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工程設計管理論文3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設計審查管理
榆濟輸氣管道工程項目經理部從工程建設初期就根據實際情況分階段分重點的對設計單位加大管理力度,對設計的整個過程進行監督、控制,以求最大可能的協助和監督設計單位,以提高工程設計質量,優化設計思路。根據本工程的建設過程,項目全過程中對設計的管理分為如下幾個階段:科研階段審查、初步設計審查、設計過程控制、施工圖紙審查及施工過程中的變更審查5個階段。在各個階段對設計的管理都有不同的側重點。
1.1科研階段審查
項目立項開始集合各種資源對設計院提交的設計方案進行反復討論、審查確定項目建設的最終可行方案,此階段關系后期建設及運行的全部過程,也關系到后期的發展。榆濟輸氣管道工程前期即由項目負責人史殿義局長組織管理人員對項目的線路路由方案、場站閥室的設置方案、預留分輸量的大小等各項參數在設計院提交方案的基礎上進行了多次的討論和審查,收到較好的效果。為后期的建設和運行創造了較為有利的條件。整體線路路由的確定較好地統籌了線路周邊市場和目標市場之間的關系,達到了公司預想的目標。
1.2初步設計審查
基本方案確定后設計院開始下一步的初步設計工作,因本工程的特殊性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由兩家單位負責,在設計思路及設計特點上存在著較大的區別。也因前后審查人員的不統一,人員變化較大,對某些細節的審查上力度不足也給后期的建設和運行過程帶來了一些困難。因兩家設計院同時設計,在某些問題上存在脫節現象,還造成了佳縣站的選址不當,原設計需修建約2km左右的進站道路,不僅成本較高,且給后期的運行及維護也帶來較大的不便。為避免此種類型的問題發生,建議公司后期的項目建設時加大初步設計的審查力度、延長初步設計審查時間。最好成立專門部門并有相對固定的人員,整理以往工程中的設計問題,按專業按類型劃分并消化后,在新項目建設過程中對設計的易犯問題進行嚴格細致的審查,將問題解決在萌芽階段。榆林首站建設過程中得到總部的支持,調配了幾位化工廠建設專家到現場支持建設,專家到場后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有些可以更改,有些因物資、時間等種種原因已無法優化更改。如果初設階段化工廠建設專家即可參加相關審查工作,會給后期的設計工作指明很好的方向,并有效的提升工程水平。
1.3設計過程控制
現如今中石化系統內部及外部均有較多的項目準備實施或者正在實施,幾家有相應資質的設計院人力資源均非常緊張,特別是個別專業人員甚至一人兼顧幾個項目,再有某些項目時間本身已經相當緊張,致使設計時間無法得到較好的保障。此種情況下單純靠項目部施壓,收到的效果并不理想,建議后期項目運行過程中加大對設計過程的控制力度,如有可能在施工圖設計階段設置專人常駐設計院,也可借鑒其他項目設置設計監理,以保證設計單位對本項目的力量支持及資源保證。有了人員和時間,才能從根本上保證設計質量,提升項目建設水平。專職人員也可以全程掌握設計進度,除有效保障出圖時間外也能根據實際設計情況及時反饋并有效的調整現場準備措施。項目中山西、河南搶維修中心施工圖紙出圖時間一再滯后,最后項目部安排專人到設計院現場督促,使得搶維修中心施工圖紙在原設計計劃時間上提前出版。變更時效性較差。有可能在變更出來后現場已經不具備施工條件,或者有些變更,現場已經施工完畢。此兩種情況需要和設計單位再次核實變更是否可以撤銷。如果不違反規范或者不影響后期運行,部分變更可就地取消。而對于可能會影響安全及運行的情況則需盡快實施,以免給后期的運行帶來麻煩。還有部分問題在施工圖過程中可能發現與現場出入較大,或者地方要求發生較大的變化,都組織專家論證會。如本項目中濁漳河在施工圖出版時,當地河流部門的防洪評價報告還未出版。防洪審查會結束后,濁漳河穿越和原設計發生較大的差別,為了減少對濁漳河環境的破壞,并盡可能地節省投資,使設計更符合實際情況,項目部及時組織召開濁漳河穿越方案論證會議,經過多次論證和結合當地河流部門意見以及設計單位意見最終確定了最優化的施工方案。太中銀鐵路穿越在施工圖紙出版時太中銀鐵路未修建,施工過程中太中銀鐵路剛修建好未通車,地方鐵路部門堅決不允許榆濟管道穿越鐵路。項目經理部多次與中原設計院榆濟管道設計負責人和石家莊鐵路設計院專家深入穿越現場踏勘并組織穿越方案論證會,最終確定了管線從太中銀鐵路吳城2#隧道頂部爬越通過的方案。
設計變更的下發中應注意有的問題在一個項目分部發現,但是在其它分部并沒有引起重視。加之工序多,分部人力資源緊張,個別變更單并沒有及時得到貫徹執行。針對此情況,項目部工程管理部安排專人負責管理變更單的簽收和下發工作,階段性的和分部確認變更單臺賬,及時和分部相關人員取得聯系和確認。確保變更單的及時貫徹以免發變更不能及時更改而造成的返工現象。但即使專人確認仍然有部分變更單不能及時傳達到施工單位手中。對以上現象建議在以后的項目中,利用網絡的便利性建立整體項目的文件簽收平臺,提高文件的網絡化、信息化,也能使變更單更及時、準確的反饋至各相關單位。
2設計資料存檔管理
設計院提交設計資料后,提交項目部統一發給各相關部門和單位,需存檔的資料由項目部工程管理部門安排專人統一管理。項目經理部在辦公地點安排專門的檔案室,用于設計資料的存檔,在檔案室專門存放資料的檔案架。設計管理部門按照需要與印刷廠協商,制定了專門的檔案盒。將存檔的施工圖紙裝入檔案盒,在盒子的正面寫上盒內所存資料的信息,包括施工圖紙的圖號、出版日期、版次、名稱和數量等信息。存放于檔案室的設計資料有詳細的存檔臺賬,可以方便地查閱各種資料。在檔案室內配有借閱資料的登記表,其他部門可以到檔案室借閱資料,借閱時由資料管理人員登記借閱資料的相關信息、擬借閱期限和資料借出時間,并由借閱人簽字后方能將資料借出。超過借閱期限由資料管理人員收回資料或者重新登記延長借閱期限。但項目建設初期,對施工圖紙資料存檔用的檔案室未規劃好,榆濟管道施工圖紙及招投標文件的存檔需要約150m2的檔案室,項目部安排的資料檔案室面積約為30m2,后又租用一間約70m2的檔案室,總計約100m2,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將資料挪到新的檔案室造成了資料混亂。建議在新的項目中,根據工程的大小,一次性安排足夠的空間用于存放可能產生的設計資料。對于特大工程,可以安排多個檔案室以滿足資料存檔所需空間。
3結語
設計是工程建設的龍頭,提高工程設計管理水平,從根本上控制工程建設的質量,提高資金利用效率,有效的縮短工期。加強工程設計及項目建設過程中設計文件的控制,提高資料存檔的完整性,為工程改造及搶險等提供可靠信息,提高管道運行的安全性。
作者:馮玉忠單位:天然氣榆濟管道分公司
第二篇:淺析排水工程系統的設計管理
1給水系統設計
1.1室外給水系統的選用
由于小區所在城市及用地位置的差異,給水水源情況不盡相同。如果小區給水系統能從市政給水環網的兩個不同管段分別引入兩個水源,小區內給水系統和室外消火栓系統可以合并考慮。然而,大部分小區所處位置市政給水管網不完善,暫時不能形成環狀管網,或者只與市政給水環網的一個管段相鄰,有的地區供水部門只提供一個給水接口,這就需要設置專用消防管網,可與室內消火栓加壓系統合并考慮,消防水池內儲存室內外全部用水量。當室外生活給水與室外消火栓系統合并設計時,室外生活給水管網必須布置成環狀管網,管徑必須滿足室外消防用水要求,各單體建筑生活用水最好設置總給水進口,或者分片設置控制閥門,以保證消防供水安全。當設置專用消防管網時,生活給水管網可分片形成支狀管網,方便維護管理,節約投資。當小區內有高層建筑群時,生活給水、消防給水應考慮小區集中加壓系統,以利于節能、節地、減少管理運行費用。低層建筑或高層建筑的生活用水,低區可利用城市給水管網提供的資用壓力供給,中、高區用水分別采用獨立加壓給水管網,按各建筑的使用要求,供給到各建筑給水進口。當建筑內設置中水系統時,室外應按給水分區,設置室外中水管網。低區中水系統考慮綠化、沖洗等室外雨水。小區消防給水按消防給水要求分系統供給,集中控制、集中管理。高位消防水箱及穩壓設施設置于屋頂標高最高的建筑上,設置高位消防水箱的建筑消防系統與室外消防管網相連的消防進口處不可設置止回閥,以保證小區其他建筑的消防供水。當消防水箱供應不同類型的消防用水時,應分別與各系統管道正確連接,保證系統安全運行。
1.2生活給水加壓系統的選用
當市政給水壓力達不到用水要求時,小區給水系統應進行加壓,加壓系統主要有水泵水箱聯合供水、氣壓給水設備供水、管網疊壓設備供水三類。水泵水箱聯合供水方式:需在屋面設置高位水箱,水箱內儲備一定水量,停水停電時可延時供水,供水可靠而且水壓穩定;缺點是影響建筑造型,系統組件不集中,水箱內水與大氣連通,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安裝維護量較大,投資較大,不能利用外網水壓或對外網影響較大,逐漸被自動化高的其他供水方式取代。氣壓給水設備供水方式:供水可靠且衛生,可利用外網水壓,不需在屋面設置高位水箱,維護量較小。一般適用于多層建筑和不宜設置高位水箱的建筑。缺點是給水壓力波動較大,最低處的給水配件較易被損壞,能耗較大,一般不宜用于供水規模大的系統,宜采用變頻調速水泵。管網疊壓設備供水方式:水泵吸水管通過小水罐與市政給水管道直接串接疊壓運行的供水方式。供水較可靠,水質安全衛生,無二次污染,可利用市政供水管網的水壓降低能耗,設備占地小,運行費用低,自動化程度高,安裝維護方便。適用于室外給水管網滿足用戶流量要求,但不能滿足水壓要求且疊壓供水設備運行后對管網的其他用戶不會產生不利影響的地區。新建小區,基礎設施建設比較容易符合現代先進技術的發展要求,為減少二次污染及充分利用外網壓力,在條件許可時應優先考慮疊壓供水方案。但當外網供水能力不足經常停水,或供水管網壓力波動幅度過大、可利用水壓過低,用水時間過于集中,保證率要求高,供水部門認為不得使用的區域等情況下,則不考慮管網疊壓供水。
1.3水質污染的防護
小區內給水系統用水種類多種多樣,用水點平面高程各不相同,用戶給水配件及用水器具質量參差不齊。如果給水管網設計防污染措施不當,一旦產生污染現象,則會給居民健康帶來很大影響。首先,給水管道及設備的材質應符合國家有關飲用水衛生標準,內防腐材料必須嚴格選材,從源頭上避免污染的產生。其次,對于有可能與空氣接觸的給水構筑物,如水箱、水池等構筑物,必須重點防護。埋地式生活飲用水儲水池位置選取時,應考慮化糞池、污水管、污水構筑物、垃圾及空氣環境的影響;室內生活飲用水水池,其上面的房間不應是廁所、廚房、浴室等產生廢水廢氣或其他污染源的房間;池體應采用獨立結構,防止結構使用時對水質可能產生的影響;生活飲用水水池應單獨設置,不能與其他用途的水混用,生活飲用水水池與其他水箱并列設置時,應設置各自的獨立分隔墻,以免隔墻損壞時造成水質的污染。由于使用公用隔墻時,滲漏不易被發現,所以應該尤其注意。水池的構造、各種進出口的設計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規范的要求。再有,小區內各種給水管之間距離小,材質相同或相近,不容易分辨管道種類,所以管道埋設之前必須做標記,方便今后的維護管理,以免誤接、混接管道,造成水質污染。各用水點應按規范要求設置倒流防止器、真空破壞器、空氣隔斷等水質防止污染措施,保證用水安全衛生。
2排水系統設計
小區內排水應采用分流制系統排水,雨水管道與污水管道應分開設置。為排水綜合利用創造條件,同時也避免了由于合流制系統內污水臭氣從雨水口逸出,造成雨水口周圍空氣質量下降對住戶的影響。
2.1污水系統
由于用水種類不同,排水水質也有很大差異。糞便污水含有大量的細菌微生物和有機固體懸浮性有機物,必須設置化糞池,使糞便沉淀并厭氧發酵腐化。職工食堂和營業餐廳的含油污水應經過隔油裝置后再排至污水管道,以免油垢堵塞排水管道。對溫度高的廢水應進行降溫處理,對洗車廢水進行隔油、沉淀處理。其他特殊排水應按有關規范要求進行專業無害化處理后再進行排放。
2.2雨水系統
小區雨水系統應考慮雨水的綜合利用。城市化現代建筑的大面積發展,城市硬化面積愈來愈大,原有的土壤植被遭到破壞,地面入滲量大大降低,徑流排水卻逐漸增大,致使地下水補給不足,洪峰內澇災害卻頻繁出現。城市建筑小區是雨水收集的起始點,做好雨水的綜合利用工作,對自然環境、節約用水、城市防澇有重要意義。雨水入滲系統特別是自然入滲系統,節約造價,回歸自然。缺水地區可對雨水進行收集回用,將雨水收集后進行水質凈化處理,達到相應的水質標準后,可用作綠化、澆灑、沖廁、消防等用水。
3給排水管道的綜合設計
由于平面空間的限制,各種管道距離近,交叉布置多,管道進出口多,給排水構筑物多,小區管道必須進行綜合設計。在小區道路及平面布置、豎向設計完成后,先進行排水管道的布置和縱斷面設計,尤其是雨污水管道的交叉處理設計,排水管道在與其他管道大量交叉的地方,最好布置在最下層,以方便其他管道的維護管理。在高差允許的情況下,上部預留其他管道的埋深空間。給排水室內外系統應綜合考慮,系統選擇和設備選取應考慮技術先進、投資節約、管理方便,遠期與近期相協調、分散與集中相配合,管道安裝應與土建施工統一安排,給排水與其他專業設施合理避讓,為居民營造一個衛生舒適的生存環境。總之,給排水工程設計是一個系統工程,合理全面地安排布局對于今后的使用、維護管理、衛生安全都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人居環境的影響應引起高度重視。
作者:張栗萍單位:孝義市政府工程建設事務管理局
第三篇:建筑工程中的設計管理及控制
1設計管理程序和控制
1.1設計協調管理
設計協調貫穿于各個階段,尤其是設計及施工階段,它構建了設計與業主、承包商各部門之間的聯系紐帶,在厘清設計協調范圍后,通過制定相關協調制度和作業文件將設計協調管理規范化、標準化,從而提高設計管理質量和效率。設計協調方式有2種:書面協調和會議協調。會議協調是針對參與本工程設計各方之間所產生的碰、撞、遺漏等問題,協調解決設計與施工方之間的矛盾,同時對各設計方的設計周期及互提資料銜接等問題進行統一協調。如北京朝天輪項目,EPC承包商為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通過制定“設計問題清單行動表”,明確各方責任人和完成時間,從而有效控制設計協調質量、進度。設計問題清單行動表由清單號、工作分項、問題描述、工作內容、要求完成時間、實際完成時間、總承包責任人、分包責任人組成。
1.2深化設計管理
施工圖深化采用國際通行的“誰承包誰出深化圖”的做法。各分包商承擔各自的深化設計工作,總承包負責對各分包商的深化設計進行統一管理,以避免圖紙上的混亂,影響工程進度和質量。總承包設計管理部負責深化設計管理的具體落實。各分包商必須明確專職的深化設計負責人,并與總承包設計管理部相應的專業主管對口聯系。
1.3材料/設備審批管理
為了嚴格控制在整個工程建造過程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和設備應符合設計圖紙要求。審批管理原則為所有材料/設備應先交總承包設計管理部初審,初審通過后由總承包設計管理部交業主方、設計方等合同規定的相關方審核,審核通過方可采購。
1.4圖檔信息管理
由于大型建筑工程項目的設計、施工和供應商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因此項目的設計管理必須與國際接軌,按國際慣例除了處處按合同辦事外,還要事事留有書面的文字依據。圖檔信息管理職責一般為信息收發、翻譯、圖庫管理、打印曬圖。
1.5管線綜合控制
大型建筑工程機電安裝設計標準高、設計內容繁且多,施工安裝又存在不同的時間段、不同施工面分散交叉作業,如果不對各專業管線安裝在施工前進行綜合規劃布置,在施工過程中就很可能會出現不同專業間管道和設備打、交、疊,從而造成返工甚至無法安裝等問題,因此,設計管理必須對管線綜合高度重視。管線綜合控制技術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
(a)人工拍圖和圖紙會審。
該方法應用比較普遍,一般是由設計單位在施工圖設計過程中完成,由項目負責人組織各專業負責人進行相互之間的施工圖拍圖,將問題和矛盾暴露出來,繼而將建筑物內的各類管線統籌安排,對管線位置及走向與其他工程管線發生沖突處,提出調整位置或改變走向,進行相互協調。該種人工模式,漏洞百出,往往到現場設備安裝時才能發現,派發變更通知單成了常見現象,協調工作量非常大,有些甚至很難協調。
(b)繪制二維管線綜合圖。
傳統的管線綜合設計是由機電總承包牽頭將各專業的CAD電子圖疊放在一起,形成管線綜合平面圖,并輔以局部二維剖面圖。一般是將各專業各種管線用不同的顏色表示,形成指導各分包管線走向的“交通圖”,同時發送分包商,讓分包商按此進行深化設計。雖然各專業管線可以采用不同顏色進行區分,但重疊后的圖紙看起來仍然眼花繚亂,不易綜合平衡,各專業協同合作的效率也極為低下。
(c)BIM技術。
BIM三維管線綜合設計方式目前已成為針對大型、復雜建筑的管線布置問題的最優解決方案。BIM技術,可以在項目開始階段,進行機電專業的深化設計,合理利用空間,進行管線綜合布置,解決機電專業“錯漏碰缺”問題。BIM模型管線幾何沖突可視化,在傳統設計方式下施工中才會體現的水、風、電系統之間碰撞能夠在設計期間發現,并及時有效地加以解決。這將最大程度地減少現場的管線碰撞和返工現象,直接降低施工成本,節約工期,實現低碳建造。在建造過程中,還可以應用BIM模型進行施工模擬和協助管理。
2結語
設計管理內容主要包含設計協調管理、深化設計管理、材料/設備審批管理以及圖檔信息管理,本文探討了EPC總承包模式和施工總承包模式下的主要設計管理內容工作程序,針對設計管理中管線綜合控制提出了多種解決方案,為今后大型建筑工程總承包項目提供了參考作用。
作者:吳一帆單位:上海市建工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