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土地衛片執法信息技術審核規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衛片執法監督檢查工作已成為落實執法監管共同責任機制的重要平臺和維護國土資源管理秩序的有力抓手。本文從實際工作出發,基于土地管理多種數據源,就如何采用信息技術進行數據審核及相關的審核規則、方法進行了闡述。對于開展衛片執法檢查數據審核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衛片;土地衛片執法;疑似違法圖斑;綜合監管平臺;備案
2016年12月2日,國土資源部發出通知,在全國統一啟動部署2016年度土地礦產衛片執法監督檢查工作[1]。近年來,衛片執法監督檢查工作(以下簡稱衛片執法)逐步形成了全覆蓋遙感監測、逐圖斑核查判定、多部門聯合查處整改、年度管理秩序評估、逐級約談問責的工作體系,成為落實執法監管共同責任機制的重要平臺和維護國土資源管理秩序的有力抓手[2]。土地衛片執法監察工作需要核查大量的基礎地理數據和規劃審批信息,主要有:土地征轉用地信息、上一年度土地變更成果、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農轉用審批信息、建設項目用地審批信息、供地信息、是否批建、是否國家、省重點工程項目等[3]。在如此大量數據中如何高效獲取衛片執法所需的有效數據異常重要,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同時提取疑似違法圖斑:國土資源部和省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利用綜合信息監管平臺,對衛星遙感監測發現的土地利用變化圖斑進行內業核查,提取疑似違法用地圖斑,填寫《土地衛片疑似違法圖斑登記表》[4]。筆者所在單位參與了湖北省近幾年的衛片執法檢查技術服務工作,現結合工作實際從自身角度主要談下在數據審核階段采用的規則及方法。
1數據來源
國土資源部發出的工作部署通知明確,2016年度土地衛片檢查的工作對象為部下發的2016年度土地變更調查遙感監測圖斑經合法性判定后,涉及違法用地的圖斑[5]。并明確工作方式要與土地變更調查工作協同推進,年度土地變更調查工作,開展遙感監測,并按照年度土地利用變化狀況,更新各級土地調查數據庫[6]。同時,國家將用地管理信息與土地利用現狀變更結果空間疊加,對新增建設用地和新增耕地管理信息進行了自動分類標注。數據審核階段,盡可能利用已有數據進行分析和判別。
1.1年度變更調查成果中的疑似違法用地圖斑
各縣(市、區)本年度變更調查更數據包、本年度國家下發的影像和監測圖斑。變更數據中包含年度所有土地變化信息,其中屬性字段標識為“B”的為“本年批本年建”且核查后的疑似圖斑地塊,屬性字段標識為“W”的為“本年未批先建”地塊,極易識別。
1.2地方上報的上一年度土地檢查數據
土地執法監督檢查信息系統分為部、省、市、縣四級,對各縣(市、區)要求是全部遙感監測圖斑有關信息按數據填報單元導入,并且新增建設用地和非新增建設用地所有圖斑都進行填報等等。系統對基礎信息記錄全面、真實,將非新增建設用地圖斑進一步區分為:實地未變化、設施農用地、臨時用地、已拆除、其他;并可將“上年度未變更且立案查處”的圖斑進行標識。例如:凡2016年度部下發遙感監測圖斑涉及的違法用地、違法勘查開采礦產資源行為,均納入2016年度衛片檢查查處整改范圍,并通過衛片檢查信息系統上報。對2016年度土地變更調查中的“往年批準本年建設”(“PJ”)圖斑,填報相應的實際占用耕地面積,并計入2016年度實際建設占用的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耕地面積。其他遙感監測圖斑,不在衛片檢查信息系統中填報[4]。通過填報,數據已進行相關篩查。以上形成的土地衛片執法檢查信息系統數據庫(Oracle數據庫)也作為審核數據源。
1.3已備案的建設用地審批數據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數據等
隨著信息化技術發展,建立了國土資源“批、供、用、補、查”綜合監管平臺,近幾年的建設用地審批項目數據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數據納入平臺,這其中包括報國務院建設用地審批項目、城市用地實施方案、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建設用地項目等數據。且更新機制完備,實現了時時更新。按照要求取衛片執法截止時間點前的項目數據作為審核數據源。
1.4未備案的建設用地審批數據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持鉤項目數據等
除已備案信息外,還有部分衛片圖斑涉及的2010年底前批準未備案的數據,此類數據也作為審核數據源,為了與其他數據進行比對,就要收集比如位置坐標等信息以備審核之需。
1.5其他數據
審核中除了用到以上幾類數據外,還會涉及到其他相關數據,就我省而言,比如:由當地縣市核實認定,屬于省級“四化同步”項目用地或省級低丘緩坡試點用地項目,不屬于違法用地;還有衛片圖斑涉及的老土地證信息等均為審核源。
數據審核主要是將衛片地塊通過與建設用地項目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進行屬性和圖形空間分析比對,當不一致時,可初步判定疑似違法圖斑,為后一步核查提供數據支撐。
2.1批準文號及面積比對
具體是要進行農轉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持鉤和部批準先行用地批準文號等一致性比對。具體檢查規則是以批文文號為主鍵,對數據源中各地塊進行檢索,并在在應屬性字段中進行標注。將檢索出的衛片地塊總面積、耕地面積分別與對應建設用地項目的總面積、耕地面積進行比對,以判斷是否超用。如:一個建設用地項目的總面積、耕地面積小于其對應衛片地塊總面積、耕地面積之和,則為單個建設用地項目不超用,否則判定為疑似違法圖班。
2.2空間套合比對
疑似新增建設用地變化數據與監管平臺中的建設用地審批項目的勘測定界圖、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的建新區進行空間比對,計算重合比例,判斷是否疑似新增建設用地變化圖斑。當重合比例達到規定要求時判定為空間符合,否則為疑似違法圖斑。其中相交面積計算規劃為:(系統計算相交面積)/(系統計算圖斑面積)*上報表中的圖斑面積。
2.3批準建設用地面積總量比對
以縣為單位,除了對衛片地塊進行分析比對,還需對行政區范圍內的用地總量進行整體分析。具體檢查規則是將全縣執法年度近幾年的該縣所批準的分年度建設用地總量和近幾年地方上報的新增建設用地總面積比對分析,形成多年度批準面積與衛片新增建設比對匯總分析表,判斷是否超用。
2.4上報數據總量與下發數據總量對比
按照變更調查的行政單元—縣(市、區),對地方上報圖斑的面積進行匯總并與下發的總面積進行數值對比,判定是否存在遺漏,以確保審核數據的全面性。
3結語
2007年,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啟動,各地陸續建立了土地利用數據庫及管理系統,并每年進行更新;深入開展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7];2011年,國土資源部部署全面推進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8],截至2011年底,全國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發證率達到70%,集體土地使用權登記發證率達到80%,宅基地使用權登記發證率達到80%[8];2015年,全面開展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按照城鎮由大到小、空間由近及遠、耕地質量由高到低的順序,以城鎮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為重點,分步推進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106個重點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取得積極進展[9]。多年來,土地主管部門積累了大量的、詳實且現勢性強的數據,而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及國家、地方相關標準、要求的不斷完善,從已有成果中準確、迅速提取或識別所需信息,可便捷地為日常管理工作提供各項服務,從而達到多項工作高效地有機結合。
參考文獻:
[1]喬思偉.全國統一開展2016年度土地礦產衛片執法監督檢查[EB].中國國土資源報,2016年.全國統一開展2016年度土地礦產衛片執法監督檢查.
[2]國土資源部執法監察局.打造衛片執法監督檢查“升級版”[EB].中國國土資源報,2015年.打造衛片執法監督檢查“升級版”_政策解讀_中國國土資源報網.
作者:陶彣君;彭小偉 單位:湖北省國土測繪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