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究山地牧業對環境的污染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最近幾年我國的山地牧業發展迅速,飼養量和飼養密度在不斷的增大。山地牧業迅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了一些問題。飼養量增大帶來水源的需求量增大、排泄物增多,對山地的植被破壞更加嚴重,甚至會造成水土流失。而排泄廢物帶來的污染也影響了其他生物的生存。山地牧業造成的環境污染已經成為制約山地畜牧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本文通過對山地牧業發展過程中的環境污染現狀進行研究,探討具體的處理措施。
1山地牧業發展對的環境污染
1.1什么是山地牧業所謂的山地牧業,就是在高原、山地、丘陵等地區開展的畜牧業。這些地區的地勢起伏比較大,氣溫相對偏低,牧草生長比較豐厚。山地牧業多以羊、牛、馬等草食動物養殖為主。近些年來山地畜牧業的發展迅速,養殖的牲畜數量不斷增多,造成養殖密度增大,地表植被的休復期變短,植被破壞嚴重,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等現象。
1.2對環境的污染牲畜的排泄物含有大量的氮和磷,當排出體外之后,被空氣氧化,就會逐漸形成硝酸鹽,如果這些硝酸鹽從地表滲入地下水源,就會造成水污染,會影響和危害人類與動物的健康。山地養殖過程中,很多牲畜的排泄物都是隨便排放,沒有經過任何處理。這些污水也會造成河流污染,尤其是排泄物中的一些細菌,經過擴散就會影響到人的身體健康。
2山地牧業對環境污染的處理措施
2.1合理利用,轉化為有機肥要減少這些環境污染,就要在山地養殖過程中,注意可持續性的生產。對養殖規模場戶進行環保教育,要嚴格執行環境規劃。改放牧為舍飼,并對糞便等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和合理利用,這樣能夠有效的控制環境污染。例如,圈舍養殖可以定時進行排泄物的收集,把收集到的排泄物進行人工處理,可以建立沼氣池,轉化為沼氣,作為能源保障。政府在這個過程中要給予大量的支持,設置有機肥的扶持政策。把牲畜的排泄物,轉化為有機肥,可以運送到全國各地,作為農作物的肥料。
2.2完善數據庫還要完善山地牧業的養殖污染數據庫,建立耕地作物的數據庫。要強化養殖優勢,對整個養殖區域環境進行監測,進行信息化管理。要了解山地區域的畜牧養殖規模,污染地區的分布,做好糞便的收集儲存,以及農田作物、牧草的輪作和施肥。只有做好大數據分析,才能建立完善的污染防治體系。及時污染信息,為山地牧場的環境污染防治做好技術支撐。
2.3政策補貼山地牧業包括不同的地勢地區,要根據不同地區的發展情況,進行綜合治理和防治。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科學的進行環境污染治理的補貼。根據不同的養殖類型,養殖規模,進行養殖成本的分析,預算收益。對糞便清理,水污染防治進行綜合補貼。還要做科學評價,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政策制度的支持。例如,政府進行環境污染治理補貼,山地牧業可以發展集約型養殖,把同一個地區小型的山地養殖,集合起來,統一管理,建設完善的糞便處理畜舍。
2.4完善環境污染防治技術在山地牧業生產的過程中,不僅要使收益最大化,還要進行環境污染治理。為了節省環境污染治理成本,就要采用先進適用的科學技術。所以國家科研單位要進行糞便資源的研究轉化工作。根據不同地區的養殖情況,合理的利用糞便資源。要以不同地區的土地環境和牲畜糞便承載能力為基礎進行研究。建立起因地制宜的養分平衡體系,嚴格的控制養殖規模,并采用合理的養殖方式。比如一些山地地區,既可以進行農業種植,也可以進行畜牧養殖。傳統情況下,都是各自發展。為了節省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可以使畜牧業和農業種植相結合,農田可以消納排泄物,減少環境的污染,又可以使土壤更加肥沃。
3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山地牧業養殖規模的擴大,對環境的污染越來越嚴重。政府要給予大力支持,進行科學養殖,科學處理排泄物,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參考文獻
[1]付曉潔.淺析畜牧業的環境污染及其生態保護方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4).
[2]楊飛,等.我國近30年畜禽養殖量及其耕地氮污染負荷分析[J].農業工程學報,2013,29(5):1-11.
[3]常維娜,等.種養平衡--農業污染減排模式探討[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13,32(11):2118-2124.
作者:陳懷新 單位:云南省大理州南澗縣寶華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