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林業經濟發展的對策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政策保障當前,生態需求已成為社會對林業的第一需求,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加快林業的發展,改善人居環境狀況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各級黨委和政府都把林業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中,要賦予林業以重要地位;在生態建設中,要賦予林業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開發中,要賦予林業以基礎地位”。制定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了一大批區內外投資造林者,這些舉措有力地支持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
1.2技術保障我國森林資源豐富,土壤肥沃,有豐富的水資源,各地林場都有5名左右的專業技術人員,具備高超的業務水平和管理能力,而且有先進的生產工具、發達的交通工具、現代的信息網絡,有能力承擔各項生態建設工程,是加快我國林業發展的骨干力量。
2.促進林業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
2.1加快林業體系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以“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為目標和內容,構建林業生態、產業和文化三大體系。林業生態體系建設,是林業產業發展的根本;林業產業體系建設,是森林資源資本化的載體;森林文化體系建設,是以人為本的精神財富體系,只有三大體系和諧發展,才能使林業發展健康有活力,才能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保障新農村建設,才能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2.2簡化林業辦事程序林業系統從2009年開始推行為民服務全程制度,為涉及林業開發的投資者及項目提供便利、優質的服務。對審批事項實行有效工作時限制。對超時不辦、有意刁難的,堅決追究相關人員不作為責任。推行大項目跟蹤督辦制,最大限度為落戶企業做好跟蹤服務。為進一步創優林業產業發展環境,林業部門還要加強行政執法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進一步增強依法行政意識,提高執法水平;強化行政執法隊伍的管理和監督;加強對執法主體的執法資格、執法行為的監管,切實解決多頭執法、職責交叉、重復處罰等影響林區經濟發展的問題;繼續推行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無償代辦制、失職追究制等制度,進一步提高為林區經濟發展服務的質量和水平;深化服務措施,凡是在林業上落地的發展項目,投資者可以優先選擇林地地塊,擇優選擇發展項目,林業部門為投資者無償提供技術支持和相關服務。
2.3保證工程建設質量為確保生態工程的建設質量,聘請有資質的林研所作為技術依托單位。林業局派技術人員深入山頭地塊,進行科學指導,因地制宜地選擇既能綠起來又能富起來的造林樹種,對每一個工程地塊逐一造冊,規劃上圖,進行實地勘測設計,編寫規劃設計說明書,并嚴格按作業設計施工。林業局保證良種壯苗的供給。另外,嚴把整地、栽植、澆水、管護關,保證運輸過程中苗木不離水,造林結束后,進行嚴格的檢查驗收,實行“責任跟蹤追究制度”,深入農戶、山頭、地塊逐塊驗收,逐戶登記,建立檔案。
2.4建立健全各項制度生態項目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項目本身的質量和效益,所以要真正建立健全目標管理責任制、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公示制、合同制等制度。要不折不扣地貫徹和執行,不能流于形式。
2.5加強農村林業發展在指導思想上,要按照“富民才能興林”的思想,從解決人的問題入手解決林業發展問題;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形成以增加財富為利益驅動導向的農村森林經營體系;以制定農村森林規劃為載體,建立兼顧生態和經濟發展要求的農村森林資源管理體系;建立健全農村林業市場體系;轉變政府職能,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十二五”時期,我們林業工作應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創新機制體制為保障,以科技為支撐,以發展現代林業為主題,以生態保護為重點,以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為核心,以資源增量、林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以建設林業重大項目、加強森林經營、發展特色林業產業為抓手,穩步推進現代林業建設,轉變林業發展方式,全面提升林業發展質量,增強林業經濟貢獻能力、生態承載能力和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為實現林業又好又快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新的貢獻。
作者:劉宇單位: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