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居家養老研究范文

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居家養老研究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居家養老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居家養老研究

《福州黨校學報》2016年第5期

摘要:

社會組織是社區居家養老的重要力量,當前存在激勵理念落后、激勵制度不健全、缺乏科學的績效評價體系、激勵方式單一等問題難以激發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居家養老的積極性。需要明確社會組織在社區居家養老中的宗旨和使命,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建立績效考核機制,實施強化激勵,文化激勵等對策進一步完善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激勵機制。

關鍵詞:

社區居家養老;社會組織;激勵機制

伴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核心家庭、小家庭的形成,傳統的家庭養老面臨著嚴峻挑戰。為了彌補養老服務中政府的供給不足和市場失靈,一些社會組織逐步加入到了社區居家養老的行列中。但社會組織的性質決定了其不以營利為目的,其收益也不能分配,因此無法像企業那樣以物質經濟等因素來激勵社會組織及其員工。建立一套完整的激勵機制對于激發社會組織持續高效參與社區居家養老至關重要。

一、社會組織是社區居家養老的重要力量

為居民提供必要的養老服務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的體現,但不同的老年個體對養老服務的具體需求不同。在社區范圍內,居民的養老需求是多樣化的,居民所要求提供的養老服務也是千差萬別的,這使得一方面政府整齊劃一的制度無法滿足社區老人的多樣化需求,另一方面市場主體因為社區養老產業規模效應不明顯,盈利空間不大或者根本沒有,造成了政府與市場在養老服務這個公共產品的供給方面的不足,使得養老需求與養老供給之間的矛盾不斷顯現。社會組織以實現其社會使命和共同愿望為宗旨,是基于共同利益、愿望和價值觀而結成的團隊。近年來,社區社會組織以其靈活的方式為社區居家養老提供服務,受到社區居民的歡迎。社區社會組織改變了傳統的由供給決定需求的單一的養老模式,形成了由需求決定供給的社區居家養老模式,在社區養老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填補了政府和市場在社區居家養老中的空白,充分滿足了社區居民對居家養老的多樣化、多層次的需求,使得新時期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居家養老變得十分必要且可行。社會組織提供與居民息息相關的居家養老服務更能體現社會組織的價值,政府在行政事務中無法提供的社區養老公共服務可以通過社會組織的彈性服務得到彌補。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居家養老不僅提高了社區公共服務水平,促進了社區的建設和繁榮穩定,還促進了居民與社會組織之間的情感交流與相互信任,有利于社會組織自身的進一步發展。

二、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居家養老的現狀

(一)社區居家養老的主要做法

重慶市委、市政府于2013年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及信息平臺建設納入重點民生實事,計劃2013-2017年新增1000個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及40個區縣級信息服務平臺,滿足當地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文化娛樂等方面的需求,使居家老年人享受到就近、便捷、周到的社會養老服務。2014年,市政府出臺《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意見》,支持建立以企業和機構為主體、社區為紐帶的居家養老服務網絡,滿足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需求。各區縣不斷創新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并根據自身實際,采取公建公營、公建民營、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等多種方式,抓好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運營管理,為居民群眾提供便利快捷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公建公營是由社區提供居家養老服務場所和設施設備,組建服務隊伍,搭建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對接服務需求。社區通過安排公益性崗位、整合各類公共服務資源和志愿者隊伍為轄區居家老年人提供無償、低償和有償服務。公建民營則由街道(鄉鎮)和社區提供硬件設施,引進市場主體和社會組織參與運營。如引進如恩養老集團、重慶冬青社工服務中心、重慶凱爾養老服務公司等養老服務專業機構,參與社區養老服務平臺的日常運營,為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公建民營與購買服務相結合的方式是指通過公開招投標方式,選擇包括福利院、養老院、家政服務公司、社會工作組織等各類為老服務組織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同時,區縣政府又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向政府兜底保障的老年人發放服務劵,老年人持劵到社區養老服務站享受服務。政府還通過對社區周邊養老院、老年大學、衛生服務站、文化站和學校等社會資源進行整合,豐富社區養老服務項目和內容。如涪陵、萬州等區縣部分社區養老服務站與旅行社、綠色果蔬基地、老年產品企業進行合作,舉辦以健康飲食為主題的健康講座,開展綠色出行旅游服務;部分社區養老服務站通過與周邊餐館合作,提供送餐服務,解決老年人的用餐難題。

(二)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

目前社會組織已經在各類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占有較大比例,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還存在定位不清、配套不夠、治理模式行政化、各方參與積極性不高、資金來源渠道單一、設施建設不足等問題。存在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激勵機制不完善。一是激勵理念落后,一方面認為社會組織不像企業一樣以營利為目的,只強調其非營利性和志愿性;另一方面認為其在參與社區居家養老中出現的失誤和低效率也不應承擔責任。二是各級政府對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居家養老雖然出臺了相關規定和優惠政策,但激勵制度不健全,還沒有形成完整配套的制度體系。根據我國《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等相關規定,可以避免社會組織之間的惡性競爭,但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時缺乏競爭意識,[1]同時內部員工缺乏加薪升職機制,普遍積極性不高。三是缺乏科學的績效評價體系,不能對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居家養老的優勢和劣勢進行評估,進而影響了社會組織及其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四是激勵方式單一,不能綜合運用物質激勵、精神激勵、目標激勵、文化激勵、負激勵等多種激勵方式。

三、完善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激勵機制的對策

2016年5月27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就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形勢和對策舉行的第三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完善黨委統一領導、政府依法行政、部門密切配合、群團組織積極參與、上下左右協同聯動的老齡工作機制,形成老齡工作大格局。要保證城鄉社區老齡工作有人抓、老年人事情有人管、老年人困難有人幫。要健全社會參與機制,發揮有關社會組織作用,發展為老志愿服務和慈善事業。”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激勵機制的完善是一個系統工程,既需要外部環境的優化,也需要社會組織不斷加強自身建設。

(一)明確社會組織

在社區居家養老中的宗旨和使命組織的宗旨和使命是其發展的方向,只有明確社會組織在參與社區居家養老中的目標定位才能增強其社會感召力,贏得全社會的支持。符合我國國情的養老體系,應該是由政府、家庭、企業和社會組織共同構成的,現階段我國政府所能提供的養老服務同民眾對養老服務的需求還存在著很大差距,要想緩解并逐步解決這個矛盾,不僅需要政府優化養老資源的配置和加大對養老服務的投入,還需要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在動員社會資源、吸引公眾參與和志愿服務等方面的優勢,在政府力不從心、企業因為缺少規模效應不愿做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領域發揮拾遺補缺的重要作用。也只有明確了社會組織的宗旨和使命才能使內部員工明確方向和目標,提高其工作積極性和效率。

(二)加大資金投入,完善相關政策法規

社區居家養老作為“十三五”時期養老服務業重點研究和發展領域,在政策引導和資金投入方面應予以傾斜,要按照政府分級負責,財政分級負擔的原則,由政府出資,購買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適當提高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居家養老補貼金額、擴大補貼范圍。完善的法規政策是社會組織得到社會認可和可持續發展的前提。首先要從立法角度明確社會組織的社會地位以及在公共服務中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要界定清楚政府、市場、家庭和社會組織在社區居家養老中的合作關系和平等地位。其次要建立一套對社會組織和內部成員進行管理的政策法規,特別是要進一步完善社會組織在籌款、人事管理及組織員工社會保障方面的政策法規。可對社會組織進行的與養老服務相關的商業活動或其他只要將營利收入全部用于養老服務的商業活動采取免稅政策。

(三)設置適當目標,建立績效考核機制

目標設置可以誘發組織及其成員的動機與行為,具有導向和激勵作用,當然目標實現的難易程度要適當,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為了使社會組織及其成員保持持續追求成功的欲望和動力,還要根據外部環境變化適時調整目標。比如,重慶市為規范居家養老服務的運行,制定了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七個一”的建設標準,即建立一套涵蓋社區每位老人的基礎資料、建設一個活動場所、配置一批設施設備、建設一支專業隊伍、開通一條求助熱線、創建一套服務標準、建立一套管理辦法,較好地保障了居家養老服務的可持續發展。社會組織可以在完善服務項目和硬件設施,培訓服務人員等方面大有可為。績效考核是激勵措施的基礎,對社會組織及其員工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科學的量化評估,并將考核的結果與表彰獎勵相結合,及時找出存在問題的原因可以激發社會組織和員工參與社區居家養老的積極性,促進社區居家養老的發展。

(四)獎懲分明,實施強化激勵

心理學強化理論認為,當行為受到了正強化的獎勵則會導致這種行為的重復,相反當行為受到了負強化的懲罰,這種行為通常會立刻停止。因此對社會組織在社區居家養老中的積極貢獻要給于一定的物質獎勵,對先進做法要充分運用各類媒體大張旗鼓地宣傳報道,讓成功經驗及時推廣。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居家養老的激勵需要正強化和負強化相結合。要強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消費者對社會組織的評議,[2]如果社會組織在參與社區居家養老中存在服務質量低下、弄虛作假甚至侵害老人權益的現象,則要及時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其進行批評、告誡,充分運用負強化的警示作用,讓其自覺調節自身不當行為。當然在具體操作中要實事求是,在正強化中不能徒有虛名,在負強化中也不能打擊社會組織和內部成員參與社區居家養老的積極性。

(五)重視文化的激勵作用

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全社會都要弘揚中華孝道文化,要把弘揚孝親敬老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建設具有民族特色、時代特征的孝親敬老文化。引導社會組織增強接納、尊重、幫助老年人的關愛意識。從社會組織內部講也需要根據自身非營利性、公益性和志愿性等特點建設尚義輕利、無私奉獻、以人為本的組織文化,用共同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和行為準則來凝聚團隊力量,[3]自覺認同應該承擔的養老社會責任。

參考文獻:

[1]王名.非營利組織管理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2]吳素雄,陳字,吳艷.社區社會組織提供公共服務的治理邏輯與結構[J].中國行政管理,2015(02).

[3]陳岳堂、熊亮.非營利組織參與社區公共產品供給激勵機制研究[J].中國行政管理,2015(08).

作者:賈波 單位:中共重慶市涪陵區委黨校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成a人在线观看| 91无套极品外围在线播放| 日韩中文字幕a| 亚洲成人自拍网| 直接观看黄网站免费视频|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网站免费| 不卡一卡二卡三亚洲| 日韩精品欧美激情国产一区|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播放|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观看| 免费专区丝袜脚调教视频|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jealousvue熟睡入侵中| 成人欧美1314www色视频|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熟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北条麻妃在线一区二区| 青青青青草原国产免费|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无码| 91高清免费国产自产| 夫妇野外交换hd中文小说| 中文乱码人妻系列一区二区| 日本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久青草久青草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帅老头oldmangay|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秋霞电影网一区二区三区| 啊~怎么又加了一根手指| 边亲边摸边做视频免费| 国产成人在线看| 天天久久影视色香综合网| 国产精品视频你懂的| 99国产精品久久| 天天干夜夜操视频| 一个人看的日本www| 成人做受120视频试看| 中文精品北条麻妃中文| 日本中文字幕乱理伦片|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久久精品|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