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家具的無障礙設計準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2006年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數(shù)據推算,中國各類殘疾人總數(shù)為8296萬人,殘疾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6.34%,其中,肢體殘疾2412萬人,占總殘疾人口的29.07%[1]。另一方面,據2003年10月25日數(shù)據,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60歲以上老年人口是世界老年人口總量的1/5,是亞洲老年人口的1/2,人口年齡結構已開始進入老年型[2]。由此可見,我國殘疾人的數(shù)量較大,且我國人口年齡結構已步入老年化,改善殘障者和老年人生活和居住環(huán)境的無障礙設計成為又一新關注熱點。住宅中增設無障礙設計是建設無障礙環(huán)境的關鍵[3]。本文對殘障者和老年人的生理特性進行調查和研究,旨在通過分析殘障者和老年人對家具無障礙設計的需求,設計形成科學合理的居住環(huán)境。
1無障礙設計
無障礙設計(Barrier-freeEnvironment)這個概念名稱始見于1974年,是聯(lián)合國組織提出的設計新主張,指的是針對各種有障礙的人所進行的消除障礙的環(huán)境和產品設計[4]。中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研究指出:殘疾人自身的功能代償和殘缺功能的社會補償,可以使殘疾的實際影響變得比人們想象的小得多,這也是無障礙設計的意義所在。無障礙設計的理想目標是“無障礙”。基于對人類行為、意識與動作反應的細致研究,致力于優(yōu)化一切為人所用的物與環(huán)境的設計,在使用操作界面上清除讓使用者感到困惑、困難的“障礙”(barrier),為使用者提供最大可能的方便,這就是無障礙設計的基本思想。
2肢體障礙者及其生理特性
2.1肢體障礙者
肢體障礙者主要包括殘障者和老年人。此外還包括幼兒、孕產婦,幼兒因無法使用為成人設計的產品,有時也被包含到有障礙者之中;孕產婦或持有大件行李的人等,在一段時間里也被認為是有障礙者[5]。其實,不僅是殘障者和老年人等群體會遇到障礙,幾乎所有人某段時期都會由于身體不適在生活中遇到或多或少的障礙。
2.2肢體障礙者的生理特性
(1)殘障者殘障者是指在生理、心理、人體結構上,某種組織、功能喪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喪失以正常方式從事某種活動能力的人。肢體殘障者是指人體運動系統(tǒng)的結構、功能損傷造成四肢殘缺或四肢、軀干麻痹(癱瘓)、畸形等而致人運動功能不同程度的喪失以及活動受限或參與的局限的人群[6]。謝藍(2010)根據肢體殘障者的生理障礙對其進行劃分。研究認為:缺單臂者主要障礙存在于缺失手臂周圍的操作;缺手指者難以承擔各種精巧的動作,持續(xù)力差,對拿取、整理、旋轉、拔、擰、搓等動作和持續(xù)時間存在一定障礙;坐輪椅者部分或完全喪失下肢運動力量,動作受輪椅的限制較大;柱杖者水平推力差,行動緩慢,不適應常規(guī)的運動節(jié)奏,單手操作動作過大,對身體平衡性會產生較大影響[7]。
(2)老年人老年人由于生理原因,身體機能發(fā)生變化。其主要表現(xiàn)為:①姿勢控制能力降低,因老化伴有腦細胞的減少,可造成生理性的姿勢控制能力降低,同時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也可引起病理性姿勢控制能力減弱,使姿勢傾斜度增加;②肢體協(xié)調功能減弱,由于關節(jié)活動不靈活或骨盆運動協(xié)調性下降,殘障者和老年人極易發(fā)生跌倒;③老年人眼角膜變厚,晶狀體彈力下降,睫狀肌調節(jié)能力減退,多出現(xiàn)老花眼,近距離視物模糊。同時老年人判斷物體高差和物體光影變化的能力減弱。
3家具的無障礙設計原則
家具的無障礙設計,都應圍繞方便殘障者和老年人使用而設計,須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應遵從以下原則:
(1)安全性原則。無障礙設計的主要服務對象是殘障者和老年人。他們由于自身的生理、年齡、疾病、特殊狀態(tài)等原因,對環(huán)境的感知力較差,對刺激的反應靈活性也較低,有時難以克服某種障礙,易發(fā)生危險。對普通人來說沒有任何問題的地方,對殘障者和老年人來說就有可能成為一種障礙。
(2)可行性原則。為殘障者和老年人設計的家具,應符合他們人的特殊人體尺寸;操作符合其運動機能和感覺特征;功能設置符合其特殊需求。要求使其夠得著,拿得起,按得動。
(3)舒適性原則。對殘障者和老年人的關愛應體現(xiàn)在家具細部設計處理上,家具的形態(tài)、色彩搭配要協(xié)調,材料質感與家具功能、形式要相和諧,讓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感受到舒適、體貼和周到。
4無障礙家具設計的具體內容無障礙家具設計涉及到居室內的空間包括玄關、客廳、廚房、餐廳、衛(wèi)生間和臥室。
4.1玄關與客廳
從室外進入居室,人需在玄關處放下箱包、行李,然后換鞋,這時人需蹲下,或者站著一邊扶著墻壁一邊換鞋;而對腰腿不好的殘障者或老年人來說,必須要坐下才能完成。而在當下的室內設計中有相當一部分設計者和使用者并不會考慮這一需求,只有一小部分人會在玄關處放置一個可以坐下的鞋柜。筆者通過調查日本住宅的無障礙設計,發(fā)現(xiàn)日本已經把無障礙設計和無障礙設施作為基本要求考慮在所有人群的住宅設計內,在玄關的墻壁上安裝抓桿(圖1)。客廳主要包括會客和休息的功能,需考慮肢障者的生理障礙,在會客區(qū)考慮輪椅的停放位置和輪椅旋轉空間;會客廳內墻壁的陽角宜做成圓角或倒角,避免人被碰傷和保護墻壁;還有在會客廳的墻面安裝抓桿,方便拄杖者和坐輪椅者,水平方向抓桿的端頭不能沿墻斷掉外露,以免造成碰傷;抓桿的材料盡量考慮防滑、保溫、抑菌等要素。
4.2廚房與餐廳
廚房家具的無障礙設計,要特別注重便于殘障者和老年人的獨立生活。殘障者和老年人由于身體機能的衰退,身體殘障部位產生相對的萎縮。因此,廚房家具設備尺寸,一般以坐輪椅者和身高偏低的老年婦女為設計依據。根據《老年人建筑設計規(guī)范》要求,供老年人自行操作和輪椅進出的獨用廚房,使用面積不宜小于6.00m2,其最小短邊凈尺寸不應小于210cm;廚房操作臺面高不宜小于75~80cm,臺面深度不應小于60cm;臺下凈空高度不應小于60cm,臺下凈空前后進深不應小于25cm;地柜下口離地高度宜為18cm,凹進15cm,這樣使用輪椅靠近地柜操作時,輪椅的腳踏可以伸進而不受阻礙[8-12];櫥柜門離地距離應在40~140cm范圍內;若在操作臺上設吊柜,吊柜底面距地面140cm,深度為45cm時,使用最為方便。餐廳家具的無障礙設計主要包括餐桌需留有坐輪椅者的置腿空間,以及餐廳的櫥柜要考慮方便坐輪椅者夠取物品。
4.3衛(wèi)生間
由于空間狹小和功能繁多,衛(wèi)生間是肢體障礙者最容易發(fā)生事故的地方。首先,衛(wèi)生間地面必須要設計成防滑以避免肢體障礙者摔倒;其次,衛(wèi)生間空間要盡量大以便坐輪椅者移動和回轉。設計細節(jié)包括以下:
(1)洗手臺主要以拄杖者和坐輪椅者的操作便利為設計依據,洗手臺的深度考慮到殘疾人的腿腳、手臂伸展的不靈便,以50~55cm為宜;臺面的高度參照坐輪椅者使用方便的高度,以74~79cm為宜;洗手臺面陽角宜做成圓角,避免碰傷;臺面下最好空置,這樣給坐輪椅者留有置腿空間;臺面安裝扶桿,扶桿宜采用防滑抑菌材料;水龍頭不宜采用旋轉式,宜采用感應式(圖2)。
(2)小便器宜采用感應式;小便器的高度要比正常人使用的要低,參考坐輪椅者坐面的高度,37~39cm為宜,最好采用落地式;要安裝扶桿,扶桿宜采用防滑抑菌材料,扶桿最好可旋轉。
(3)坐便器的高度宜要考坐輪椅者坐面的高度,37~39cm為宜;坐輪椅者從輪椅移到坐便器上時要考慮安全、便利;坐便器要安裝扶桿,扶桿的位置和方向要考慮輪椅者便利,扶桿材料要防滑抑菌;沖水裝置可采用感應式和腳踏式兩種并存,感應式可以方便下肢有障礙的人,腳踏式可以方便上肢有障礙的人;坐便器的墊圈要夠結實,經筆者調研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國內外知名品牌坐便器的墊圈的強度設計只考慮正常人坐下去的壓力,并沒有考慮下肢殘疾特別是雙下肢殘疾人將整個身體壓在墊圈上的情況,筆者實地調研結果顯示在酒店接待殘疾人會議中超過一半的墊圈曾被一天坐裂[13]。
4.4臥室
肢體障礙者的行為特點是行動不便,動作緩慢,所以臥室無障礙設計要點包括以下:
(1)地面宜采用地毯紋樣的地磚。一方面,由于肢體障礙者需要使用輪椅或拐杖來幫助移動,所以地面必須防滑,否則很容易跌倒,而且地面必須要有一定的硬度和強度,否則會被輪椅和拐杖損壞;另一方面,由于臥室是休息的空間,地板的視覺效果宜溫馨,木地板和地毯的紋樣都合適,但其強度和硬度不符合要求。筆者通過設計實踐,發(fā)現(xiàn)在臥室中采用地毯紋樣的地磚可以兼顧無障礙和視覺的需求。
(2)衣櫥宜采用升降衣架。通過調研,筆者發(fā)現(xiàn)當下市場中銷售或家庭裝修的衣櫥為了最大的利用空間,高度一般都頂?shù)交蚪咏P室的頂棚,正常人尚且需要站在凳子上才能夠取衣櫥內最高隔板上的物品,而肢體障礙者由于肢體活動具有障礙,無法完成這種動作,所以衣櫥內部空間應以坐輪椅者的操作便利為設計依據,宜采用升降衣架。
5結語
室內居住環(huán)境如果空間布置不合理或設施裝置不完備,很容易給殘障者和老年人帶來危險,使其失去或部分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而無障礙設計在家具中的應用可以幫助肢障者和老年人提高自理能力和生活質量,減少對他人的依賴,預防意外的發(fā)生[14-15]。殘障者和老年人是社會的弱勢群體,完善的無障礙系統(tǒng)的設計可以進一步擴大他們日常生活范圍,使得他們能夠自立生活,這對減輕國家和家庭的負擔以及社會和諧都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并且它也孕含著整個社會對他們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