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我國青年教育思想的激勵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青年人是社會發展之中最具活力的社會成員,猶如社會發展之中的中流砥柱。新時代我國青年教育思想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在青年教育方面的最新成果,對青年的成長成才也具有激勵作用,是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行動指南和行動綱領。探討其思想的重要意義和激勵作用,不僅對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指導作用,還有利于明確青年培養的正確方向和明確我國青年教育的目標,并以此促進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進步。
【關鍵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青年教育思想;激勵作用
我國的青年教育思想體現著我國關于青年教育的思想不僅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青年教育思想,并且對新時代青年教育工作和青年一代有重要的激勵作用。新時代我國的青年教育思想是青年發展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動綱領和行動指南,研究其激勵作用對于青年的成長成才及教育,都有重要意義和指導作用。
一、青年教育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
在社會發展中,青年都是社會成員中最具有活力的群體,可以稱之為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重視青年的教育問題是促進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也將使青年終身受益。恩格斯在《共產主義原理》中指出教育要將使青年能夠很快熟悉整個生產系統,使青年人可以擺脫社會分工造成的片面性,使他們可以全面發揮自己的才能[1]。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產黨宣言中》也提到了無產階級要建立的共產主義社會“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不難發現,馬克思恩格斯認為,青年要在社會發展和個人成長中得到全面的教育,并將教育和生產結合來使青年全方位的了解和掌握社會運行,成為能通曉整個生產系統的人,成為共產主義合格的接班人,由此可見,青年教育對社會發展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馬克思指出:最先進的工人完全了解,他們階級的未來,從而也是人類的未來,完全取決于正在成長的工人一代的教育。馬克思將青年的教育與無產階級和人類的未來想聯系,從而突出了青年教育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這不僅關乎青年的自身發展,更是關乎無產階級和人類社會的未來。在我國,中國共產黨始終重視青年培養和發展,始終堅持關心青年和愛護青年。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堅持如何培養人和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為導向,在培養青年的工作上,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把青年的發展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繼往開來,縱觀歷代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無不把青年培養放在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地位,無不重視青年教育和青年一代的發展。以習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仍然將青年發展和教育置于重要地位,時刻把握青年一代的時代特征,創造良好的青年教育氛圍。
二、新時代我國青年教育思想的理論淵源
黨的報告中明確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黨和國家一直以來都對青年人有殷切的期望和囑托,因此青年的成長成才決定著國家的前途和命運,青年的教育工作也是社會主義各項建設事業中的關鍵環節,我國青年教育思想吸收借鑒諸多優秀青年理論結合新時代我國青年的發展而產生的,具有深厚的理論淵源。
(一)汲取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青年教育理論新時代我國青年教育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道路上有關青年培養理論的最新成果,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對于我國青年思想政治培養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反映了青年教育的共性與個性的統一。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實踐中,他們注重青年人的發展,對于青年的地位、作用、特點等都做出了精確的回應。他們認為,青年是現實社會中最活躍的的力量,是社會各個階級,各個利益集團極力爭取的對象,這成為了注重青年培養的理論起點。中國共產黨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中,同樣重視青年并將青年力量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使我國青年永葆無產階級屬性和無產階級的政治立場。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在社會的建設中深刻認識到了無產階級政權下的青年人的作用,在繼承了馬克思恩格斯青年理論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特點和實際情況,形成了科學系統的青年思想教育學說,注重青年在思想上的教育。不僅如此,列寧在《青年團的任務》中強調,所有想走向共產主義的青年都應該學習共產主義[3]。列寧注重加強青年的思想教育,使他們有著明確而堅定的政治立場和階級屬性,這對于我國的青年教育有重要的啟示作用。這些豐富的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青年理論對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培養青年的道路有重要啟示,不斷從中汲取經驗,夯實理論基礎,因此形成了具有新時代特色的青年教育思想。
(二)繼承了中國共產黨歷屆領袖的青年培養思想不同國家不同時代對于青年的教育都具有社會歷史性,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地位,同時不斷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也具有了豐富的成果,我黨歷代領袖也對青年的教育和培養做出的重大貢獻。同志認為,對青年進行學識教育和勞動生產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方式有助于青年的全面發展。鄧小平同志繼承發展的有關思想,創新性地提出培育“四有”新人目標,強調“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尤其是理想信念的教育。同志面對國內外的具體情況,提出將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教育融入到青年的教育之中,為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經驗。同志把青年培養工作放在了突出位置,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創新了工作的內容,為青年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貢獻。在新時代,指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從歷史發展中不難看出,我國的青年教育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正是因為青年的教育符合社會時展的要求,才使我國青年可以一直成為社會發展的主力軍。我國青年教育思想與時俱進,對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指導作用和激勵作用。
(三)吸收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青年觀中國擁有著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形成了獨具特色和民族氣質的中國傳統文化。優秀的傳統文化對于人們的教化作用不容忽視,同時也有利于人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化素養,古代先賢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財富。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育人哲理,世代相傳,歷史悠久,在每一段社會發展時期都會被賦予時代內容,這為新時代青年教育思想的形成也提供了充足的文化底蘊。正如,儒家“仁愛”,“禮之用和為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都是教導人們與鄰為善,和諧相處,黨在新時代青年教育方面多次提到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是傳承了傳統文化更是賦予其時代價值。在教育方面,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有“因材施教”思想、“孟母三遷”、“精忠報國”等故事,因此黨對青年教育方面也十分注重個體的個性化發展,要求教育者要結合受教育者的特征制定教學內容,強調青年教育工作中堅持“分類指導”原則,增強針對性。另外,還在2018年5月2日與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的講話中,提到希望青年“忠于祖國”、“立鴻鵠志”、“求真”、“知行合一”等[4],由此可見,中國傳統文化無不體現在新時代我國青年教育思想之中。總之,新時代我國青年教育思想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和文化內涵,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青年教育學說、中國共產黨歷屆領袖的青年理論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青年教育思想都為其提供了充足的理論支撐,賦予時代特征,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三、新時代我國青年教育思想對于青年的激勵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青年的教育、成長成才做出了重要的論述,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階段中青年教育和促進青年全面發展的思想綱領和行動指南。新時代我國青年教育思想從青年的教育、理想等方面,準確把握青年的時代特征,為青年的全面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我國青年教育思想準確把握了新時代青年的特征,將對青年教育與時代相結合,將時代賦予青年的使命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相結合,為青年的成長成才提供源源動力。思想政治教育對塑造人的品德和促進人的發展具有極強的激勵作用,如何有效地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勵功能,是當今我國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激勵青年忠于祖國和人民,為實現中國夢不斷充實自己對于青年的希望中首先提到了“愛國”,青年要讓自己忠于祖國、忠于人民。激勵青年要把愛國踐行到自己實現夢想的方方面面,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前途、民族命運相結合,培養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一直以來,中國共產黨都對青少年和青年一代實行愛國教育,目的不僅僅是培養他們的愛國,更重要的是把愛國具體到方方面面,培養他們的社會歷史擔當,使我國青年可以擔負得起時代使命和任務。青年教育思想中也多次強調培養青年的愛國情感、社會責任感,要讓青年有擔當,如總書記所講“愛國是一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這也激勵著青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努力。
(二)激勵青年樹立正確價值觀,樹立遠大理想信念青年的成長離不開正確的價值觀的指導,正確的價值觀具有能動作用,推動青年的發展與前進。青年要樹立遠大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青年精神上的支撐,理想信念對人也同樣具有推動作用。青年的理想信念只有與國家命運和民族前途相連才有價值,因此青年要堅定樹立遠大理想信念,強調“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2013年,在五四青年節的講話中提到了對于廣大青年的要求,即“廣大青年一定要錘煉高尚品格。”進入新時代階段,黨中央多次明確要廣大青年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樹立高尚品格。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青年觀要求廣大青年把正確的道德認知、自覺的道德養成與積極的道德實踐相結合,帶動良好的社會風氣的形成。由此可見,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青年的價值觀養成,并以此來激勵青年樹立正確價值觀,新時代青年教育思想在激勵青年樹立正確價值觀的過程中具有不容小覷的作用。
(三)激勵青年創新,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我們的社會是不斷向前發展著的,青年作為國家社會發展的主力軍,必須要有與時俱進的創新能力和觀念,只有這樣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正如所講“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正所謂‘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青年人是社會上最富活力、最具創造性的群體,理所當然應該走在創新創造的前列,做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時代先鋒。”新時代青年教育思想與時俱進,激勵青年跟上時代的潮流,勇敢地做時代的弄潮兒,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努力中書寫人生華章。同時也激勵著青年要求真務實,珍惜學習時光,做到知行合一,在新時代干出一番事業。綜上所述,一定社會的思想意識總是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創新與完善,的青年教育思想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民族特色和理論特色,反映了當代中國青年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征。開展新時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透徹理解的青年教育思想,把的思想貫徹到具體實踐中去。隨著青年的不斷發展,關于青年教育和培養的思想將會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與豐富。我們要繼續深入學習研究青年教育思想重要論述,指引當代青年成長成才、全面發展,指導青年投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偉大實踐。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M].人民出版社,2017(3).
[2].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人民出版社,2017.
[3]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M].人民出版社,2016(2).
[4].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7.5.3.
作者:史柳1;戶俊凱2 單位:1.河南農業大學,2.河南省人民醫院血液凈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