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供應鏈管理在電網企業物資管理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近幾年,國家電網公司不斷在推進電網發展方式及企業發展方式上進行轉變,“一強三優”的現代化公司建設速度不斷加快,有效提高了物資管理的規模效益、運營效率及保障能力。
1當前電網物資管理的現狀及問題
我國國家電網企業以“六統一”為主要物資集約化原則,也就是說,電網企業在確?!肮こ探ㄔO、電網運營、經營發展、科技信息、行政運行、后傾管理”這六個需要基礎上,將統一規范、變革創新作為發展方向,不斷推進物資管理體系建設,加速創新集中規模招標,牢固物資管理基礎,強化各項業務流程,確保物資管理逐漸由從松散、粗放管理轉向集中、集約管理,進而實現全過程、集約化管理的目的。[1]目前,電力物資管理已從傳統的物資供應轉變為現代先進的物資管理模式,形成了電力物資管理的基本流程:從采購計劃、采購實施到廢棄物資處理。物資管理基本實現了業務上的三大分離。同時,還實現了崗位上的六大分離,在物資管理中實現了有效的計劃、組織和控制。
現今,我國國家電網企業最重要的發展方向即“持續深化物資集約化管理”,這就需要電網企業把“一盤棋”的物資管理思想樹立起來,將整體價值、綜合效益最大化作為導向,不斷強化細節管理,著重經濟考量,才能保證公司系統物資管理實現利益最大化。為了實現物資管理水平穩步、持續上升,全力構建一體化、集約化的物資管理體系,這就需要國家電網企業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管理體制與機制問題。物資管理組織職能的定向尚不清晰,管理職能、執行職能和經營職能劃分混亂的狀況依舊存在;崗位設置、人員安排也未做到合理安排;組織和崗位績效考核體系還須逐步完善;符合供應鏈理念的管理體系尚未建立。
第二,采購模式與效率問題。采購集約化中往往過于側重集中統一的招投標采購方式,致使采購效率低下,降低了需求部門服務水平。目前,國家電網企業采購方式以招投標為主,集中招投標的優點就是能夠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要求進行,但其缺點是招投標時間過長,不利于采購執行,嚴重影響采購執行效率,導致無法及時滿足需求部門要求。同時,因為需求部門與采購計劃缺少相互溝通的過程,會導致采購目標與需求不相符,進而影響采購結果。
第三,部門橫向協調機制問題。目前,我國電網企業物資管理模式和財務管理模式不匹配,項目化的財務管理模式難以支持運維物資的提前儲備模式。供應鏈的物資流、資金流、信息流也沒有實現緊密鏈接。因此,還須不斷完善物資部門與其他業務部門的協同機制,建立物資部門與需求部門的計劃系統,以免影響物資供應效果。
第四,采購物資質量問題。目前,我國電網企業尚未建立完善的設備質量監控體系,而集中采購模式的實施對物資質量的集中管控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就需要電網企業逐漸完善物資質量管理體系,改善物資管理在采購、安裝、運行、報廢等各個階段質量數據的收集與整合機制,建立設備全壽命質量管控機制。
第五,供應鏈總成本問題。目前,我國國家電網企業都只從庫存成本角度考慮,以零庫存模式為基礎,只考慮單一環節成本,少了對供應鏈總體成本的分析機制,進而導致無法滿足物資需求,致使物資總體成本控制效果頗差。第六,供應保障能力問題。對于物流網絡來說,少了物資的支撐及分散管理物資導致供應能力缺乏,進而無法滿足物資需求。在物資管理發展初級階段,國家電網企業多以零庫存為主要管理模式,削減了物資管理部門倉儲建設的需求。即便建立了倉儲及配送管理,也以單個區域及項目為主,導致倉儲網絡規劃及配送機制缺少整體規劃,自然無法建立起覆蓋全省、全國的物流網絡,進而阻礙了其他業務部門的物資服務水平。
2供應鏈理論對電網物資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第一,現代物流管理以企業整體供應鏈最優化為根本目的,是系統整合下的協作物流。從物資供應體系方面來看,現代物流除了包含企業內部的基建、生產、運行、物資等部門外,還包括供應商、運輸承運商、理貨、保險、設計、施工及監理等與企業相關的所有活動,這促使物流管理成為供應鏈管理的一種。[2]
第二,物流需求服務是現代電網企業物流的終極物流服務目標,物流管理要想不斷保持創新就應以物流需求服務為動力。企業物流不只是面對企業內部,還面對企業外相關企業及上下游延伸企業,企業物流在滿足實際需求的同時,還應不斷適應企業所處行業變化,并銜接好各環節才能真正助推企業發展。
第三,信息社會,高度發達的信息網絡及全面、準確的市場信息是電網企業物流管理實現經營目標及整個供應鏈管理效率化的基礎。對于現代電網企業來說,物流管理的核心就是信息,就是大數據。只有掌握各種物流需求信息,并及時發送至供應鏈的各個環節,才能確保企業做出正確生產決策及順利完成再生產,也就是說,在物資管理中,確保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高度統一,才能真正實現企業經營目標及供應鏈的最大效率化。[3]
3初步探析應用供應鏈理論的電網企業物流管理模式
對于電網企業來講,要想實現集約化管理,最主要的就是實現對物資需求的管理,這個物資需求的范圍涵蓋生產、運行、基建、科技、信息、行政、辦公、后勤等全部物資需求,涉及計劃、招標、采購、合同、履約、監造、交付、運輸、保險、驗收、倉儲、投入使用、質量保證及后期服務等全過程。[4]這就需要建立物流體系,以達到計劃、組織、協調與控制物流全過程的目的,進而達到用合理方法、路線、時間、費用達到滿足公司經營發展物資供應需求。對于電網企業來講,建立物流體系是將公司物資管理職能進一步向外延伸,目的在于促進公司經營發展。在建立物流體系后,還應結合公司自身特點與物資種類特點采取不同的物流運作模式[5],即一是零庫存模式,該模式主要針對基建、技術改造、大修項目、科技項目、信息建設項目等物資,從需求、采購、合同約定到交貨都是即時需要,該過程中應強化合同履行能力;二是“合理儲備、按需領用”物流運作模式,該類模式主要針對生產類、運行類或維護類物資,強調的是儲備定額與倉儲配送管理能力;三是“專業分類、超市化采購”物流運作模式,該類模式針對的是辦公設備及耗材類物資,強調的是供應商管理與配送服務能力。四是批量集中處理模式,該類模式針對的是廢舊物資,以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為主,強化的是報廢物資的收集、評估、拆卸、拍賣等服務能力。
4結論
作為國家電網企業來說,今后物資集約化管理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構建高效、暢通的現代物流體系。在電子商務及信息時代,電網企業只有不斷創新供應鏈理論,才能滿足企業發展需求,不斷為企業發展提供支持動力,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作者:申蓮花 單位:吉林省延邊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