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會計核算中假發票的內部控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發票是進行會計核算時最基本的原始憑證之一,是記錄經濟活動內容的載體,是財務管理的重要工具;直接決定會計憑證乃至財務數據是否合法、真實和公允。無論是外部的稅務機關的稅務檢查、還是上級單位委派或單位自行委托的各種審計專項檢查等,都對假發票問題高度關注,現結合日常會計核算中假發票的內部控制談一些粗淺認識。
關鍵詞:
會計核算;假發票;內部控制
發票是指一切單位和個人在購銷商品、提供勞務或接受勞務、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所收到或提供給對方的收付款的書面證明,是財務收支的法定憑證,是會計核算的原始依據,也是稅務檢查、審計檢查的重要依據。日常會計核算中遇到的假發票主要包括兩種:一是未通過正規監制單位監制,由不法分子私自印制販賣的發票;二是通過正規稅收部門領購的正規真發票,但是由于發票報銷事項與實際經濟業務不符,虛開發票金額或虛列經濟業務的發票。因發票本身是否真實,決定相應的的經營業務是否真實、合法等多方面的問題,發票也就成為規范會計核算,防范和減少小金庫、貪污挪用公款等涉及經濟領域的違法犯罪,特別是預防單位資產流失、職務犯罪的最重要的關鍵環節之一,假發票的內部控制的好壞,直接決定財務管理規范水平。作為會計人員來說,審查發票是日常會計核算的日常性工作,判別發票真偽也是會計人員必需的業務技能。審查發票真偽關鍵在于認真的工作態度及高度的責任感,只有認真審核每一張發票及其附件,不放過每一個疑點,才能見微知著,做到辨偽析疑。根據上述假發票的主要特點,日常會計核算中假發票的內部控制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發票本身的真偽及有效性方面進行查驗
(一)審查發票的真偽。稅務機關的印制發票種類很多,針對不同種類的發票真偽,可分別采用以下簡易方式進行審查:一是看發票印制情況。國家稅務機關印制的發票紙張厚實,而受印刷設備及紙張質量影響,假發票一般很難達到這種質量。一般假發票印刷粗糙,且票面上的發票號碼和獎區內容不是用專用噴碼設備噴上去的,只是打碼機打印上去的,字體不是很清晰,密碼區用5倍以上放大鏡觀察也不可能呈均勻點狀分布。這種方式辨別簡單易行,有經驗的會計人員可輕易將大多數假發票可直接分辨出來。二是看有獎發票密碼。當前餐飲、住宿、娛樂等服務行業通用的是定額有獎發票,此類發票常采取物理防偽和數碼防偽相結合。發票聯中的發票代碼、發票號碼一般是順序聯號的,而有獎發票密碼一般都是隨機亂碼,絕不會出現刮開的發票兌獎密碼相同的情況。而假發票模版成本低廉,不可能花大價錢做到密碼區密碼隨機組成,如刮開的發票兌獎密碼相同或聯號,或刮開后密碼不清晰,就可以直接判定該發票是假的。對于金額較大的發票還可隨機挑選幾張刮開密碼區覆蓋層,通過電話或登錄相關稅務網站,直接驗證發票的真偽。三是看發票監制章。現行通用發票一般均遵照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要求,發票監制章形狀統一為橢圓形,規格長軸為3厘米,短軸為2厘米,邊寬為0.1厘米,上環刻制“全國統一發票監制章”字樣,下環刻制“地稅或國稅稅務局監制”字樣,中間刻制監制地稅機關所在市的全稱或簡稱,但內環一細線改用“JSDS”制作的縮微文字組成。假發票制作粗糙,內環細線只是一條平滑的細線,無法印制“JSDS”字樣的縮微文字。四是看發票水印。普通發票發票聯一般采用專用水印紙印刷,水印圖案為菱形,中間標有“SW”字樣。假發票受印刷工藝及紙張質量限制,無法印制水印圖案或印制質量拙劣,易于辨別。五是看發票顏色。一般正規渠道領用的非定額發票,其發票監制章和發票號碼都是采用有色熒光油墨套印,印色為大紅色,在紫外線燈下呈橘紅色。有些省(市)稅務機關還用無色熒光油墨在發票聯增加了防偽暗記,使用紫外線照射可呈綠色熒光反應。六是進行網上認證查詢。對于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一般應在入賬前將發票抵扣聯進行網上認證;對于取得的其他發票一般也可以通過電話或稅務網站查詢該發票的“發票編號”、“納稅人姓名”和“發票專用章號碼”。因為“發票編號”、“納稅人姓名”和“發票專用章”是環環相扣的,一般不需要查詢金額、單位、物品名稱等項,就可以查出發票的真假。因為發票必須由納稅人(單位、個體法定代表人)申請取,而發票專用章一般包括納稅人的名稱、印章編號等信息,在領取發票時,稅務機關在納稅人發票領取薄中登記有發票編號。所以,上述三項中任何一不同,應該就是假發票或違章發票(違章發票就是用甲納稅人的發票+乙納稅人的發票專用章等)。
(二)審查發票的有效性。通常稅務機關印發的發票在實行不定期換版制度,如果發現逾期使用舊版發票報銷,應予以重視,必需查明情況,判斷是否存在違規使用作廢發票,虛報費用,套取資金的情況。
(三)審查發票的印章。一是無發票印章或不易辨識。如發票加蓋的印章模糊不清或無印章,應特別注意。有的單位在出具假發票時為推卸責任和自我防范風險,故意不將印章蓋清楚或拒絕蓋章。二是印章名稱與發票內容明顯不符,如發票內容為辦公用品而印章為商城服裝專柜、發票內容為住宿費而印章為娛樂場所等。
(四)審查發票的筆跡。細心查看填寫發票抬頭、日期、品名、單價、數量、大小寫金額的字跡是否一致,特別需要留意是否存在藥劑褪色、用橡皮擦、小刀刮等涂改痕跡。
(五)審查發票的復寫情況。查看發票背面復寫的字跡顏色是否相同。查看發票背面有無局部復寫的痕跡;或者本應復寫的發票不采取復寫的而直接用鋼筆或圓珠筆填寫的,如存在上述現象就說明可能存在開具“大頭小開”或陰陽發票的嫌疑。
(六)審查發票的填寫內容。一是看發票填寫的抬頭、日期、項目品名、單價、金額等是否齊全、詳細具體,虛假發票開具的一般都比較含糊。二是看發票項目品名是否與用票單位的經營范圍一致。如家電維修部、加工門市部的發票,物品名稱卻是茶葉或辦公用品,顯然存在問題。三是審查同一供應商,特別是個體工商戶,是否出具了不同單位的發票。四是審查發票號碼是否聯號。發票審查時應注意發票號碼與開票日期的邏輯關系,如同一個單位的發票,是否多次在某單位報銷,而其發票號碼順序相連,卻時間顛倒。或者同一天從同一單位取得畸高的大額發票。對上述發票審查時發現的疑點,一要調查發票列明的實物的去向,是否存在虛開發票的情況。二要調查購貨付款單位的發票報銷聯同發貨收款單位的發票存根、記賬聯、現金銀行賬、實物明細賬的物品名稱、數量、單價、金額是否相符。調查提供發票的業務部門或個人是否有違法財經紀律甚至是職務犯罪行為。
二、對會計核算的經濟業務合法、真實性進行分析性復核
會計人員在日常會計核算中應對本單位經常性或重點客戶或重點供應商的往來金額、比率或趨勢進行比較和分析,對于異常變動和異常項目予以重點關注。由于會計人員對本單位經濟業務的了解和認識普遍較為深入,這就為發票所證明或代表的經濟業務進行分析性審核奠定了堅實的業務基礎。日常會計核算時,通過對本單位物資庫存、固定資產設備的定期或不定期盤點,確定庫存物資及單位固定資產的增減變動,對比分析采購發票、購建資產發票。通過分析性復核,不僅可以幫助會計人員及時發現日常會計核算的錯誤或經辦人員的舞弊,還可以將采用真實發票虛構經濟業務的“假發票”識別出來,以達到糾錯防弊的目的。
三、其他內部控制方法
1.要求大額發票開具單位與收款單位必須一致。無論是購買的假發票還是虛假的經濟事項,假發票的開具單位與收款單位一般都無法一致,嚴格執行此項規定可從源頭上防范和杜絕假發票。2.嚴格執行現金支付限額,大額費用不得使用現金結算,防范經辦人員采取多開票的方式營私舞弊。
四、發票對規范日常會計核算的重要意義
發票作為記錄單位日常經濟活動內容的一種載體,是單位記錄其日常經營活動的一種原始依據,也是其日常會計核算時最基本的原始憑證之一,直接關系到會計憑證的合法性和真實性。因而,發票是財務管理的重要工具,保護單位財產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更是稅務機關及審計機構進行稅務檢查、審計監督的重要依據。發票作為記錄單位日常經濟活動內容的一種載體。由于發票上載明的經濟事項較為完整,既有發票出具單位印章,又有經辦人簽章,還有發票監制機關、發票字軌號碼、發票代碼等信息,可從法律上充分證明單位從事該項經營活動的合法性和真實性。發票還是會計核算的原始憑證,是日常會計核算的基礎。只有使用真實、合法的發票作為會計核算的原始依據,形成的財務數據才會真實可信,會計核算質量才有保證,對外提供的會計信息也才會真實、準確和完整。
發票是稅務檢查、審計監督的重要依據。發票一經開具,票面上便載明征稅對象的品名、金額等信息,為計征稅金提供了原始可靠的依據;發票還為驗證經營業務的合法、真實性提供必備資料。離開了發票,要準確計算應納稅額、驗證經營業務的合法、真實性是不可能的,所以稅務檢查、審計監督往往從發票檢查入手。多年來的實踐證明,各類發票違法行為,不僅與偷稅騙稅有關,往往還涉及小金庫、貪污挪用公款等涉及經濟領域的違法犯罪案件關系甚大。因而,發票真偽也成為審計檢點關注點,發票這一道防線如出現疏漏,就可能為單位資產流失、職務犯罪打開方便之門。所以,管好發票,不僅僅是稅務機關的要求,也是進行單位內部控制,保護單位財產安全的重要手段。
作者:邱先明 單位:桂電電子科技大學商學院 MBA 中心 湖南省電力公司東江水力發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