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農機化發展不平衡性探求范文

農機化發展不平衡性探求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機化發展不平衡性探求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農機化發展不平衡性探求

一、甘肅省農機化發展不平衡性分析

1.2011年各市州農機化水平甘肅省東西長達1655公里,具有典型的狹長區域特征。區域分布由東向西分為東部地區(包括慶陽、平涼、天水、隴南四市),中部地區(包括蘭州、白銀、定西、臨夏、甘南五市州),河西地區(包括武威、張掖、金昌、酒泉、嘉峪關五市)。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也因狹長區域而呈不平衡性狀態。表現為2011年全省已有6個市農機化水平超過40%;全省還有8個市州農機化水平小于40%。全省農機化水平前三名為金昌市77.48%、酒泉市76.6%、張掖市65.86%;倒數三名為隴南市12.1%、甘南州18.92%、定西市19.2%,第一名與倒數第一名相差65.38個百分點。

2.2011年區域農機化水平由于甘肅省地域遼闊,各市州自然條件、農業生產條件和經濟條件差異較大,因此區域農機化差異也大,處于不平衡性狀態。2011年,甘肅省區域農機化水平排序為河西地區68.25%、東部地區27.56%、中部地區27.13%,中、東部與河西分別相差41.12個百分點、40.69個百分點。河西地區農機化在甘肅省屬于強勢區域,目前處于中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的跨越期。中部地區農機化在甘肅省屬于弱勢區域,發展速度緩慢,目前還處于初級階段。東部地區農機化發展速度同中部地區相近,目前也處于初級階段。以甘肅省2011年農機化水平達到37%的指標進行對比分析,中、東部地區與指標分別相差9.8個百分點、9.44個百分點,是甘肅省農機化發展緩慢的兩個地區,也是甘肅省農機化發展不平衡性的主要癥結與滯后根源。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同全國相比甘肅省農機化水平滯后目前,甘肅省即將跨入農機化中級階段,但在西北五省區甘肅省農機化水平處于倒數第一,在全國處于第23位。甘肅省農機化水平不高的主要矛盾是需求迫切與有效供給不足的矛盾,包含技術裝備、服務組織、發展資金、農機農藝融合、創新能力等很多薄弱環節和發展后勁不足的問題。

2.中、東部地區機械化程度偏低中、東部地區境內溝壑縱橫,農業種植在丘陵、山區和坡。受地理條件約束,機械化程度偏低,土地規?;洜I進展緩慢?,F階段,這兩個區域大多數市州的農戶普遍采取自營農機自耕自種,或農機大戶在耕、收等生產環節為農戶提供部分作業服務,難以統一開展機械化作業,尤其是大中型農機的效能不能充分施展和發揮。

3.農機裝備結構不盡合理近年來,甘肅省農機裝備在國家農機補貼政策推動下,大中型農業機械擁有量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但從全省范圍看,仍然不同程度上存在著“四多四少”的現象,即小型機具多,大中型機具少;動力機具多,配套機具少;整地機具多,播種和收割機具少;一般功能機具多,高科技含量機具少。精量播種機、自走式噴藥機、玉米收獲機等裝備,整體上看保有量太少,特別是玉米機收水平太低,與甘肅省1000萬畝全膜雙壟溝播玉米發展形勢極不相稱。

4.部分作業環節差距較大由于各地區自然和技術經濟條件不同,對機具的需求也有所不同,生產環節存在諸多困難。近幾年,甘肅省大面積推廣全膜雙壟溝播技術,增加了播前鋪膜、膜上扎孔播種及收獲前清除地膜等環節,也增加了難度。從玉米機播、機收情況分析,每年春播時使用人力扎眼器和手推播種器播種玉米,仍然是東、中部地區玉米種植的主要方式,河西地區由于大多種植制種玉米,秋季收獲時大多采用人工掰穗方式,這是影響全省玉米生產機械化的一個因素。

5.農業生產立地條件仍然薄弱甘肅省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特殊,降水稀少,時空分布不均,水資源嚴重短缺,干旱等自然災害頻發多發。近年來,灌區改造和小流域治理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小型農田基本建設特別是農田水利建設滯后。全省70%的耕地是山旱地,受自然條件影響大,生產水平長期低而不穩。近年來,中、東部地區全膜覆蓋技術推廣雖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土地立地條件差的基本面貌沒有大的改變,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尚未得到有效遏制,農業生態保護任務艱巨。

三、提升甘肅省農機化發展水平的對策建議

1.推進農業機械化三大工程根據甘肅省東部地區、中部地區、河西地區三大區域特點,應將小麥全程機械化、玉米全程機械化、馬鈴薯全程機械化列為全省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發展農業機械化的三大工程,這是實現“十二五”末甘肅省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48%發展目標的關鍵性措施。

2.推行區域示范引導協調發展戰略東部地區繼續加大糧食生產機械化集成技術與配套機具推廣力度,重點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做大做強糧食產業,“十二五”末農機化水平達到40%,跨入農機化中級階段。中部地區繼續加大高原蔬菜、花卉、馬鈴薯、中藥材生產機械化集成技術與配套機具推廣力度,大力發展相關優勢農產品產業,“十二五”末農機化水平達到40%,跨入農機化中級階段。河西地區在繼續提高糧食生產機械化水平的基礎上,加大特色產業生產機械化集成技術與配套機具推廣力度,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產品,大力發展玉米制種、紫花苜蓿、奶牛養殖等產業,“十二五”末農機化水平達到80%,跨入農機化高級階段,向農業的廣度和深度進軍。

3.搞好多學科、多部門的密切配合以科研項目為連接點,縱向把農機管理、科研、技術推廣等部門和廣大農戶緊密的聯系在一起,橫向把農機生產廠家、農藝、農資、信貸等部門聯系起來,使農機化發展方式轉變,農機作業領域向廣度和深度拓展。

4.加大科技創新和新裝備研發力度將農機與農藝緊密結合起來,用機械化手段完成靠人工解決不好的農藝技術問題。采取技術攻關、試驗示范等措施,促進基礎性、關鍵性、公益性農機化研究和先進適用的農機裝備推廣與普及應用。通過政策引導,充分發揮企業科技創新的主體作用,支持農機產、學、研、推有機的結合,鼓勵根據不同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民需求,研究開發先進適用安全高效的農業機械。

5.大力抓好農業機械推廣應用切實抓好“三個推廣”,即大中型機械與小型機械推廣、動力機械與配套機械推廣、種植業機械與特色機械推廣,使農業機械為農業發展提供可靠保證。當前,應著重加快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及馬鈴薯、中藥材、紫花苜蓿等經濟作物重點作業環節的農業機械化關鍵技術的研發和成果推廣應用。要加大保護性耕作、旱作節水、秸稈綜合利用、植物保護、設施農業等節能、環保、增效的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應用力度,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為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6.全力培育壯大農機合作積極培育新型農機服務組織,把農機大戶、農機專業合作社作為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重要組織經營形式,將農機合作社培養為延伸農機公共服務的載體和引領農機化發展的龍頭。鼓勵農業生產經營者通過機械、土地、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聯合創辦農機合作社、農機作業公司、農機協會等新型農機服務組織,擴大服務規模,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益。

作者:盛國成單位:甘肅省農機化技術推廣總站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吊丝免费观看网站| caopon国产在线视频| 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 成年人网站免费视频| 国产超碰人人爽人人做人人添| yellow日本动漫高清小说| 扒开腿狂躁女人爽出白浆| 久久精品青草社区| 欧美交性又色又爽又黄| 处处吻动漫高清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不卡| 日韩精品专区在线影院重磅| 亚洲影院adc| 波多野结衣在线不卡| 免费观看美女裸体网站| jizz中国jizz欧洲/日韩在线| 大ji巴想cao死你高h男男| 久久无码无码久久综合综合| 欧美内射深插日本少妇|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男女午夜爽爽大片免费| 午夜小视频免费观看| 色婷婷精品大在线视频| 国产大尺度吃奶无遮无挡| 日本按摩xxxxx高清| 国产精品午夜国产小视频|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精品| 天天干天天插天天|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资源网| 欧美午夜春性猛交xxxx|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美女被免费网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麻豆福利视频导航|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青青操国产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3d玉蒲团之极乐宝鉴|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7牛牛| a级日本高清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