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土地資源環境利用評價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材料與方法
1.1研究材料
長葛市位于河南省中部、許昌市北部,地處北緯34°09''''~34°20''''、東經113°34''''~114°08'''',屬暖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降雨量675mm,屬半濕潤地區。境內平原、崗丘和淺山地的面積比約為87.0∶10.5∶2.5,其中,農用地49501.7hm2,占全市總面積的77.9%;建設用地12460.3hm2,占全市總面積的19.6%。土地總面積為650km2,主要土壤類型有褐土、潮土和砂姜黑土。長葛市土地資源環境友好型利用指標體系的創建與評價,需要綜合考慮自然生態系統中各種要素及其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生態環境、經濟、社會和人口等眾多因素之間的相互聯系,涉及到以上各因素、各方面的數據及文字資料。本研究所要收集的相關資料主要有:
1.1.1統計資料
本研究的具體數據資料主要來源于《長葛市土地志》(2009)、長葛市國民經濟統計資料(2007-2013)、長葛市統計年鑒(2007-2013)、許昌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和十二五規劃綱要(2006-2010)、許昌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評價(2010年)、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2006-2010)和河南統計年鑒(2010)等。
1.1.2圖件資料
主要包括1∶10萬地形分布圖、行政區劃圖,1∶5萬土地利用圖、地貌分區圖和土壤類型圖以及農業利用區劃圖等。
1.2研究方法
1.2.1資料收集與實地調查相結合
全面收集研究區域內的相關資料,包括文本資料(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統計年鑒等)和圖件資料(土地利用現狀圖)。在收集資料的同時結合實地調查,進行內業分析以對比和校正收集的資料,最終使獲取的數據更加可靠。
1.2.2指標權重值確定和整體評價的方法
指標權重值確定運用德爾菲法(DelphiMethod)、層次分析法等。綜合指數方法是逐個評價土地利用的生態環境友好型、經濟可行性和社會接受性這3個方面的單項指標(包括復合指標),側重于對土地資源環境友好型利用變化過程的評價。但是綜合指數法具有不易揭露具體存在問題的弊端。
1.2.3統計分析方法
本研究運用了層次分析、聚類分析等方法,對土地利用評價指標進行選取、權重確定以及對研究區內土地環境友好利用進行優化預測。
1.3土地資源利用“環境友好型”評價框架
根據長葛市土地利用的實際情況,構建了28個指標的土地資源環境友好利用評價指標體系框架。
1.3.1層次分析法(AHP法)確定各項指標權重
由于因子層、準則層和評價元指標層以及各單項指標對研究區域土地利用評價的貢獻程度不同,因此,需確定各項指標的權重。作者參照我國新時期提出的小康社會指標、國家環境質量標準和長葛市長期發展計劃等因素,最終確定了各項指標的目標值。
1.3.2各項指標功效函數值的確定
由于各個評價指標的性質不同,其取值的范圍有所差異,不具有直接可比性。因此,為了便于評價,對原始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Uj=Xj/Xmax(Xj越大越好),Uj=Xmin/Xj(Xj越小越好),其中,Uj:評價指標功效函數值;Xmax:指標越大越好時的目標值;Xj:評價指標原始數值;Xmin:指標越小越好時的目標值。Uj=Xj/X0(Xj≤X0),Uj=X0/Xj(Xj>X0),其中,X0:指標適中時的目標值。
1.3.3土地資源利用環境友好型綜合評價模型
運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即綜合指數法,對近年來長葛市土地利用進行“環境友好型”的綜合評價,最終找出土地利用過程中存在的不友好因素。綜合指數評價法是通過功效函數的作用消除了量綱影響,依據不同指標的不同權重,最后計算分析得到一個綜合評價指標值:Xi=∑Ni=1Wi•Ui。式中,Xi:綜合指數;Wi:各級指標的數值;Ui:相應指標的等級指數;i:指標個數。將長葛市土地資源環境友好利用劃分為環境不友好、環境臨界友好、環境基本友好和環境全面友好4個階段。為了使“理想”即環境好友實現更趨于現實,有助于各項措施分段實施以及重點突破,把實現這一目標———土地資源環境友好利用分割為若干個可操作的階段性目標。
2結果與分析通過對2006~2012年長葛市評價指標層的數據進行匯總與計算,得出以下結論:
2.1評價指標的權重、功效函數值和目標值的確定
由于以上28個單項指標對于土地環境友好利用的貢獻程度不同,因此需要確定各指標的權重。在綜合專家意見和頻度統計確定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選用層次分析法進一步了確定各指標權重,利用功效函數法確定了各項評價指標2006~2012年連續7a的無量綱數值即功效函數值,參考我國國家統計局提出的小康社會指標、長葛市國民經濟和社會計劃和長葛市2010年遠景目標規劃綱要,綜合分析確定了各項指標的目標值。
2.2綜合評價
2006~2012年長葛市的土地利用狀況均屬于環境基本友好階段,但總體上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生態友好性連續7a均處于環境基本友好階段,但具有波動性降低的趨勢。資源保護性對生態環境起主要限制作用的要素有植被覆蓋率、水土流失面積(近幾年雨水較大也是部分原因)、單位耕地農藥使用量和單位耕地化肥使用量。經濟因子現處于完全環境友好階段,但呈快速下降的趨勢。社會因子現處于基本環境友好階段,也呈快速下降的趨勢。可以看出,單位面積農業土地投入產出比和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滿足率是制約經濟環境友好發展的主要限制因子,各鄉鎮經濟的不協調發展是制約社會環境友好發展的主要因素。
3綜合評價
總體而言,長葛市土地利用的生態環境友好性、經濟可行性和社會可行性3個方面都相對較好,均處于基本環境友好以上水平,長葛市的整體土地利用處于環境基本友好利用階段,但是環境友好型的利用水平呈不斷下降趨勢。其中,長葛市的環境友好利用水平與其生態環境因子具有很大的相關性,發展趨勢一致。總體上看,生態環境條件對長葛市的土地資源環境友好利用水平影響最大,其次是社會可行性,經濟發展水平影響最小。這說明,目前長葛市經濟發展已到攻堅階段,其土地資源環境友好利用水平的主要限制因子是生態環境而不是經濟的快速發展。因此,長葛市應借中原經濟區崛起之際,進一步加大在生態環境建設方面的投入,努力做好資源的環境友好利用、生態文明建設的宣傳以及生態環境治理工作,有力地推動“三化”協調發展,不斷提高人們的整體生活水平。
作者:袁天佑王俊忠單位:河南省土壤肥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