂直領導主要是母公司從上到下實行直接指揮,審計派駐辦直接接受上級的指令,對駐地或其他母公司所屬企業進行審計。垂直領導運行模式的優點表現為以下四點:
1.命令下達迅速,環節少、效率高。
結構簡單、命令統一的垂直領導模式有利于提高信息傳達的準確性。這種模式使下級機構可以一步到位地接收到上級的命令,直接明了地了解到直屬上級的意圖,降低了逐級傳達的信息誤差度。通過這種模式,可以明確責任,切實地分配任務,準確地實行責任追究。如:2011年實行行業全面審計后,母公司向下屬審計派駐辦第一時間全文轉發了相關文件,使審計派駐辦在審計前有了充足的時間對文件進行消化、理解、溝通。由于準備充分,資料齊全,所以審計效果非常好。
2.增強了母公司對于控股公司信息真實性、及時性的了解。
垂直領導模式中下級人員直接向上級人員匯報工作的做法,有利于提高信息傳達的及時性及準確性。審計派駐辦直屬于母公司,其對所在地企業的信息反饋真實可靠,時效性也比較強。如:審計派駐辦成立前,母公司要了解一些事情,需先下文規定具體時間、要求,然后再匯總、分析、整理,如果匯總整理后有些事情還不能確定,還要反復溝通、確認。審計派駐辦的成立使該問題迎刃而解。
3.增強了審計派駐辦人員的責任心及使命感。
因為執行母公司的工作任務是審計派駐辦的重要職責,而且審計派駐辦還要接受母公司的考核,因此,審計派駐辦人員沒有理由不增強責任心及使命感。
4.增強了審計派駐辦的客觀獨立性。
審計派駐辦對母公司負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解和制約總經理對于審計派駐辦的管理力度,使其更加客觀、獨立地實施內部審計。審計派駐辦有權不通過總經理直接向上級反映所駐企業的問題,因此,當審計派駐人員與總經理研究問題時,會引起總經理的重視,并促使總經理客觀看待問題。
(二)雙重管理模式的分析
1.雙重管理模式的優點。
雙重管理運營模式的優點表現為以下四點:
(1)比較客觀全面。
在雙重管理模式下,無論是上級管理機關,還是本企業總經理,他們各自的觀點及出發點總是有其相同或相異之處,雙重領導可以使審計人員在處理問題時聽取到各級領導的意見,從而在審計過程中做到客觀、全面、公正。同時,由于審計人員受到雙重領導制約,其不得不考慮各級領導的感受,這使得他們在審計工作中會盡量做到嚴謹、客觀、公正、全面。
(2)有利于提高審計派駐辦所在公司的審計積極性。
審計派駐辦人員的日常管理權限歸屬所在地公司管理,所在地公司有權指揮派駐辦人員從事公司內部審計管理工作,規范其日常工作,考核其工作態度及勞動績效,這有利于調動審計人員審計積極性,有利于加強企業內部的規范管理。在日常的經濟活動中,審計人員可以通過參加公司重要工作會議、參與招標談判和合同審核等起到參謀、規范作用。
(3)有利于審計派駐辦為所在公司服務,提高工作意識。
因為審計派駐辦人員的工資、福利、費用等日常開銷皆由駐地公司負責,駐地企業效益的好壞決定了審計派駐人員的收入,所以審計派駐辦人員有責任、有義務為駐地公司更好地服務,有責任、有義務為駐地企業的規范、增效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4)有利于母公司及審計派駐辦所在公司的負責人增強責任意識,增強權力制衡。
因為審計派駐辦受母公司及審計派駐辦所在公司負責人的雙重領導,審計意見及審計結果需要雙方領導的認可與溝通,這就要求雙方領導在對待審計意見及審計結果時都要審慎從嚴,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
2.雙重管理模式的缺點。
在其存在優點的同時也存在著些許的不足:
(1)因為審計派駐辦人員的工資、福利、費用等都由所在地公司負責,因此,在執行審計任務的過程中審計人員容易產生傾向性。
(2)由于審計人員受到雙重領導的制約,當領導的意見不一致時,審計人員無法取舍,其獨立性會受到一定影響。
(3)在同級別部門中,由于管理歸所在地公司負責,相關部門對其產生一定的制約作用,其在審計的過程中不能毫無顧忌,權威性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三)監督本地模式的分析
1.監督本地模式的優點。
監督本地即審計派駐辦在執行母公司審計任務時獨立行使審計職權,不受所在地公司的各種制約,從事監督職能的審計工作;負責對派駐地公司的預算執行、財務收支、工程建設、固定資產投資、招投標和合同等進行日常審計監督,并承擔審計責任和風險。監督本地的優點是:
(1)便于上級領導隨時了解企業的真實情況。
由于審計派駐辦的直屬領導為母公司,所以其有責任有義務向上級領導匯報企業的真實情況,并完成上級領導的審計意圖,使上級領導能更加了解和掌握下屬企業的真實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在未成立審計派駐辦前,上級領導要了解下屬企業的規范情況,無外乎兩種方法:一種是對下屬企業進行檢查,另外一種是下屬企業自己上報本企業情況。這兩種方法都不足取,前一種方法不但耗費人力、時間,也只能對企業前一段時點進行檢查,只能事后審計,不能提前預防,更不能隨時監控;而后一種方法是企業自報情況,無法核實。現在有了審計派駐辦,就從根本上改變了這種局面,上級領導可以隨時了解企業的真實情況。
(2)有利于約束所在地企業相關部門的不規范行為。
由于審計派駐辦行使的審計職能囊括了生產、經營及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這就要求所有被檢查及被監督部門規范好自己的經營行為,從而有助于規范企業經營行為。從管理學上講,缺乏監督的單位或部門,往往容易出現不規范的行為,特別是現代企業的工作人員,大多數尚未達到“無為而治”的狀態,未達到“自覺”狀態,因此,還需要監督這種手段。
(3)強化公司的規范意識。
由于審計監督管理部門是上級派駐部門,對整個企業的行為有著監督職能,無論物資供應環節、卷煙生產環節、卷煙銷售環節還是人力資源的工資、財務核算、基本建設,所有過程審計部門都要參與監控。這就要求所在地公司各部門在生產經營實施過程中不斷強化規范意識,經營行為要符合國家及行業的相關制度、政策要求,如出現偏差,在審計人員的督促下,就要進行整改。
(4)有利于審計人員更好地為企業服務,提高自身審計管理水平。
審計人員不僅僅對企業有監督職權,更重要的是其對企業有服務職能。現代內審制度要求審計與被審計之間的關系并不是簡單的審與被審關系。如果長期持有錯誤觀點開展工作,就會造成雙方的對立矛盾。內審與企業之間的關系應該是監督與服務并重,審計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為企業服務,因此要求審計人員必須端正服務態度,努力提高審計管理水平。
(5)為企業提高效益及增值服務。
審計部門對企業財產安全進行監督管理,能使各部門提高財產安全意識。審計監督能促使企業找出存在的不足及需要改進的地方,為決策者提供決策依據,從而有利于公司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目前,向管理要效益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審計工作只是管理工作的一個分支,如果只是為規范而審計,就不能達到審計的目的。審計同樣可以為企業創造效益,防錯糾弊本身就可以減少企業的損失。為企業出謀劃策,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高勞動效率更能直接體現出審計的增值作用。
2.監督本地模式的缺點。
盡管監督本地運行模式的優點明顯,但同時也存在些許的不足:一是由于審計派駐人員行使監督職能,容易造成有些部門對于監督與被監督關系的反感,從而產生抵觸意識。二是審計人員對相關部門行使監督職權時,如果缺乏被監督的機制,容易造成審計監督意識的弱化,進而影響監督效果。
(四)參審異地模式的分析
1.參審異地模式的優點。
參審異地是指根據國家煙草專賣局和母公司的安排,審計人員參與重大事項的調研和審計。重大審計項目由母公司負責組織,人員從各派駐辦臨時抽調,完成任務后再返回原單位。參審異地的優點表現為以下三點:
(1)節約成本,降低費用。
由于異地審計人員的組成來自煙草行業內部的各兄弟單位,節省了外部審計費用,節約了審計成本,降低了審計費用,所花費的差旅費用遠遠低于聘請社會中介機構所花的費用,而且由于內部審計人員都來自于同一行業,其所發現的問題比外部審計更加具有針對性。
(2)有利于審計人員學習兄弟企業的先進經驗,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
由于審計人員來自不同的兄弟單位,每個單位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先進管理經驗,審計人員的審計過程其實也是一個學習、溝通的過程。審計人員通過學習與交流可以學到兄弟單位的先進經驗,回到本單位之后,加以吸收與采納,形成新的構思與想法,從而有利于提高本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
(3)鍛煉隊伍,提高審計人員業務水平。
審計檢查對于審計人員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歷練過程。審計人員在本單位所從事的業務可能比較單一,但是在審計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卻是來自方方面面,這就要求審計人員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加強自我完善,以應付檢查中所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從審計人員的職業發展角度來說,每一次檢查過程就是一次提升水平的過程。所以說,通過檢查,可以鍛煉隊伍,提高審計人員的業務水平。
2.參審異地模式的缺點。
參審異地模式也存在著些許缺點,因為都是兄弟單位,大家平時比較熟悉,有時礙于情面,即使發現問題也不一定能完全、據實地列出,所以導致審計效果容易打折扣,達不到真正的審計目的。平時審計人員分工比較細,但是在審計過程中涉及的業務面比較廣,所以要求審計人員要具備一專多能的本事。審計人員都是兄弟單位的內部人員,若真的檢查出一些問題可能會內部溝通解決,對于股東可能有所隱瞞,不利于公司的長遠發展。公司也很容易產生對于兄弟單位來檢查的依賴性,從而放松自我審計工作。現在的審計運行模式有很多種,但是真正起到審計作用并卓有成效的并不多。路有千千條,蹊徑不可少。如果把審計比喻成百花園,那么審計派駐辦的這種模式就是審計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它的出現預示著一種新的審計運行模式的誕生。煙草行業在試行了一段時間后,在全行業進行了推廣,并且初見成效,得到了行業內廣大職工的認可。
三、完善HL公司內部審計運行模式的建議
(一)完善垂直領導模式的建議
1.母公司應加強與派駐辦所在公司總經理的及時溝通。
垂直管理盡管減少了中間環節,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容易造成審計派駐辦所在地總經理與派駐辦之間的誤解,母公司應該在給審計派駐辦主任下達任務的同時,告知派駐辦所在公司總經理,加強母公司與派駐辦所在公司總經理的及時溝通,這樣派駐辦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會更加順利。
2.在重大問題上聽取審計派駐辦所在公司總經理的意見。
垂直管理辦法規定,有重大問題時審計派駐辦主任可以直接向母公司匯報,但是有些問題是歷史形成的,或者帶有全局性趨勢性,這就需要母公司及時與總經理溝通,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誤解。
(二)完善雙重管理模式的建議
1.完善工資分配的合理性。
如果審計派駐辦的工資、獎金、費用等都由母公司承擔,審計人員就會在審計過程中無后顧之憂,審計的獨立性、公正性會更加明顯,審計的結果會更加公開透明。
2.加強溝通的主動性。
審計派駐辦人員在與領導的溝通過程中,要加強主動性,在雙重領導存在不同意見的情況下,求同存異,加強溝通,厘清事件的脈絡與根源,采取必要的溝通協調方式,爭取早日妥善解決問題。
3.加強審計派駐辦的獨立性。
由于各部門之間的管理關系相互制約,地位平等,審計的權威職能受到一定的制約,應該進一步加強審計派駐辦的權力,使其更有獨立性及制約性。內部審計的制度形式應選擇能夠保證其獨立性的制度形式,具體應為母公司下設審計委員會領導的模式,或者為董事會領導模式。
(三)完善監督本地模式的建議
1.加強審計人員的服務意識。
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不應以監督者的身份出現,因為,監督與被監督是一對矛盾體,是對立的關系,審計人員應強調服務與監督并重,以服務促監督,讓被監督單位切實感覺到審計人員的真心,使其感受到規范的益處,這樣才能使其從心理上接納審計人員的監督。
2.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審計人員的素質是提高審計質量的關鍵。在對審計人員加強考核管理的同時,內因起決定作用,要進一步提高審計人員的服務意識,除加強其政治學習、法律法規學習,強化其服務意識外,還要通過教育、培訓、自學等多種方式提高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使其做到一專多能,一崗多用,發揮出審計人員精兵強將的作用。將審計業務劃分為不同職能板塊,進行合理分工,將各個職能板塊的工作內容予以明確,然后根據員工特點和能力進行合理分工,每人分別承擔不同板塊的工作內容。由于審計人員有限,為防止缺位、空崗給工作帶來被動,每個人對于其他人的日常工作都應有所涉獵并在處室內建立相應的崗位責任制。為克服異地審計給處室行政管理工作帶來的不穩定性,要運用各種通訊方式,建立多方位聯系平臺。實行輪崗制度,培養處室工作多面手。審計業務處室人員的分工并不是固定的,應根據客觀條件的變換有所調整。建立督查督辦制度,保證公司審計業務的順暢運轉。
(四)完善參審異地模式的建議
1.加強對參審異地的審計人員的考核。
除要求每個參加參審異地的人員留下必要的審計底稿及工作流程中所需要的文字資料外,還要對其過程進行跟蹤考核。如果在其檢查過的資料中未發現問題,但是在外部考核中查出問題,就要對其進行處罰,加強責任心教育,督促其提高業務水平。
2.擴展審計人員知識面。
鑒于審計人員的專業過于單一,應該擴大其業務職能范圍,如,搞工程審計的要懂得財務收支審計,搞內部控制審計的也要懂得工程審計,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人盡其才。
3.增加股東的隨時抽查權。
股東應進一步加強對自己所參股單位的監控,其中包括派人參與經營監督,或派人隨機進行抽查。只有這樣,股東才會隨時了解自己的權益狀況,避免自身知情權受到影響。
4.加強對被檢查部門的考核。
為防止被審單位產生依賴性,應加強對異地參審結果的重視,制定考核措施,嚴防該單位有關人員產生依賴意識,促使其勤奮工作。當前,隨著國企改革規范程度越來越高,審計模式愈發重要,企業內部審計模式的思路層出不窮,國有企業的內審如何開展,是目前企業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通過對HL公司內部審計運行模式的調研,認為其“垂直領導、雙重管理、監督本地、參審異地”的內部審計運行模式擺脫了原國有企業一把手負責制的傳統模式,使審計不再從屬于企業領導意志,使審計工作由原來的事后審計轉變為事前預防、事中審計,突出了審計服務職能及增值作用,開創了現代審計的新途徑,值得國有企業借鑒和推廣。任何新生事物的產生,都存在著其合理性與必然性,同時也伴隨著相應的優缺點。本文在肯定HL公司審計運行模式的同時,也指出其不足,并提出了相應的意見及建議。相信這種審計運行模式在經過進一步完善之后將更加成熟,將為國有企業的創新與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作者:高強張旭麗王春芝單位:大連民族學院國際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