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人口的流動預期時間分析范文

人口的流動預期時間分析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人口的流動預期時間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人口的流動預期時間分析

人口與社會雜志》2015年第三期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社會經濟的迅猛發(fā)展,我國人口的區(qū)域流動愈加頻繁,流動人口問題已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焦點。就流動人口現狀而言,不同學者從不同的視角、對不同數據進行分析,得出我國人口的流動行為主要呈現常態(tài)化、家庭化和長期化特征的一致結論[1-3]。學術界有關人口流動的常態(tài)化、家庭化、長期化的結論,是通過對流動人口的數量、家庭平均規(guī)模、在流入地的平均居住時間三個指標的統計分析得出的。本文認為,以往研究中用流動人口在流入地的平均居住時間來反映流動時長,衡量人口流動長期化程度存在一定的弊端。本研究將提出流動預期時間指標,并結合安徽省人口流動的實際情況進行具體運用與重點分析

一、流動預期時間的提出

流動人口在流入地的平均居住時間是衡量其流動時長、變化趨勢的一項經常性指標。國內不少學者運用該項指標對我國人口流動長期化趨勢進行了分析,楊政等學者結合以往研究對流動人口在流入地居住呈現長期化趨勢上達成了共識[4]。人們普遍注意到了人口流動長期化的趨勢,但是,在流入地的平均居住時間是否能夠科學地反映流動時長的真實水平仍有待于進一步探討。流動人口的平均居住時間和平均死亡年齡都會受到年齡結構的影響,并不能真實地反映流動人口一生的流動時長特征。鑒于此,陳衛(wèi)提出了流動預期壽命概念,運用于我國人口的流動預期壽命研究中,該指標消除了人口年齡結構的影響。這一概念的提出不僅能夠真實反映流動人口一生的流動時長特征,為政府相關政策的制定提供有力依據,同時也有利于區(qū)域流動人口流動時長的比較研究,把握流動人口的區(qū)域差異。該方法通過編制生命表,借用計算健康預期壽命的Sullivan方法計算得出流動預期壽命[1]。本文也將該指標與方法運用于安徽省外出流動人口的相關計算中,但由于壽命概念主要指生命存活時間的長短,因此流動人口的流動預期時長用“流動預期壽命”表達不準確,故本文將“流動預期壽命”改為“流動預期時間”,但內涵不變。流動預期時間是指一地區(qū)流動人口在給定的條件下,預期在該地區(qū)處于流動狀態(tài)下度過的年數。

二、安徽省人口流動的特征

安徽作為一個農業(yè)人口大省,農村大量勞動力無法充分就業(yè),從而產生向外流動動機,但省內城鎮(zhèn)經濟吸納能力有限,于是大量農村勞動人口流向省外。2010年安徽省外出人口中,從本省流出到其他省份的人口達到1038.2萬人,占全部外出流動人口的64.5%[5]。與安徽省毗鄰的長三角地區(qū),經濟發(fā)展迅速,對剩余勞動力有很強的吸納能力,喬曉春和黃衍華在中國跨省流動人口狀況的分析中得出,2010年安徽省勞動力流到上海、江蘇、浙江三個省市的人口占到安徽全部外出人口的77.5%,同時也指出安徽是全國外出人口最多的省份,占到全國跨省流動人口的11.21%[6]。安徽省內在的推力與長三角地區(qū)外在的拉力,促成安徽成為人口流出大省。根據安徽省近十年統計年鑒的數據,2013年安徽省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已達到24.5%,相較十年前的12.7%幾乎增加一倍。從絕對值來看,安徽省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由2004年的820.6萬人增至2013年的1697.6萬人,十年間安徽省的人口流動已然成為一種常態(tài)現象。伴隨安徽省流動人口的常態(tài)化,長期化則是安徽省流動人口呈現的另一特征。2004—2013年,安徽省流動人口中外出五年以上的人口比例由6.52%增至10.09%。人口流動的常態(tài)化、長期化,是安徽省人口流動的兩大特征。因此,對安徽省人口流動的預期時間進行計算與分析,有利于進一步了解安徽省人口流動的時長特征,為該省流動人口長期化的評判提供一種新的比較視角。具體運用中,結合安徽作為人口流出大省的事實,本文將采取流出地的視角,利用安徽省六普數據[7],重點分析2010年安徽省戶籍人口的平均流動預期時間情況,以期能夠預測安徽省人口在預期壽命中處于流動狀態(tài)的年數。同時,本研究將利用已有研究中對全國所做的相關分析和安徽省2014年統計年鑒的最新數據[8],對安徽省人口的平均流動預期時間進行橫向與縱向的比較分析,從而全面地反映安徽人口的流動預期時間特征。

三、數據說明與方法介紹

(一)數據說明本文旨在以流出地的視角,對安徽戶籍人口的流動預期時間水平進行描述分析。研究對象為安徽省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包括流向省內和省外的人口,但不包括省外流入的人口。對流動預期時間的計算涉及到兩個基礎指標,即分年齡的死亡率和分年齡的流動率。其中分年齡的死亡率是通過安徽省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計算所得,因某地區(qū)的死亡率在一段時期內相對穩(wěn)定,因此在安徽省2013年的流動預期時間的分析中,死亡率仍沿用2010年的數據。另分年齡的流動率主要根據安徽省2011年和2014年統計年鑒所提供的全省外出半年以上人口分年齡構成以及其他相關數據計算所得。在此基礎上求得2010年和2013年安徽人口的流動預期時間。

(二)方法介紹生命表是人口統計分析中一項重要技術,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某一國家或地區(qū)某一時期,分年齡的死亡率資料,假定同時出生的一批人(一般取10萬人)按這種死亡率水平度過一生后,計算其在活到每一個整數年齡時所剩的人數以及以后平均每人還能繼續(xù)生存的人年數[9]。平均流動預期時間則是在生命表計算人口預期時間的基礎上,利用計算健康預期時間的Sullivan方法,對分年齡的人口流動率數據逐步計算得出。

四、安徽人口的平均預期時間分析

(一)2010年安徽人口的平均流動預期時間通過前文計算方法,計算出2010年安徽人口分年齡的流動預期時間,如表1所示:2010年安徽省人口的平均流動預期時間為16.3年,即2010年該省人口在分年齡流動率的條件下,預期將在流動狀態(tài)度過16.3年,此結果高于陳衛(wèi)計算我國同期流動預期時間的10.8年[1]。這在橫向上反映出安徽省流動人口的長期化特征,同時也印證了安徽作為人口流動大省的現實。從不同年齡組的流動預期時間來看,平均流動預期時間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下降。表1顯示,流動人口在30歲之前平均流動預期時間都在10年以上,30歲之后不足9年,而65歲之后平均流動預期時間不到2年。另據安徽省2010年分性別年齡的流動率計算出安徽省2010年分性別、年齡的平均流動預期時間見表2和表3,具體數據如下:由表2和表3可知,2010年安徽省男性的平均流動預期時間為17.22年,女性平均流動預期時間為15.33年,男性高出女性近2年,安徽省人口的流動預期時間存在一定的性別差異。2010年安徽省流動人口中男性和女性所占比重分別為55%和45%,外出人口的性別比達到122。安徽省外出勞動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的現狀,是造成男性人口平均流動預期時間高于女性的主要原因。但這種差距隨著年齡的增加不斷縮小,55~59歲之后,女性的流動預期時間開始趕超男性。該現象主要緣于流動人口會隨年齡的增長逐步減少,根據六普數據顯示,安徽省55歲以上人口外出比例只有6.5%,流動人口規(guī)模的減少在一定程度上將降低外出人口的性別比。同時,女性比男性平均壽命更長,也會促使女性流動預期壽命與男性的差異會隨年齡的增長逐步減少,甚至趕超男性。

(二)安徽省人口平均流動預期時間變動趨勢圖1顯示2010年、2013年安徽省外出流動人口分年齡的平均流動預期時間,外出人口2010年、2013年的平均流動預期時間分別為16.3年和18年。從時間維度上看,安徽省人口在流動狀態(tài)下的時間在增加;從絕對值上看,已遠遠超過2010年全國的平均流動預期時間。這說明安徽人口流動的長期化趨勢非常明顯。從分年齡組的流動預期時間來看,2013年年輕組的平均流動預期時間高于2010年,尤其體現在15~19和20~24兩個年齡組,差距較大。但同時可看到,兩個年份的流動預期時間差距隨年齡的增大而減小,在45歲以上年齡組中,2013年的流動預期時間反而低于2010年。這說明安徽省流動人口的年齡結構有所改變,年輕人群比重在增加,而中老年人群比重則在下降。

(三)安徽省人口平均流動預期時間的性別差異圖2反映的是安徽省人口2010年和2013年分性別、分年齡的流動預期時間情況。2010年和2013年男性的流動預期時間均高于女性,該差異在年輕年齡組表現得尤為明顯。但2013年男性和女性流動預期時間的差異遠大于2010年,2013年男性和女性的流動預期時間分別為20.1年和15.9年,二者相差4.2年,而2010年二者之間的差距為1.9年,還不到2013年的一半。另一方面,隨著年齡的增加,男性和女性之間的差距縮小,尤其是到40歲之后,該現象在2010年和2013年數據中均能體現。圖3反映的是2010年安徽省人口的流動預期時間在預期壽命中所占比重(用FLEx/ex表示),FLEx/ex越大說明人口流動的時間越長。如圖3所示,2010年安徽省人口平均流動預期時間在平均預期壽命中所占比重達到19.38%,說明該省人口在平均預期壽命中將近五分之一的時間處于流動狀態(tài)。2010年男性的平均流動預期時間在平均預期壽命中所占比重超過20%,達到21.36%,遠遠高于女性的17.38%,但這種差距同分性別流動預期時間一樣都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而縮小。同時也應注意到,FLEx/ex值在15~19歲組之前一直呈上升狀態(tài),之后FLEx/ex值則隨年齡增長不斷下降,男性和女性均表現出同樣趨勢。這與15~19歲組的流動率大幅度上升密切相關。

五、結果與討論

本文在安徽省人口流動時間長短的衡量中,運用了一個新的衡量指標,即流動預期時間。該指標的提出有利于消除年齡結構的影響,在給定的分年齡人口流動率的情況下,可計算出人們預期在流動狀態(tài)下生活的年數。通過生命表的編制,結合計算健康預期時間的Sullivan方法,本文計算出安徽省2010年和2013年分年齡、分性別的流動預期時間,結果顯示,安徽省2010年和2013年的平均流動預期時間分別為16.3年和18年。從時間維度上看,呈現上升趨勢,并顯著高于2010年全國10.8年的平均水平。2010年和2013年安徽省男性平均流動預期時間均高于女性,并且男性人口流動預期時間在預期壽命中所占比重顯著高于女性人口,與2010年全國流動預期時間的性別差異保持一致,同時也應看到二者之間的差異隨年齡的增長而縮小。通過對安徽省外出流動人口的流動預期時間的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人口流動的長期化趨勢非常明顯;另一方面,流動預期時間呈現一定的性別差異。該結論對安徽省流動人口的管理,以及相關政策的制定都具有重要意義。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安徽省外出人口流動預期時間較長的現狀,給流入地經濟發(fā)展做出貢獻的同時,也給安徽省流動人口管理以及流動人口的權益維護帶來一定的挑戰(zhàn)。鑒于此,加強流動人口的管理創(chuàng)新,維護流動人口的合法權益,對于社會的和諧發(fā)展至關重要。同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fā)展,農二代結束流動的時間可能大為提前。因此,流動人口平均流動預期時間的實際運用也應結合其他因素的變動情況進行綜合考慮。

本文因數據來源有限,在安徽省外出流動人口的流動預期時間的分析上僅使用了2010年和2013年兩個節(jié)點的數據,在分析其流動預期時間的變化趨勢時存在一定不足。本文引用流動預期時間概念用于分析安徽省人口流動的時長特征,是對區(qū)域人口流動時長計算進行的一項新嘗試。我國的人口流動在不同地區(qū)之間存在很大差異,在未來流動人口預期時間研究中,可將流出地視角和流入地視角相結合,全面了解某地區(qū)流動人口的流出和流入狀況;也可進行分類比較研究,例如可以在人口流入區(qū)域之間或是人口流出區(qū)域之間,即具有同質性的區(qū)域間作出比較分析,從而能夠更深入了解區(qū)域人口流動的時長特征以及區(qū)域差異,將對我國區(qū)域流動人口的管理產生重要指導意義。

作者:余盼 田飛 單位:安徽大學 人口研究所

主站蜘蛛池模板: 3d动漫精品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精品三级66在线播放| 国产免费AV片无码永久免费| 1024手机在线播放视频| 天堂网www资源在线|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日本黄色电影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网站| 污污内射在线观看一区二区少妇| 兽皇videos极品另类| 色吊丝永久性观看网站大全|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ww4545四虎永久免费地址| 国内免费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kink系列视频在线播放|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镇东影视| 久久久婷婷五月亚洲97号色|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www电影|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浪荡秘书伺候办公室h| 免费播放在线日本感人片| 老司机67194精品线观看| 国产亚洲综合欧美视频| 国产精品乳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反差婊在线观看| 91麻豆国产极品在线观看洋子| 天美麻豆蜜桃91制片厂| 一级做a爱过程免费视频高清| 无遮挡呻吟娇喘视频免费播放| 久久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论片| 欧美fxxx性|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欧美色视频在线| 欧美另类videosbestsex高清| 国产午夜在线视频| 五月婷婷激情网|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一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天堂资源最新版在线官网| www.fuq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