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林業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經濟林研究》2017年第2期
摘要:文章闡述了烏蘭察布市林業產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發展現狀,并指出烏蘭察布市林業產業發展中存在產業基礎薄弱、缺乏科學規劃、生產集約化程度低、資金投入少及配套體系建設跟不上等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對烏蘭察布市林業產業發展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林業產業;問題;對策
1林產業發展現狀
隨著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烏蘭察布市注重發揮地理位置優越和資源優勢,堅持保護與發展并重的方針,在確保林業生態效益發揮的同時,以經濟林、育苗、森林食品藥品加工、林下經濟、森林旅游等為主的林產業取得了較快的發展。截至目前,全市經濟林面積已發展到2.1萬hm2。育苗面積達到3809.5hm2,年產各類育苗3.5億株。種子生產面積達到了2.1萬hm2,年產3.8萬kg。建成國家級森林公園2處,自治區級森林公園2處,濕地公園700hm2,自然保護區79670hm2。目前,灌木飼料林達到了19.48萬hm2,已在察右后旗、察右中旗、四子王旗建立了檸條飼料加工基地,日產檸條飼料顆粒60t。林下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林下種植涉林面積178.5hm2,養殖涉林面積704hm2。野生動物馴養繁育利用取得了初步發展,養殖野雞、珍珠雞和貂等野生動物17840頭(只),年產值1036.3萬元。
2林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一是林產業發展基礎薄弱。財政對林產業發展投入能力十分有限,項目補助資金很少,向上爭取到的產業發展扶持項目也很有限,產業發展資金投入嚴重不足。二是缺乏科學規劃。經濟林是烏蘭察布市林產業發展的重要樹種,目前,經濟林樹種、品種結構不合理,主要是低效經濟林多,高效經濟林少。許多地區發展經濟林樹種和品種,采取野追隨冶行動,缺乏對市場的長遠考慮,盲目生產,導致增產不增收。而本地的一些名、特、優樹種、品種,地理優勢未能得到發揮。三是缺少龍頭企業,生產集約化程度低。加工企業多以原材料加工和粗加工為主,科技含量不高,經營方式粗放,缺乏大型龍頭企業引領帶動,品牌知名度不高,競爭力不強,附加值小。四是配套體系建設跟不上,市場服務功能不完善。淤市場建設跟不上,經營規模小,標準化、規范化程度低,存儲能力和流通服務水平相對較差,影響林產品的流通。于林業技術、信息、生產資料服務體系不完善。盂先進的森林培育技術、林產品加工利用技術、生物工程技術等普及應用落后,不適應現階段林業產業化發展的需要。榆農民的科技素質也與現階段的要求不適應。五是資金投入少,投融資渠道不暢。國家投資側重于生態建設,用于產業建設的投資少,政策性貸款爭取難度大。
3發展對策及建議
3.1規范灌木飼料加工
圍繞后山5個旗縣,察右后旗、察右中旗、化德縣、商都縣和四子王旗,以退耕還林工程、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為依托,大力營造以檸條為主的灌木飼料林,加強撫育經營,提高飼料林質量和產量。積極研究探索灌木林開發利用新技術和新產品,培育具有地區特色的主導產業和名牌產品,促進灌木資源的轉化增值。充分利用檸條、楊柴等灌木資源,發展灌木綠色飼料加工業。一是嚴格按照烏蘭察布市林業局下發的葉檸條人工林平茬撫育技術指標與要求曳文件通知進行平茬,在前山地區可以適當縮減檸條平茬周期,提高檸條資源利用頻度和平茬機具及粉碎機具的效率和耐磨性。二是為了穩定原材料價格,按照生產設計能力最低要求流轉原料基地,并且按照合作模式和擁有林地的農民再建立一部分產業聯盟。對企業的原料基地實行現代化、規模化種植與管護,以提高單位產量保障原料供給,穩定原料價格。
3.2發展特色經濟林
在前山地區建設一批具有區域特色,多樹種、多品種、高質量、高效益的經濟林示范基地,突出抓好名優特新品種的引進、繁育和推廣,重點建設金紅蘋果、黃太平、李子、山杏、沙棘、枸杞等經濟林基地,為果品加工業提供充足的原料。在涼城、豐鎮、集寧和卓資縣等地建設設施林業基地,大力推廣櫻桃、葡萄、李子等設施林業建設。
3.2.1加強林果產品流通基礎設施建設
重點扶持林果企業建設倉儲、物流、冷藏等基礎設施。建設一批鮮果產品低溫配送和處理中心,改善林果產品生產、加工、流通環節的溫控設施。實現產地市場和銷地市場的高效對接,提高流通效率。規劃建設1萬t規模的保鮮庫,改善烏蘭察布市果品內地銷售存在的運輸距離遠、運費成本高等問題。
3.2.2建立健全林果業服務體系
結合當地主栽樹種,分批次、分內容,因地制宜開展技術培訓,發揮林果業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園的作用,提高培訓內容的針對性,提高果農種植、生產專業技能。通過傳授實用技術,全面提高綜合服務隊伍的業務技能、實際操作能力和防災減災能力,努力培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素質高、能力強的林果綜合技術服務隊伍,為林果業發展奠定人才基礎,提高林果業的科學管理水平。
3.2.3積極培育林果龍頭企業
立足現有的林果資源優勢,制定優惠政策,廣泛吸引優質資源向烏蘭察布市聚集,引進外地企業到烏蘭察布市開展果品精深加工生產,依托烏蘭察布市優質果品為原料,開發藥酒、沙棘飲料、枸杞補品、杏仁飲料等綠色林產品,加快提升林果產品精深加工能力。堅持以市場為導向,行政推動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加強技術改造,提高行業集中度,改善烏蘭察布市存在的野散、亂、小、弱冶現狀,實現規模經營,加快形成一批產品附加值高、產業鏈長、帶動能力強的林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鼓勵企業與基地結合,帶動基地和農戶,提高帶動力和競爭力,實現企業和農民的共贏。
3.3大力推進林下經濟發展
在原有果樹、杏樹等經濟林基地內,果樹未達到盛果期時,在林下大力發展藥材、食用菌種植。結合退耕還林工程,在林帶間種植中藥材和紫花苜蓿、沙打旺等優質牧草,擴充飼料來源,增加林農收入。在烏蘭察布市周邊地區結合苗圃建設發展林下種苗花卉培育,積極引進、推廣、培育新品種,推進全市綠化美化進程。充分利用豐富的林地資源,發展綠色、無公害的林下養殖業,提高林地利用率。在檸條、楊樹、針葉樹面積集中、林下蟲草較多的地區重點發展林下養雞、豬等。
3.3.1政府牽頭,部門配合
成立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相關部門參加的領導小組,協調產業發展相關工作。把發展林下經濟與農業結構調整相結合,與農業科技推廣相結合,與扶貧開發項目相結合,與社會主義新農村規劃相結合,多角度、深層次地發掘林下經濟的發展潛力。科學地選擇種養模式,因地制宜,宜養則養,宜種則種。
3.3.2培育龍頭,示范帶動
大力推廣野龍頭企業垣基地垣農戶冶的產業化發展模式,鼓勵種養戶搞深加工,拉長產業鏈條,實施品牌戰略。選擇2耀3個種養戶基地作為示范點,重點培育,使其上檔次、成規模,催生扶強一批專業化林下經濟龍頭企業,輻射帶動全市林下經濟發展。
3.3.3技術先行,強化服務
一要搞好技術服務。加強技術培訓,提高種養戶的專業技術和技能水平;同時搞好新技術、新品種的引進、試驗和推廣工作。二要搞好資金服務。市財政根據需要給予重點扶持,鼓勵快速發展。金融部門要將林下經濟作為重點扶持對象,加大信貸支持。三要搞好市場服務。成立行業協會,建立市場預警機制,最大限度地規避市場風險。
作者:劉云計 單位:烏蘭察布市林業產業化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