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當代青年自黑心理成因及引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青年博覽》2005年第2期
摘要:本文著眼于當代青年人看似陽光的自黑的心理傾向,從社會泛娛樂化、青年人自身壓力以及青年人處在自我認知缺乏的階段來分析其產生自黑心理傾向的深層原因,展現出青年人自黑心理實則是一些社會問題及青年自身問題的寫照,進而提出了轉移青年關注焦點,引導青年人進行合適的減壓以及樹立正確獨立的自我觀念的引導方案,從而促進青年人的長遠發(fā)展。
關鍵詞:自黑;泛娛樂化;減壓;認知自我
在網絡空間以及生活現實中,我們會發(fā)現,越來越多的男神女神們不再以高冷、端著的姿態(tài)去面對周遭,而是通過“自黑”這一行為來與他人拉近距離,獲得更多的關注。“自黑”一詞本身源于網絡,也是自嘲的意思,是指本人拿自己所經歷的災難性事件或尷尬事件公諸于眾。自黑揭露的有趣的甚至有點尷尬的生活細節(jié),表現出本人對這些事件沒有隱瞞或隱藏的意圖。從知名明星到普通大眾,特別是社會青年,越來越多的人更加傾向于以自黑來獲得關注、緩解尷尬,然而,一方面在“自黑”這一行為仿佛在社交中十分行之有效的表面下,另一方面存在的是整個青年群體的壓力難以釋放以及自我認知的喪失,只有正確引導當代青年的自黑心理,才能促進青年人自我的完善以及整個社會風氣的清潔。
一、青年人的自黑心理是社會問題以及青年人自身問題的一種特別反映
(一)社會泛娛樂化感染青年
首先,泛娛樂化,是指人們試圖把娛樂作為他們文化生活的一種主要塑造手段,是一種全面娛樂、過度娛樂。它主要以影視、網絡、報刊、廣播等媒體及各種娛樂場所、商業(yè)表演舞臺為傳播載體。在這里主要說最為重要的兩點:第一,社會媒體的泛娛樂化。[1]如今很多社會媒體為了謀求經濟利益,將關注焦點更多的放在了明星等娛樂八卦新聞的挖掘上,以及電視媒體的綜藝節(jié)目等為了經濟收益以自黑等方式提高收視率,進而促使了青年群體將關注焦點也更多的放在了娛樂明星身上,不自覺的學習他們自黑的行為方式。譬如近幾年火爆中國電視媒體中的相關綜藝節(jié)目《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zhàn)》都不同程度存在著相關明星嘉賓以自黑來獲取關注度的現象,更具代表性的《歡樂喜劇人》中則有人以過度的自黑賣傻來博得眼球。網絡電視媒體作為現如今大多數青年的最重要的獲取信息的途徑,其泛娛樂化也必將感染青年人的行為和思考方式。第二,社交的泛娛樂化。自黑本身也是社會交往泛娛樂化的一個體現,美國學者尼爾•波茲曼對泛娛樂化的定義是“一切公眾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并成為一種文化精神。”在社交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樂于自黑的人更加地幽默風趣,討人喜歡,因此,很多不應以娛樂的口吻來表達的事情則為了吸引大家以娛樂幽默的口吻說出來,在大的泛娛樂社交中,青年人不得不受到感染。
(二)青年人自我壓力過大的反映
從青年人當前的社會處境來看,其處于學習、職業(yè)競爭以及家庭組建等壓力都十分大的處境中,而自黑作為自我嘲諷的方式,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獲得歡笑、放松自我的身心,另外一方面通過自黑無形之中也降低了青年人對自身的要求和他人對青年人自身的期望值,從而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青年人的自我壓力。舉例來說,一個在他人眼中十分優(yōu)秀、完美無瑕的人必定會受到周圍人的高度期望,如果這樣形象的人出現何種過失,必然會使得周圍的人無法接受,此人本身心理也會有很大的壓力,但是倘若此人通過自黑將自己的一些蠢事公諸于眾,從而使得周圍的人認識到其也不是那么的完美無瑕,對其期望值也會隨之降低,從而自我的壓力也會降低。
(三)青年人對自我認知的缺乏
塞萬提斯說過,把認識自己作為自己的任務是這個世界上最難的事情。青年人處于正在大范圍的接觸外在新鮮事物和自身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定型的關鍵時期,在外在事物的紛繁復雜的現狀下,青年人很容易對自身產生迷茫與疑問,因此,有的人則盲目的模仿外在事物,這里就回到了第一點青年人模仿娛樂明星,或者盲目迎合他人,通過自黑這一方式來獲得他人關注,有的人則過度在意他人對自身的看法,通過自黑等方式去取悅和迎合他人,反而對自身的發(fā)展產生了不好的影響。
二、青年人自黑心理需要正確的引導
自黑作為一種自我消遣的方式未嘗不可,但是,青年人自黑心理從更深層次來說反映了青年人焦躁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自我認知的迷茫的現狀,因此,正確引導青年自黑的心理傾向,將青年人關注焦點放到正確的事情上來,培養(yǎng)其有責任和擔當的強大心理,引導其正確認知自我,明確自身目標,才能促進青年人更好地發(fā)展。
(一)轉移青年關注焦點,多把視點放在國家發(fā)展的中國夢建設中來轉移青年關注焦點,就要先從社會信息的主要傳播源頭———大眾傳媒出發(fā),首先,要積極引導新聞媒體傳播的信息的價值取向,以及培養(yǎng)其職業(yè)道德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多將焦點放到國家政治、社會發(fā)展和與人民幸福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上來,而不為了純粹地經濟效益,博人眼球,鋪天蓋地傳播不實信息以及娛樂明星的花邊新聞。其次,隨著生活條件的日益改善,娛樂休閑成為當代青年人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而電影電視、小說書籍則成為其娛樂休閑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影視創(chuàng)作以及文學作品創(chuàng)作等方面,相關文藝工作者要將思想性、價值性與觀賞性結合起來,做到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創(chuàng)作優(yōu)秀的文藝作品。轉移青年關注焦點,也要加強對青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青年在社會化的過程中,由于接收到的信息良莠不齊,容易被不良社會思潮裹挾前進而不自知,因此,要培養(yǎng)青年辨別社會中紛繁復雜的信息的能力,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青年人。從傳播源頭與主體兩方面出發(fā),抵制社會的泛娛樂化傾向,凈化社會氛圍,使青年人更多的關注實事,接受積極向上的內容,有一個正確健康的心理,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奮斗。
(二)培養(yǎng)青年責任擔當意識,正確進行自我減壓首先,當代青年壓力過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學業(yè)工作上的壓力,二是人際關系上的困擾,青年人自黑,也多是為了取悅他人,在人際關系中處于相對優(yōu)勢的地位,不被他人所冷落,因此,要使青年人明確自身的責任擔當。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黨和人民事業(yè)發(fā)展的生力軍。當青年明確自身定位,將精力放在有意義的事情上,忽視相關不必要的人際等方面瑣事的困擾,從而也可以降低自身壓力。其次,要引導青年進行正確的自我減壓,積極地自我調適,而不是靠自黑這一方式,通過向他人展現自己愚蠢的一面來降低自己對自己的要求以及他人對自己的期望來降低自身的壓力。通過自我激勵,自我暗示的方法,給予自我應對壓力的信心,不去逃避現實,在感覺壓力過大時可通過音樂緩解、經常運動、親近自然等方法讓自身心扉敞開,感受美好,從而將自身的心理調適到健康的狀態(tài)。
(三)引導青年樹立清晰的自我觀念人是社會人,關心他人對自身的看法以及維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固然十分重要,人們對自我的認知也必然下意識的受到他人的影響,但是,過度的在意和強調他人的存在只會讓自身過度的曲意迎合他人,無法正確清晰的認知自我,無法明確自己真正需要的以及想要的是什么。那些擁有強烈沖動和欲望取悅他人的“逗比”們其實更容易患上抑郁癥,在他們陽光燦爛的外表背后是我們所難以想象的壓抑。心理學中將這種內心抑郁但是外表開朗的行為歸為抑郁癥中的“微笑型抑郁”,所以現實之中,才會有像卓別林、憨豆先生、羅賓•威廉姆斯等眾所周知的“樂天派”居然患上抑郁癥的案例。[2]因此,要引導青年去積極地認知和剖析自我,通過自我感覺、自我觀察等等,進行科學合理的自我分析和自我評價,樹立獨立的自我觀念,不因他人的只言片語而進行“自黑”式的迎合。
三、對當代青年人自黑心理之反思
關注自黑心理這一主題的原因一是當今電視媒體中各種各樣的娛樂綜藝節(jié)目層出不窮,一些節(jié)目更是以低俗的自我惡搞來博人眼球,整個青年群體中彌漫著一種娛樂至上的奇怪氛圍,像節(jié)目“歡樂喜劇人”里的一個小品,就有一些學生去模仿,將其拿到學校的一些舞臺上去表演,雖然可以達到滿堂大笑的效果,但是低俗惡搞并不等同于下里巴人,這樣的文化對青年群體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毒瘤。另外,從一些其他的文章或雜志之中,我們有時很容易看到推崇“自黑”的字眼,從天貓自黑式公關的成功,到一些娛樂明星通過自黑來為自己洗白,仿佛自黑的確在很多時候行之有效,一些自黑可以證明你自信,自黑助你在社會交往中獲得成功的相關文章也層出不窮,我們不禁反思,自黑何以被大眾所如此推崇,從作者本身的經歷出發(fā),自身偶爾的自黑不過也是為了獲得關注,讓大家認為自己是一個相對好相處的人,然而,隨著日漸的相處,你是什么樣性格的人依舊會表露出來,性格內斂并不是說通過先前的幾次假裝的自黑就能掩蓋得了的,這樣將自身偽裝起來更容易產生一些心理上的問題,也正如現在的一些偶像明星外表仿佛看似滑稽開朗,愛開玩笑,卻在私下面臨著種種的心理壓力等問題,甚至走上抑郁癥自殺的道路。寫這篇文章并不是說極力阻止青年群體偶爾運用自黑的方式來緩和一些社交氛圍等,而是為了在大眾都極力推崇自黑的潮流中給予人們一點警示,把握好一個“度”的問題,防止“自黑”走向無原則、無底線的道路。
參考文獻:
[1]白小光.泛娛樂化妨礙中國大學生素質的提高,遼寧行政學院院報,(012年2月106-109
[2]魯丹.當代青年“逗比”心態(tài)成因及引導路徑,山西青年職業(yè)學院院報,2015年12月1白小光.(2012年2月).泛娛樂化妨礙中國大學生素質的提高.遼寧行政學院院報,106-1092魯丹.(2015年12月).當代青年“逗比”心態(tài)成因及引導路徑.山西青年職業(yè)學院院報
作者:韓歌 單位:西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