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數字城區電子地圖建立方式闡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數據的縮編與更新
按照相關規范要求,數字城市電子地圖的各數據集生產應依托對應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圖數據,依層類和要素提取規則進行數據提取,并進行相應的數據加工,經處理后形成電子地圖數據成果。對于無基礎數據支撐的小比例尺數據集可采用縮編生產的方式獲得。在實際工作中,由于不同比例尺基礎數據間的生產時間、生產單位、參照標準均不盡相同,難免導致數據間存在描述差異和現勢性差異。例如對于同一道路,有的數據定義為支線,有的則定義為大車路;同一區域內,有的數據描述為建成區,有的還是一片空地。這種差異將導致不同比例尺下的數據集不能按照統一的符號化規則進行套用,或者套用后配圖效果出現“跳躍變化”等問題。
因此,在數字青島項目中,并未拘泥于“對應數據橫向提取”的作業模式,而是對重點圖層采用了貫穿式縮編的方式進行生產,主要包括道路、植被等圖層內容。例如道路圖層的生產中,利用1∶500(市區)和1∶5000(郊縣)道路數據為基準,全系列逐級縮編至1∶100萬數據集的道路數據內容,使各數據集間數據描述保持一致。
雖然貫穿式縮編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生產方法,但并非所有圖層都適用于該方法,例如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等圖層。該類圖層的數據量非常大,縮編技術要求也較高,進行全系列貫穿縮編處理是不經濟也不現實的。因此,在數字青島項目中對該類圖層采用了比對更新的方法進行處理。首先,依照各級別對應比例尺,對基礎數據的相應圖層內容進行橫向提取;然后以現勢性最好的大比例尺數據為基礎,對其他比例尺數據進行更新,并借助最新的影像數據對各級數據進行校核,以使所有成果數據集間的現勢性保持一致。另外,為增強電子地圖的應用效果,除利用基礎數據進行更新外,項目還多方收集了各類新建重點項目、標志性地物的工程測量數據,例如跨海大橋、海底隧道、快速路改造、建設中地鐵項目、建設中浮山隧道等項目數據,在各級別數據上進行了相應的數據更新。數字青島項目中,通過貫穿縮編和比對更新這兩種工作方法的結合,成功且高效地完成了不同數據集間的數據整合,提升了數據成果的現勢一致性和體系性,增強了應用效果。
分級配圖的數據支持
數字城市電子地圖建設工作中,存在著一級數據集需支持兩級配圖的情況。以數字青島為例,七級成果數據集需要支持12級配圖,即有5個數據集需同時支持兩級配圖。如何合理地分配該數據集的數據內容,使其在兩級配圖中合理、均衡、美觀地顯現,同時又能保持數據集的完整性是需解決的首要問題。
在一些同類項目建設中,往往采用數據集拆分的方式解決這一問題,即將目標數據集按照配圖需要拆分為兩個數據集,再由這兩個數據集分別支持相應配圖。這種作業方式最大的缺陷有兩點:①破壞了成果數據的完整性;②創建了中間數據集,如果數據變更則中間數據集也需隨之變更,增加了工作量。數字青島項目通過在數據屬性結構中增加配圖控制字段,記錄每個圖元的配圖參與信息。在配圖時利用圖層屬性過濾功能實現數據篩選,在不破壞數據完整性的前提下,實現了數據的分級配圖支持。表1為ZF數據集(1∶2000)支持18、19兩級配圖的控制字段賦值說明,通過不同的控制字段賦值,實現了數據的分級支持。
配圖輔助數據建設
數字城市電子地圖數據集除作為電子地圖編制的基礎數據外,還是整個平臺的基礎數據之一,需為大量的專題應用提供數據支持和服務。因此平臺對電子地圖數據的數據質量、數據規范性及數據精度有著較高的要求。但從地圖編制角度看,該數據集尚不能完全滿足地圖編圖的需要,還需一些輔助數據進行支持。
以數字青島項目為例,其電子地圖數據存在著村落、小區等注記點相對配圖需求分布稀疏,海岸線與沙灘相對關系不一致,區域性注記錨點位置不適合等問題,這些問題從數據角度看都具合理性。例如要解決注記稀少問題,可通過點插密的方式進行,但如果在成果數據中直接進行點插密,又會造成同名點數據冗余,破壞成果數據的數據質量。數字青島項目通過創建“配圖輔助數據集”將僅配圖中需要的,且數據應用價值不大的各類圖層單獨生產和維護,解決了該類問題。例如,通過“注記點位插密層”的獨立創建,既滿足了配圖要求,又避免了數據冗余。相同類型的輔助圖層還包括“配圖岸線層”、“特色點位層”、“輔助注記層”等圖層。項目對配圖輔助數據層沒有數據精度和拓撲關系的要求,僅以配圖美觀為唯一制作原則。在保持數據完整性和數據質量的前提下,更好地支持了配圖應用。
地圖配圖設計
數字青島項目的地圖配圖設計是在“天地圖”電子地圖樣式基礎上,結合青島城市特色和項目實際情況編制完成的(如圖2所示)。其設計內容力求精細和具可操作性,除作為項目配圖指導文檔外,該設計還與電子地圖數據規范等文檔共同作為地方性標準編制的藍本使用。該設計遵循了以下原則:1)色調一致,色彩清新,能反映青島濱海城市特色。
2)符號樣式風格一致,符號描述大眾化,便于理解。
3)定位于背景圖,圖面簡潔,為加載專題信息做好準備。
4)配圖內容逐級豐富,一般情況下下一級(大比例尺)應包含上一級(小比例尺)內容。
5)圖層順序設置合理,圖層之間壓蓋合理,能正確反映實際地物情況。
6)標注設置合理,無壓蓋,大小適中;遵循編圖規范,避免圖元沖突,同名注記在各級瀏覽應基本一致、無突兀感。
靜態注記的全面使用
電子地圖配圖的注記從放置方式上可以分為動態標注和靜態放置兩種方式。其中動態標注的方式是以圖元(點、線、面)為依附,根據一定標注規則(放置優先級、避讓規則)進行字段內容的自動標注。其優點在于生成簡單、效率高;缺點在于不能完全適用于各種情況、可控性差、美觀度低,且無法滿足局部切圖更新要求。靜態放置則是在動態標注的基礎上,將標注實體化、固定化,并通過人工干預使其獲得最佳效果。靜態注記的應用效果較好,但生產工作量較大,對作業員的編圖水平要求也較高。為最大限度地提升配圖水平和保證項目質量,建議在項目條件允許的范圍內,盡量使用靜態注記的方式進行標注配圖。
數字青島項目配圖中全面采用了靜態注記的方式進行標注。為減少靜態數據生產的工作量,節約項目成本,在該項工作中,應先通過Maplex標注引擎,科學合理地設置標注規則,在動態標注階段即最大限度得使標注合理化、美觀化;然后在此基礎上轉化為靜態注記,加以人工干預和調整,最終使其最佳化。常用的Maplex規則包括道路中心線避讓、水系避讓、優先標注位置、最小標注間隔、標注偏移設置等規則,具體組合應用方法和參數設置需根據不同數據情況和圖面需求進行調整,此處不再詳述。另外,在靜態注記生產中,保持靜態注記與矢量數據間的屬性關聯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某道路名稱變更,如果保持關聯關系,則只需修改矢量數據屬性即可,靜態注記也將隨之改變。而如果沒有建立關聯關系,則需逐一修改,增加額外工作量,且容易造成遺漏。
質量控制方法
數字青島項目中除使用了常規的質量控制措施和質量檢查方法外,還將質量控制的保障性作用擴展至補充完善領域。項目建設單位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充分發揮其地方院優勢,在常規質量檢查完成后,通過搭建內網地圖平臺,發動所屬各單位、各部門全體人員以在線檢查的方式對自己的業務區域、活動區域、住宅區域的電子地圖進行檢查和驗證,對數據內容、配圖美觀和地圖現勢性等各個方面提出意見或建議,并上傳相關更新資料,最終由作業部門負責篩選、匯總和分析,從而對數據進行修正和更新。這種質量控制方法,不僅能更為有效地提高成果質量,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為數字城市電子地圖的“全民更新”模式作出了嘗試和探索,積累了相關經驗。
結束語
數字城市電子地圖建設是一項長期性的復雜工作,尤其是首次建設,需對各類源數據進行整合處理,并進行電子地圖編制以滿足各方面的應用需求。合理的項目設計和科學的項目實施,能為該項工作帶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本文通過上述內容,對數字城市電子地圖建設項目中的各項要點加以敘述和總結,希望能為項目的建設者們帶來一點啟發和提示,以推動數字城市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
作者:喬相飛孫磊單位: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