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等級公路景觀設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自然景觀,主要是指天然形成的地形、地貌和地物,如平原、山區、草原、森林、大海、沼澤地等景物。這些景物恰恰又是單元生態系統,故又稱生態景觀。人文景觀,是指人類為滿足物質和精神生活需要,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創造的各種建筑物、交通設施、城鎮、村落、廟宇等社會文化藝術景物。公路景觀設計是指公路線形及其構造物應有美觀的造型,與周圍環境充分協調,從而構成優美的自然畫面。然而任何一條公路的修建,從選線、勘測設計、土石方開采到施工的整個過程中,難免對沿線自然和人文景觀產生一定的影響,但以最小影響,達到最大限度的保護,使各種景觀和公路工程結構物達到有限的協調,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與此同時,在公路修建的全過程中,應把建立新的公路交通景觀作為一項常抓不懈的任務。
工業發達國家非常重視公路環境美化、綠化和景觀設計,如1965年,美國制訂了《公路美化規定》;1976年,日本制訂了《公路綠化技術基準》;1975年,原蘇聯制訂了《公路建筑和景觀設計規范》等等。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在公路工程技術標準、設計和施工規范中,都有關于公路景觀設計方面的技術規定。
2公路景觀設計的基本思路
高等級公路車速高,通行能力大,行車道較多,設有中央分隔帶,采用立體交叉,控制出入,同時具有較為完善的安全防護設施,所以做好高等級公路的景觀設計,結合自然、經濟條件及公路與通過地區的自然、人文景觀相協調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公路景觀設計應力爭使自然景觀與公路工程結構物達到有限的協調,建立起新的完整的公路景觀系統。所以,公路景觀設計應從使用者的視覺、心理出發研究公路的功能、美觀及經濟的一致性,同時應綜合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2.1通視
要求路線各組成部分的空間位置配合協調,使司乘人員感到線形流暢、清晰、行駛舒適安全。
2.2導向
建立一個區域性的視覺系統,使司機在視覺所及的范圍內,能預見到公路方向和路況的變化,并能及時采取安全的行駛措施。
2.3協調
使公路線形及沿線設施與沿途空間景觀環境相協調。
2.4綠化
利用綠化來補充和改善沿線景觀。公路景觀包括路線和行車道,各種橋梁和沿線建筑,路側和中央分隔帶綠化,裝飾和其它設施等,公路景觀應形成統一的建筑群體,在保證全路統一建筑風格的同時,不同路段上的景觀還應具有各自的特色。
3公路景觀設計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3.1選線應全面考慮環境要素
公路選線、定線時,應注意路線及其結構物的所有設計要素,要盡可能與地形地貌相吻合,土石方的開采量要盡量做到最少,同時要盡可能減少對自然風景的破壞,避開受保護的景觀空間,如風景旅游點、溫泉療養區、文物保護區等。對生態景觀空間(河流、小溪、森林、沼澤地)和視覺觀空間(村落、集鎮等建筑群體),要避免割斷它們之間的聯系,如果無法避免,也應在設計時,提出相應的補救措施。如果公路里程較長,不能作為一個景觀單元設計時,應將它劃分成幾個獨立的路段,即建筑小區,使各小區既與公路整體風格互相呼應,又各自具有明顯的特色。每個建筑小區內應有主導建筑,建筑小區的長度,應根據設計車速和公路的等級選定,一般與正常車速在3~5分鐘內所走的距離相一致。在景觀設計時對公路沿線主體建筑風格、路線要素的尺寸、主要轉彎點的位置以及景觀的裝飾和綠化栽植的充實,都應在野外測量工作之前擬定,并將其記入測量工作任務單上。同時,要根據地形圖,航測照片,技術、經濟評估資料及實地踏勘資料,定出建筑小區的理想界限和所要設計的內容。在進行勘測工作時,應明確每個建筑小區和路線各要素的風格。每個建筑小區應有總的背景(可利用綠化方法建立)和主導建筑。如果在設計中擬將公路沿線的喬木保留下來作為主導建筑,應該編制保留樹木的明細表。
初步設計階段應全面考慮路線經過地區的自然條件,占地面積(其中包括農業、林業和療養區的使用面);路線線形和橫斷面造型,同時應考慮施工中包括側向取土坑、垃圾和廢料堆場以及水工結構物等景觀造型措施要相互協調,并注意保護沿線的自然風貌,花草種植和其它協調措施的創造出應符合通視、導向、協調和綠化四項景觀基本要求。
3.2公路景觀造型
公路路線及其結構物景觀造型的目的是為了平衡公路對自然風景的影響,使新建的公路能與原有景觀融為一體,以便形成新的公路交通景觀系統。公路景觀造型包括路線和斷面造型、交叉口造型、構造物造型及沿途交通服務性設施造型等。
3.2.1路線空間造型
公路線形是由平、豎曲線與平、縱面上的直線和緩和曲線及圓形曲線組成,即所謂三維空間曲線。隨著高速公路的出現,司機對距離遠近的判斷,很少用幾米或幾公里作為尺度進行判斷,如北京至天津,司機往往不用多少公里,而用多少小時作為達到的標準進行判斷。這就在路線空間概念中,除三維曲線以外需引入“時間”概念,成為四維空間理論。所以路線造型設計,不僅要有寬度、高度和長度等幾何要素,還要有時間要素。譬如在確定公路直線段長短的界限時,必須考慮時間和車速的關系。因為汽車司機在高速行駛中,隨著時間的消逝,視線從近視點轉到遠視點,從在路上注視轉移到了望路外風景,這種轉移,會影響司機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同樣道理,由于車速高,瞬時變化太多,容易使司機產生判斷錯誤,這樣,在路線設計時,如果直線段過長或直線段過短,就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因為汽車司機一般是在距路面只有1m左右的駕駛室看公路的,同時司機要連續不斷地變換著行駛方向,所以司機很少去察看較遠距離以外的路況,根據這個特點,我們在路線空間造型時,應考慮公路
線形的順暢、連續和可預知性。
公路設計者將曲線引入公路路線造型,最初是從地形和工程上的要求來考慮的,例如考慮土石方量、路線長度和造價等,而很少從美學、舒適和安全等因素來考慮。近年來,由于高速公路和旅游業的迅猛發展,人們才意識到用美學原理設計和鋪設路線的重要性。如直線與曲線的組合,可以克服單調、呆板引起的疲勞和注意力的不集中。所以給司機和游客提供引入入勝的景物,創造令人滿意外觀優美的線形是很重要的,這不僅能使司機保持警覺和興奮,而且也使游客心曠神怡,得到美的享受。為此,設計者一定要注意開拓路外景觀,盡量利用路前、路旁有趣而多樣的景致,并有計劃地提供一些視軸、視點和誘導視線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