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科技期刊封面設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封面整體設計風格過于簡單和古板科技期刊的封面設計實質就是一種藝術創作活動,對封面的基本構成要素進行編輯、排版和藝術加工,其設計風格除了要與相應的專業背景相吻合外,還要講究一定的藝術美,能吸引住讀者的注意。筆者調查了南京圖書館訂購的一百多種農業類科技期刊的封面設計情況,結果表明:絕大部分農業科技期刊的封一和封四只是羅列了一些期刊的基本信息,如刊名、年、卷、刊號、主辦單位、標準刊號和條形碼等。封一的排版設計所留空白部分過多,底版部分基本沒有其他填充內容,缺乏靈性和藝術性,給人一種沉悶和壓抑的感覺,未能一下子就吸引住讀者。有些農業科技期刊封面放些風景圖片或建筑圖片,只是增加封面的觀賞性,但未與農科專業密切相關;有些農業科技期刊封面放有與專業背景相關的圖片或抽象概念圖片,但是幾年甚至十幾年都沒有變化過,只是簡單的年、卷、期號的改動,從而使得讀者對其產生審美疲勞,未能產生共鳴,未能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二)封面的色彩運用和搭配不當封面色彩的運用和搭配是期刊設計的重點內容之一,得體的色彩搭配和藝術加工,能讓讀者產生賞心悅目的感覺,本文所調查的一百多種農業科技期刊中,大約有90%的期刊封面背景色均采用植物的顏色——綠色,顯得過于單一、枯焦和乏味。有的農業科技期刊為顯得其自身的學術性和專業性,封面的背景色比較濃重,如《科學通報》封一的顏色采用深藍色,《中國細胞生物學報》封一的背景色為黑色,顯得過于莊重和嚴肅。此外,刊名的字體顏色、圖案顏色和封面背景色之間色彩搭配不協調,如《西北植物學報》封一的背景色采用深綠色,刊名的中文字體顏色為黑色,英文字體顏色為淺綠色,圖案的顏色為白色和綠色,讓人感覺到此封面顏色的搭配很不和諧自然。有些農業期刊,如《農業知識:瓜果菜》《現代農業科技》《種子》等為了獲得更好的經濟利益,封一上放有廣告圖片,廣告圖片中色彩的搭配很花哨,且每一期廣告圖片都有更換,使讀者毫無印象可言,顯得不倫不類,華麗有余、莊重不足。
(三)期刊刊名標識不規范、不清晰封面文字設計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刊名設計,它就相當于一個產品的品牌,是區分于其他同類產品的重要標志。因此,刊名的字體顏色、字體形狀應顯著于其他基本信息,刊名應置在封面的突出部位。一本好的期刊,其期刊名設計能迅速改變期刊的外表形象,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讀者群體。但對于一些農業科技期刊的刊名設計風格單一且雷同,如《園藝學報》《西北植物學報》《中國農業科學》《河南農業科學》等期刊的刊名字體只是簡單的黑體宋體,其字體顏色和字體形狀未與封面的其他文字形成強烈的對比,未產生層次感和節奏感。《種子》雜志2007年第12期,其刊名被擠在封面的最下端,且其字體大小和格式竟沒有其廣告圖片中的字體(黔單10號)醒目,顯得內容布局上主次顛倒,給人一種喧賓奪主的感覺,從而影響了刊名的突出程度。期刊刊名一般都集中在一起,以顯示其整體感,方便讀者辨識,而《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其刊名中“內蒙古農業大學”與“學報”分成兩列,兩列分別分布在封面的兩端,距離較遠,且“學報”字號遠大于“內蒙古農業大學”字體,“學報”字體顏色和形狀非常醒目,破壞了刊名的整體感。此外,《出版物漢字使用管理規定》要求刊名不能使用繁體字,而《生理學報》《農學學報》《中國林業產業》等刊名使用了繁體字。
(四)年、卷、期號標識不規范、不準確“年、卷、期號”是農業科技出版物的重要標志之一,其重要性僅次于刊名。所以,年、卷、期號的設計首先要考慮其數字信息的準確性、注目性和識別性。《科學技術期刊編排格式》要求封面標示項目中的數碼應采用阿拉伯數字,但有些農業科技期刊為了追求藝術效果,將年號或期號設計成美術體,如《貴州農業科學》雜志2009年第9期中的期刊號采用了藝術加工,字體的一半涂有紅色,另一半為鏤空,很難辨別出準確的期刊號;有些農業科技雜志將年號或期號以小號字體印刷在圖案或刊名的旁邊,如《農業科技通訊》2014年第8期的年號和期號字號小,尤其是年號字號特別小,擠在刊名的右下角,很不起眼;有些農業科技期刊封面中的圖案遮住了刊號或期號,如《中國林業》雜志封面中的年號被隱藏在圖片之中,看不清;有的農業科技期刊年號與期號相覆蓋或交叉在一起,如《農村致富顧問》雜志的刊號覆蓋在年號的上面,導致讀者看不清該雜志的年號和刊號;有些農業科技期刊刊號標識不準確,如《當代畜牧》2014年第33期寫為2014年11月下,《農業技術與裝備》2012年第17期標為2012年9月,《北京農業》2005年第12期在封面中沒有標注出版年,僅在右上角標有期號“12”。因此,農業科技期刊的封面設計應充分考慮數字信息的注目性和識別性,注重年、卷、期號標示的準確性和規范性,在數字形體的選擇,字號、位置、色彩與底色的搭配上要規范化。
(五)圖像、廣告占據封面比例過大或過于紛亂圖像是封面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形象的畫面、深切的寄意、鮮艷的顏色吸引住讀者,能第一時間向讀者傳達期刊的信息,其與刊名等文字信息一起點綴和美化封面。對于一些休閑類雜志,它的標準是大眾審美,其封面的圖像更絢麗、更引人奪目;而科普期刊尤其是非普及性的農業科技期刊,設計封面圖片時,應盡量采用能充分反映農業領域專業知識的典型圖片來展示其刊物的內容特色,且圖片所占據的版面不易過大,否則會把封面的其他基本信息擠在某個角落,從而影響到封面的整體設計效果。如《現代農業科技》2006年第12期的封面幾乎被一幅圖畫所占據,雜志刊名被擠在封面的最上端,雜志的年、卷、期號都被擠在封面的某個角落,更是不顯眼。近年來,有些農業科技期刊雜志社為追求創收,在雜志封面上刊登大幅廣告,這會直接影響到封面信息量和信息利用效果。應當承認,期刊廣告也是一種信息,有的甚至在期刊正文中也無法得到,此外,廣告還會給期刊社帶來經濟效益,因此,我們不反對科技期刊刊登廣告,但不能違反國家相關標準規定。但有的期刊,如《江蘇農業科學》《北京農業》《現代農村科技》等雜志封面廣告圖像比例過大、顏色紛亂,這嚴重違反了《科學技術期刊編排格式》的規定,影響了刊名、年、卷和刊號等其他基本信息的矚目效應。
二、農業科技期刊封面設計的改進措施
一本農業科技期刊的封面設計,并不是一項孤立的、簡單的美學設計工作,其設計思路和主題要密切聯系其刊登的文章內容,尤其在當今科技信息迅猛發展的時代,科技期刊的封面設計更應注重期刊文章內容信息的提供和傳播。如可以把具有代表性的、題材新穎的文章標題放在封面的醒目位置,讓讀者一看到其封面就被該雜志所吸引住。因此,農業科技期刊的封面設計既要考慮到嚴肅性和規范性,又要兼顧到活波性和藝術性,以增強期刊的可讀性,兩者相輔相成起到更好的宣傳效果。針對目前大部分農業科技期刊的封面設計情況,應改進的具體措施主要有:
(一)符合編排格式規范農業科技期刊的規范化是為方便于國際之間和不同行業之間的學術交流、信息傳遞以及科學技術的推廣,是編輯加工過程中應當遵守的一項重要原則,其日漸引起各國出版界的重視。而封面設計的規范化則是科技期刊編排格式規范化的一種直觀體現,其設計既要考慮到我國期刊歷來沿用的習慣和特定的需要,又應符合國家標準的規定,和諧地標出必要的項目和信息。我國《科學技術期刊編排格式》(GB/T3179—1992)中規定,期刊封面(包含封二和書脊)上應該標明以下項目:①刊名,包括可能有的并列刊名和副刊名,刊名的字符,應顯著地置于封面的突出位置,便于識別;②出版年月、卷號、期號;③責任者(包括主辦者,或編輯者,或主編);④出版者;⑤標準刊號;⑥期刊的單本和合訂本超過一定厚度(0.5mm)時,應按照GB11668的規定,在書脊上印載刊名、期號、起止頁和出版年月;⑦期刊的封面設計,形式力求相對穩定,但可以考慮美觀或廣告布局的需要,變化色調和圖案等;⑧封面上標識項目中的數碼應按照規定采用阿拉伯數字。
(二)體現內容特色封面是期刊內容特色的直觀表現,農業科技期刊封面設計風格除了應有的莊重、大方、雅致、簡潔、明快、嚴謹、精細外,還應體現期刊自身的內容特色,可以具體如實地描繪實物,也可以對抽象的東西進行寄寓。如《植物病理學報》的封一每一期都放有所刊登文章內容中具有代表性的病理圖片;《土壤學報》每期封面上都用一幅具有優秀特色的土壤圖片;《中國蔬菜》用一幅剛培育出的一種新蔬菜品種(也可兼有廣告作用)的彩色照片。對于大多數理論性強的生物科學類雜志,通常采用抽象寓意的方法表現期刊內容,即主要通過色彩、幾何圖形或象征性圖案來展示刊物的內容,如《生物工程學報》圖片的背景色采用深褐色;《中國細胞生物學學報》每期封面放有DNA的雙螺旋分子結構;《生物技術通訊》封面的背景色采用深綠色,圖片的畫面是人的頭上頂有DNA的雙螺旋分子結構。此外,有些農業科技期刊也可用獨特的廣告語或本期內容要目來表現刊物內容。不管采用何種手法應注意表現素材選擇要得當,要富有代表性和表現力,且具有“寓情于景”和“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具體表現手法要標新立異,不宜過俗套,也不宜太張揚、太直白。
(三)增強形象識別性 增強視覺形象的識別性與體現期刊的內容特色雖有密切關聯,但又不能等同。體現內容特色主要是指封面的設計風格要凸顯出該雜志的專業性,而增強形象識別性是指強化封面設計形式的表現力,側重于加強視覺識別的獨特性,給讀者帶來藝術視覺沖擊力。這就要求封面文字、圖形、色彩以及整體布局等方面要有新意,要有新穎性、獨特性和巧妙性,并在此基礎上增加一點藝術的夸飾手法,如可以對刊名在造型、筆畫和構架上進行裝飾,如把刊名做成立體浮雕狀,并在名字下加上投影,從而產生空間感,增強視覺沖擊力;根據刊物特點設計新穎而有代表性的刊徽,點綴封面,增強穩定性。值得一提的是,要增強期刊形象的識別性,就應保持封面設計的穩定性和延續性,這樣既能穩住基本的讀者隊伍,又有利于期刊品牌和風格的形成。但也并非一直不變,要恰當處理好穩定性與變化性的對立統一關系,在更新封面設計時,需要有意識地保留本期刊的一些“經典型”或標志性內容,如象征性圖案、刊徽、刊標或標志性背景色等。只有這樣期刊封面設計才能既延承品牌期刊的傳統風格,又不斷改進、創新和發展。
(四)講究視覺美觀性封面藝術效果和感染力的設計依靠的就是形式美,農業科技期刊的封面設計應注重形式美的應用,使內涵的科學性、邏輯性與藝術性趨向完美與統一,充分體現其嚴謹、樸質與正統的氣質,凸顯不流凡俗的文化品位和特立獨行的藝術魅力。具體而言,其封面在表達刊物主題的同時,還要給人以美的享受。封面設計上應采用簡練的線條、適宜的色彩,要素排列整齊、呼應、一致,追求線條、色彩、圖片的完美結合。在此基礎上,還應尋求一些變化,給人以新鮮的感覺。
總之,科技期刊的封面是期刊與讀者眼光首先接觸的那一面,體現著期刊的個性與品位,體現了辦刊人的辦刊風格和水平,出版部門和編輯應引起足夠的重視。一本好的農業科技期刊的封面,應具有藝術性和專業性的雙重特征,應根據自身的內容和辦刊宗旨,不斷創新,使封面設計的形式與內容達到和諧統一,使農業科技期刊封面設計更加完美。
作者:譚彩霞 單位: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