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內電算化審計中難題以及解決舉措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電算化審計是對電算化會計方式下的電子憑證、電子賬簿、電子報表及適應電算化方式的內部控制制度等進行的審計工作,主要包括會計電算化制度審計、數據真實性、合法性審計以及會計電算化系統處理和控制功能審計等。電算化審計可在審計項目安排、方案設計、審計取證、匯總分析和跟蹤反饋等多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從而大大減少審計工作量,縮短審計工作時間,并可大量地節省成本。
一、我國電算化審計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審計技術落后,使得電算化審計名不副實。我國目前的電算化審計實務中,對大多數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審計還停留在繞過計算機審計的階段,即審計人員不審查機內程序和文件,只審查輸入的數據和打印輸出的資料。這實際上是審計人員對當前會計電算化系統所采用的一種手工審計方法,其審計結果會具有片面性。審計對象受到計算機操作人員的限制,他們只提供愿意被審查的信息,其他敏感性信息則被人為掩藏。這樣,審計人員處于被動地位,難以獲取充足的審計證據支持其審計結論,難以保證計算機環境下的審計質量。
(二)審計人員知識缺乏。在會計電算化方式下,不僅要求審計人員具備一定的分析、判斷和表述能力,擁有豐富的會計、財務、審計知識和技能,熟悉財經法律以及審計準則,而且還應當掌握計算機知識及其應用技術,掌握數據處理和管理技術。然而,我國目前的審計人員總體水平遠遠沒有達到這一要求。相當大部分審計人員雖然有豐富的財會審計知識和經驗,但計算機知識缺乏;另一方面是年輕的審計人員雖然掌握一定的計算機知識,但由于非計算機專業畢業,僅掌握淺層次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運用技能。因此,要真正運用計算機軟件完成難度較大的實質性審計程序還有困難。
(三)審計線索減少,審計內容發生變化。實行會計電算化以后,一方面會由于系統設計上存在的漏洞、會計軟件的不完善或運行不可靠等原因,使得會計數據處理結果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非人為錯誤;另一方面由于會計電算化引入了計算機工具、存儲介質和網絡技術,從而使審計線索逐漸減少、甚至消失。原因是,在會計電算化方式下,會計數據一錄入電算系統,就自動進入下一數據流程。此外,機內的日志文件也可以刪除,保存在磁性介質中的會計數據也可以人為不留痕跡地加以修改或刪除,這些都削弱了審計線索,減少了審計過程中發現錯誤的機會,增加了審計風險。
(四)內部控制制度不能順應會計電算化發展要求。在電算化會計方式下,會計信息的處理和存貯高度集中于計算機,會使手工會計系統中的某些職責分離、互相牽制的功能失效,手工會計系統中原有的內部控制已不能適應電子數據處理的新特點,內部控制中的職權管理轉變為電算化方式下的權限管理,即由系統管理員分別設置制單員、審核員等操作人員,并為每一位操作人員賦予職責相互分離的功能權限。這種方式下的相關會計數據記錄的核對只能是打印核對或通過顯示器輸出核對。
二、我國發展電算化審計的對策
(一)加快開發審計軟件。審計軟件是電算化審計不可缺少的技術工具,沒有良好的審計軟件是很難開展實際的自動化審計工作的。審計軟件的功能應具有快速分類、檢索功能、存儲能力、編制審計程序,可以進行大量的審計比較、抽樣及核對工作;事先用計算機設計測試案例,后用于測試被審單位的會計程序和數據文件,能夠更好地開展審計工作;審計員利用計算機存儲有關法規條例、被審單位的基本情況等,隨時調用,便于審計工作的開展;利用計算機對審計資料進行統計匯總,編制打印各種統計表、審計文件,提高審計工作質量。
(二)加快培養復合型知識結構的審計人員。制約我國電算化審計進一步發展的關鍵環節是高素質專業人才缺乏,因此必須加強復合型審計人員的培訓以適應審計發展的要求。審計機構和會計師事務所應積極引進既有豐富會計、審計知識和經驗又具備計算機知識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同時積極開展有關計算機方面的后續教育,使現有的審計人員掌握審計軟件的使用、維護等技能,從而能有效地利用計算機技術完成審計任務;加快發展審計后備力量,尤其是在高校大學生中,造就一大批年輕的復合型人才,充實、壯大我國的審計隊伍。
(三)加快電算化審計法規及其準則建設。電算化審計準則是衡量審計工作的標準,提高審計質量的保證。原來的手工審計標準和準則中部分內容已不適應,而一些新增審計內容在審計準則中又缺乏相應的條款,所以應加快制定電算化審計相關準則,以便規范電算化審計工作。
總之,會計電算化的發展給審計工作帶來的影響越來越大,只有采取正確的對策,才能更好地發揮會計電算化的作用,利用其帶來的便利,提高審計的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