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社會工作介入留守兒童情緒管理探討范文

社會工作介入留守兒童情緒管理探討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會工作介入留守兒童情緒管理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社會工作介入留守兒童情緒管理探討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農民工進城務工已成大勢所趨,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農民工的收入,但我們必須認識到的是,丁壯勞動力的輸出使農村家庭原有的結構遭到破壞,留守兒童問題也接踵而至。父母在兒童早年時期的長期缺位,必然會導致兒童心理出現恐懼、憤怒、自卑和攻擊性等問題,而當兒童形成了這樣的性格后,對于自己情緒就不能有效地管理,可能會在特定的情況下出現失控,從而造成嚴重的后果,甚至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以社會工作角度出發,通過對留守兒童形成的背景原因、影響因素和必要性等原因進行討論,對留守兒童進行服務和幫助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社會工作;農村留守兒童;自我情緒管理

1緒論

1.1研究背景

伴隨著我國城市化的步伐逐漸加快,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經濟與社會的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令人堪憂的問題。享受著人口紅利帶來的巨大的勞動力供給,我國城市社會在農民工大量涌入的情況下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然而這些城市的建設者的背后,卻出現了一批又一批留守兒童。留守兒童這一群體可以說是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被土地所限制的農民看到了城市中發展的機會,毅然選擇了背井離鄉,加入了農民工這一龐大的隊伍。而由于家庭經濟情況、工作生活環境惡劣和城市戶籍制度等問題,他們不得不選擇將孩子留在農村老家,交由自己的父母或其他長輩照管。據民政部2016年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摸底排查農村留守兒童的數量為902萬人,而這一數據還在不斷提高。在近幾年的文獻中發現,留守兒童出現的問題有很多,但心理問題特別突出,尤其是情緒方面的問題。據研究發現,農村留守兒童在情緒方面可能出現抑郁、恐懼、焦慮、自卑等問題。這些問題很可能影響到兒童人格的進一步發展與完善。根據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兒童此時正處于人格發展的關鍵時期,個人早期的經歷在很大程度上會對以后的心理與行為產生巨大的影響。留守的少年兒童正處于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由于成長中缺少父母情感上的關心和呵護,相對來說容易走向發展的兩個極端,有的孩子產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發展的異常,在進入青春期后可能會導致兒童對自我情緒的管理與控制的不足,進而促使兒童暴力與犯罪的發生。

1.2相關概念

農村留守兒童:父母雙方外出務工或一方外出務工另一方無監護能力,無法與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滿十六周歲農村戶籍未成年人[1]。社會工作:指社會以物質、精神和服務等方式對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結構性質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進入正常的社會生活的個人或群體提供幫助,使他們恢復社會生活能力,改善社會互動關系,提高社會生活質量,從而促進社會的良性運行的協調發展。情緒管理:指通過研究個體和群體對自身情緒和他人情緒的認識,培養駕馭情緒的能力,并由此產生良好的管理效果。1.3理論基礎認知理論:認識理論認為人類的行為是一系列的預期、判斷、選擇,并朝向目標的認識為基礎。要想改變、塑造個體的行為,必須首先改變個體的認知。ABC人格理論:A代表一個事實、一個事件或一個個體的行為或態度的客觀存在,C是個體的情緒和行為的結果或反應,這一反應可以是健康的,也可以是不健康的,但A(誘發性事件)并不必然導致C(情緒結果)。B(個體關于A的信念)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C,即情緒反應[2]。社會學習理論:班杜拉(AlbertBandura)認為,人類的大量行為的獲得不是通過條件作用的途徑進行的,而是先觀察別人,由別人告知一些要領,然后自己再進行模仿練習。

2農村留守兒童情緒問題及影響因素

2.1情緒問題

2.1.1孤獨感孤獨是一種主觀自覺與他人或社會隔離與疏遠的感覺和體驗,而非客觀狀態。兒童在早年時期大部分時間本應該是與自己的原生家庭的成員在一起度過,卻因為父母的外出務工而不得不受到嚴重的限制。與父母不定期的分離而導致家庭環境的不穩定,兒童會感覺到一種安全感的缺失,原生家庭也沒有辦法給他帶來一種歸屬感,從而導致兒童會感覺到特別孤獨。雖然這種孤獨感會在兒童從學校開始逐漸接觸到社會而有所減輕,但依然會在他們的內心種下一枚孤獨的種子。或許在他們今后生命中的某一天,就因為兒童時期的留守經歷而使他們在關鍵的時刻出現紕漏,進而使他們的生活發生巨大的改變。

2.1.2敏感自卑留守兒童在參與學校生活時,可能因為來自父母親情的缺失,讓他們比其他的小孩在某些方面更加敏感,也更加自卑。在這樣生命的早期,大多數兒童接觸到最多的還是自己的父母,因此在兒童的人際交流中更多涉及到的也是自己的父母。而留守兒童由于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在與朋輩群體的交流中,也就更加容易受到傷害。

2.1.3委屈難過俗話說:“家庭永遠是我們最好的港灣。”成年人在自己受到傷害后都會向自己的家庭尋求庇護,更何況心理尚未發育成熟的兒童。留守兒童在外面受到一些委屈之后,回到家又沒辦法及時地向父母傾訴以尋求幫助,最后只能將這份委屈深埋在心中。而這種消極的情緒沒辦法得到有效的化解,就會在心中越積越多,當達到自己再也沒辦法忍受的時刻,也就是個人毀滅的開始了。

2.1.4焦慮抑郁四川省心理學家游德良對井研縣門坎小學近400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研究后發現,有106人存在焦慮心理,107人存在抑郁的癥狀。經研究表明,留守兒童由于各種原因,心理方面更容易出現焦慮、恐懼、抑郁、敵對、憤怒和偏執等不良情緒。

2.2影響因素

2.2.1自身因素由于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務工,他們身邊更多的是年邁的長輩,這兩者之間的代溝本身就很大,導致他們無法做到有效的溝通。而他們自己的內心其實是比較敏感的,自卑與失落的情緒充斥著他們的內心世界,這也導致他們在與同伴交流時會產生一些困難,也難以找到一個知心的朋友。留守兒童會在學校的大集體中成為一個邊緣的存在,這樣更使得留守兒童心理產生強烈的孤獨感與寂寞感。之后他們會開始抱怨父母的離開,使自己沒辦法像其他小孩一樣得到關懷與照顧,同時也會對社會產生怨恨的情緒,而這些情緒一旦生成,如果沒有得到有效的管理,最終將會釀成大錯。

2.2.2家庭因素當家庭中的父母外出務工時,必然會因為距離與聯系方式的問題而導致兒童無法經常與父母取得聯系。這樣不僅會使兒童對父母產生陌生感,而且會使留守兒童產生一些消極情緒,甚至在平時的人際交往中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2.2.3學校因素留守兒童父母大多數無法再城市中為孩子解決住宿與教育等問題,所以接受教育的地方一般在農村的學校里面。農村學校由于本身地理位置的劣勢、教育人才的缺失和教育觀念的落后導致兒童沒辦法在學校中接受到很好的教育。經研究表明,學習成績、學習興趣顯著影響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學習成績不好、對學習沒有興趣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水平低,且更容易出現偏執、敵對、抑郁、焦慮、情緒不平衡、人際關系緊張與敏感等心理問題[3]。

2.2.4社會因素留守兒童由于父母沒有陪伴在身邊,平時能夠得到的社會支持方面的東西也相對較少。他們大多不愿向自己的臨時監護人傾訴自己心中的苦悶。現在社會對于留守兒童的關注度有所提高,他們需要幫助,但是真正能夠將關注轉化關懷的人卻是少之又少。農村中由于此類現象隨處可見,村干部對于這樣的情況也是有心無力,人口基數太大必然也導致留守兒童的數量也是相當龐大。而能夠提供的幫助對于數量如此龐大的人群來說也不過是杯水車薪。政府也出臺了一些相關政策與法令,有一定的效果,但目前來看,留守兒童現象依然并將長期存在于中國社會。這不僅與城市的戶籍制度、城市人給外來務工人員的貼標簽和農民工自己的想法有關,更與中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大背景密不可分。社會環境對于留守兒童心理的影響也是巨大的,隨著現在科技的發展,違法經營的網吧,酒吧和電子游戲廳等場所也是影響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

3社會工作介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必要性

3.1.1有利于彌補父母的缺位父母想給自己的子女創在更加優越的生活環境與物質基礎不得不離開孩子去外地打工,而這個時期又正是兒童心理發展的一個高峰期,如果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與教育,很可能就會對兒童人格的形成產生負面的影響。社會工作在中國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已經逐漸形成規模,在幫助留守兒童這一弱勢群體上,有了自己獨特的體系。對于留守兒童彌補親情的缺失,社會工作者將協助社會其他力量一同為其提供幫助。

3.1.2有利于彌補臨時監護人教育上的不足農村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通常是他們的祖輩,而這些人通常情況下文化水平都相對較低,在對于兒童管教的方式上和想法上都會與兒童自身產生一些矛盾。社會工作者憑借自己專業的技巧、豐富的知識儲備和科學的世界觀的介入,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臨時監護人在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方面的不足。

3.1.3有利于彌補老師在對留守兒童精力投入的不足每一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農村學校的老師也不例外。他們通常會將自己的培養重心放在成績優異,學習態度好的學生上面,這是無可厚非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農村學校師資力量的薄弱,教學資源的短缺,硬件設施的不足都是限制了農村留守兒童接受教育發展自己的原因。社會工作從中介入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上述問題。

3.1.4有利于彌補社會支持不足農村社區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還有所欠缺,沒辦法為留守兒童提供一個良好的活動場所。農村地區對于留守兒童的關愛與幫扶還沒有深入人心。社會工作者就可以從中介入,幫助留守兒童鏈接資源,聯系相關部門,為留守兒童爭取政策上的支持,經濟上的幫助與心理上的關懷。

3.2可行性情緒問題

越來越成為一個制約留守兒童自身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因素,要解決留守兒童自我情緒的管理刻不容緩。但僅僅是憑借兒童自己的力量肯定是無法達成,還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面的支持。而社會工作者正是起到一個催化劑的作用,將這些因素連接到一起,共同促進兒童情緒管理能力的提升。

3.2.1兒童自身的需求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進城工作掙錢已是大勢所趨,留守兒童問題還將長期存在。如果任由這些問題的自行發展,可能將會造成嚴重的后果,甚至導致兒童今后出現嚴重的越軌行為。社會工作者的介入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改善這樣的現狀。

3.2.2父母的需求父母進城務工,而子女卻由于住房、交通、教育和安全等方面的原因無法跟隨父母一起進城,只能寄宿在爺爺奶奶那里。父母也明白祖輩在照顧子女上最多只能夠提供物質上的幫助,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很多問題是他們所不能解決的,這個時候社會工作者的重要性就能夠體現出來了,社工有著專業的助人技巧,能夠幫助兒童,正確、平穩的實現社會化,這是許多父母都喜聞樂見也迫切需要的。

3.2.3社會的需要留守兒童問題作為社會問題的其中一種,始終我需要我們高度重視的。沒有了父母的關懷,兒童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些心理上的異常,而這樣的細微的變化可能會越積越大,甚至使兒童最終走向歧途,走向越軌,走向犯罪。社會工作的目的就是要通過各種形式的幫助,對這些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改善社會互動關系,提高生活質量,從而促進社會的良心運行。兒童社會工作是社會工作的一個部分,關愛留守兒童也是社會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社會工作者也有能力去協助兒童實現正確的社會化。個案工作作為社會工作三大直接方法之一,能夠以一對一的形式,幫助兒童緩解消極情緒,塑造正確的人格,正確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J].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報,2016(8):42-47.

[2]何雪松.社會工作理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任金杰,黃麗穎.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研究[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7,38(7):108-116.

作者:劉辰,賀珊,侯曉慶,禹珂,王西南,曾大芊 單位:川北醫學院管理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性xxxxx护士第一次| 男人j桶女人j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 juy639黑人教练君岛美绪| 无需付费大片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 国产成年无码v片在线|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在线播放| 精品少妇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免费观看a大片的网站| 美女张开腿让男人桶的动态图| 在线精品国精品国产不卡| 一本岛v免费不卡一二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五月婷婷六月合|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看了流水的小说| 午夜男女爽爽影院网站| 色噜噜噜噜噜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在线观看www鲁啊鲁免费| 日韩色图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h| 999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天海翼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一级黄色香蕉视频| 把美女日出白浆| 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一| 日韩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在线视频| 欧美变态老妇重口与另类| 亚洲砖码砖专无区2023|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不卡 |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综合网| 一个人晚上在线观看的免费视频|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 无码国产色欲XXXXX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