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林業可持續發展現狀及其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介紹了涇縣云嶺鎮林業可持續發展現狀,并從改革體制與理順關系、加強宣傳與搞好服務、整體規劃與分類指導、面向市場與調整結構、多種經營與綜合利用等方面提出了發展對策,以期促進該地區林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林業;可持續發展;現狀;對策;安徽涇縣;云嶺鎮
1云嶺鎮林業發展現狀
云嶺鎮是我國著名的革命老區,也是涇縣重點打造的紅色旅游基地,全鎮林業用地面積1.24萬hm2,占全縣的9.0%,占全鎮土地總面積的64.6%。林業作為一項重要的公益事業和基礎產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有著重要的地位。野八五冶以來,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在涇縣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全鎮上下通過組織實施野五窯八冶造林綠化、林業二次創業、退耕還林、森林增長工程等,大力推進森林生態網絡建設,云嶺鎮林業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截至2016年,全鎮有林地面積已達1.07萬hm2,活立木總蓄積42.1萬m3,森林覆蓋率達53.1%,林木綠化率達57.6%。盡管如此,與發達地區相比,云嶺鎮林業差距仍很大,突出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管理體制落后,計劃經濟色彩仍很濃厚;二是林業結構和布局不合理,森林效益低下;三是林業科技轉化率和貢獻率不高。有關資料表明,為了改善生態環境和保證木材等林產品供應,我國人口在整個21世紀如果維持在13億人的水平,全國共計需要森林3.54億hm2,合林業用地面積為3.9億hm2;而我國目前森林面積僅有1.59億hm2,林業用地面積為2.63億hm2,森林面積不足所需的1/2。作為山區鄉鎮的云嶺鎮,森林面積僅為所需的77.1%,可見其森林資源的匱乏。由于長期過度開發利用森林資源,導致森林資源特別是天然林資源逐漸減少,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各種自然災害頻發,嚴重影響了社會經濟發展。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出路就是要大力發展林業,盡快扭轉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趨勢。在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今天,林業已成為整個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同時,林業在農村經濟發展特別是山區人民脫貧致富全面奔小康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快林業發展勢在必行,且意義重大。為進一步加快林業發展,實現傳統林業向現代林業轉變及林業跨越式發展,云嶺鎮林業發展應把建設和改善生態環境放在首位,大力推進林業產業發展,促進農民致富增收,使全鎮森林覆蓋率達到并穩定在56%以上。
2發展對策
在新形勢下,云嶺鎮林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機遇并存,要認真分析客觀形勢,銳意改革,開拓進取,實現云嶺鎮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目前,筆者認為要突出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2.1改革體制,理順關系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深化林業內部體制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嘗試,取得了許多寶貴的經驗。但云嶺鎮林業尚未擺脫舊體制的束縛,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不相適應;同時,投資體制和內外經濟關系尚未理順,林業投入嚴重不足,影響了林業的快速發展。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要深化林業內部體制改革,逐步建立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現代林業經濟體制。一方面,要深化林業經營體制改革,積極探索能妥善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之間利益關系的經營體制,重點抓好林權、林業分類經營等改革。在林權改革方面,以明確產權為目標,對現有林地、林木所有權進行清理和登記,并及時核發林權證。同時,積極探索森林、林木所有權和林地使用權依法有序流轉的新機制,鼓勵森林、林木所有權和林地使用權合理流轉,實現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多層次經營形式并存的經營格局。在林業分類經營改革方面,鞏固公益林區劃界定成果,制訂和完善各項管護制度和管護措施。另一方面,加大林業投融資體制改革力度,積極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投資辦林業,以政府為導向、全社會為基礎、銀行信貸為補充,實現投資主體社會化、多元化,提高對林業的投入,促進林業的快速發展[1-2]。
2.2加強宣傳,搞好服務
林業是一個兼具生態服務功能和經濟效益的產業行業,由于直接效益與間接效益之間存在矛盾且生產周期長等特點,導致人們對林業的認識出現偏差。長期以來,人們只將林業作為一個經濟部門、一個農業的分支產業看待。人們對林業認識的嚴重滯后與林業的客觀地位不相適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對林業的重視和支持。解決辦法是加強宣傳,提高社會對林業的認識水平,使人們從整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高度認識林業的重要性,夯實林業發展的社會基礎。同時,政府職能部門要依法行政,搞好人才、技術、信息等方面的服務,建立健全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為林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3]。
2.3整體規劃,分類指導
林業既是社會經濟的基礎產業,又是關系生態環境建設的社會公益事業。發展林業是迅速扭轉生態環境日益惡化趨勢的唯一途徑。同時,林業在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許多地區已將林業作為地區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和增長點。可見,改善生態環境是林業發展的根本任務,而發展經濟又是林業發展的重要使命。因此,政府部門要搞好林業發展的整體規劃,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對有重要生態防護意義的地區應采取封禁培育措施。對生態環境惡化的地區,要加快林業生態建設步伐,做到加大投入、重點實施,盡快改善這些地區的生態環境;對其他地區應采取合理的宏觀調控措施,引導和規范其發展。同時,特別要正確處理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的關系。云嶺鎮是我國最大的紅色教育基地之一,生態環境基礎差,林業產業也很薄弱。今后一個時期,要堅持生態優先,在努力建設好生態公益林、森林生態網絡、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生態工程的同時,把產業發展擺在突出位置,努力打造適合本地的產業基地,實現生態與產業的協調發展[4]。
2.4面向市場,調整結構
長期以來,人們盡管注重林業生產結構的調整,但是目前云嶺鎮林業生產結構還很不合理,資源結構性矛盾相當突出。主要表現在用材林面積大、其他林種面積小;幼齡林面積大,幼齡林與成熟林面積比近9頤1。林業生產結構的調整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作,在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條件下,必須以市場為導向,不斷調整和優化林業生產結構。林業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其對市場的適應性較差,林業生產結構調整必須要以科學準確的市場預測為基礎,同時要符合林業生產實際,根據市場需求,做大做強產業規模,形成產業優勢。
2.5多種經營,綜合利用
多種經營、綜合利用是提高林業生產率、產出率和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是現代林業發展的必然要求,要因地制宜,發展林業特色經濟,適應市場的多樣性需求,綜合開發森林資源,充分發揮森林的多種效益。一是大力發展森林旅游等新興產業,加快旅游資源的開發,并促進其盡快轉化為經濟效益。二是加快立體生態農業的開發,推廣中草藥、花卉、農經作物的林下種植技術,提高林地利用率。三是發展林區養殖業、漁業等,實現林、農、牧、漁多業并舉和全面發展。四是促進加工業發展,實現林業產業化經營。通過擴大招商,引進先進技術和工藝,一方面發展木材深加工、精加工產業,延長產業鏈,提高木材利用率;另一方面發展林副產品加工業和林化產品,擴大資源利用范圍,努力提高科技水平,大力發展資源節約型和技術密集型企業,生產名優特新產品和高附加值產品,實現林工貿一體化。
作者:董淑新 單位:安徽省涇縣云嶺林業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