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于牧民視角的畜牧業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牧民對畜牧業技術的認知調查顯示,科學飼養新技術、動物疫病防治和良種引繁是目前牧民最希望獲取的三大畜牧業技術。調查中,38.7%的牧民迫切需要科學飼養新技術,牧民對于牲畜疫病防治和良種引繁的需求比例分別為22.3%和12.5%。調查中有63.0%的牧民將動物疫病防治技術列為獲得指導最多的技術;55.0%以上的牧民表示進行了良種引繁,如養殖西門塔爾牛、引進優質種羊等;43.0%的牧民學習并運用了科學飼養新技術,如冷配技術、羔羊育肥技術。由此可見,基層推廣部門的畜牧業技術供給與牧民的總體需求較吻合。在調查中,牧民對于畜牧業行業信息及畜產品相關市場信息等的需求較大,反映了畜牧業技術推廣服務在牧民技術信息需求及提高牧民自身科學素質方面還未發揮作用。實地訪談中牧民普遍反映種植青貯成本較高,加之地下水資源分布不均及機井等基礎設施的限制,青貯飼料地的灌溉成為突出問題。很多牧民不得不放棄青貯飼料的種植,靠天養畜現象對畜牧業技術推廣,了解牧區實際情況,滿足牧民技術需求提出了新的挑戰。當調查牧民“畜牧業技術推廣部門的技術推廣對您的畜牧業生產有無幫助”時,20.7%的牧民表示非常有幫助,表示完全沒有幫助的牧民只占4.6%。調查“畜牧業技術推廣對您畜牧業生產能力的提高是否有幫助”時,回答“非常有幫助”和“較有幫助”的牧民比例分別為11.4%和26.9%。畜牧業技術推廣對牧民畜牧業生產和自身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2牧民對農技員推廣工作的評價
1.2.1牧民對農技員推廣方法的評價目前,農技員在畜牧業技術推廣過程中采用各類推廣方法。最主要的方法為發放技術資料,占90.2%,排在第一位;其次為電話指導、集中培訓。調研發現,牧民非常喜歡農技員采用現場示范、入戶指導的技術推廣方法,但由于基層農技員數量有限,加之牧民居住較為分散,交通不便,因此在實際中現場示范的方式相對較少。此外,由于牧區廣播電視事業還有待改善,因此運用現代化媒介技術的推廣方法尚不足或空白,見圖1。
1.2.2牧民對農技員工作態度的評價調研中采用“農技員的指導態度”及“指導過程中是否尊重牧民”2項內容來衡量農技員的工作態度,并采用李克特5分制量表(非常、較、一般、不太、完全不)讓牧民進行評價。對農技員態度表示一般的牧民人數占3.8%,較好占50%,態度非常好的占46.2%;在農技員是否尊重牧民的調查中,一般尊重的牧民占2.1%,較尊重的占49.3%,非常尊重的占48.6%。由此可見,基層農技員在平時的技術推廣中,工作態度基本得到了牧民的肯定。
1.2.3牧民對農技員答疑解惑能力的評價在“農技員對您提出的技術疑問和咨詢的問題進行解答的及時性”和“農技員在進行解答時您能否聽懂”兩個問題的調查統計顯示,農技員對牧民的解答是較為及時的,選擇非常及時的牧民數量占30.9%。此外,牧民對于農技員技術講解和疑問解答的理解程度也普遍較高,選擇較易懂的牧民占40.0%,非常易懂的占44.4%,這反映出農技員的溝通能力和推廣技巧受到了牧民的認可,見表3。
1.3牧民參加培訓的情況畜牧業技術培訓是提高牧民生產技能和自身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調查中,64.5%的牧民近3年接受了畜牧業技術推廣部門組織的各類技術培訓,接受技術培訓的牧民對于培訓效果的評價,見表4。從表4可以看出,57.9%的牧民認為畜牧業技術培訓的效果較好,對于自身生產能力和綜合素質起到了較好的作用。與此同時,也有29.0%和7.9%的牧民認為技術培訓效果一般,甚至較差。這說明目前畜牧業技術培訓仍然存在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可能是由于技術培訓供給不足、培訓內容或形式不符合實際需求及牧民對于技術培訓的有效需求不足。
1.4牧民解決技術難題的主要方式為了掌握目前牧民解決畜牧業生產技術難題的主要方式,調查中列舉了農技員指導、科技示范戶、自己摸索、畜牧業協會、親戚朋友以及電視、書刊幾個主要的方式,見圖2。從圖2可以看出,目前牧民解決畜牧業技術難題的第一渠道還是內部渠道,即依靠經驗和摸索,其中畜牧業協會傳授相關技術約占34.9%;畜牧業技術推廣部門農技員指導的占31.9%。相比之下,電視、書刊僅為4.1%。這說明基層畜牧業技術推廣的力度和深度還有待提高,廣大牧民依然缺乏有效和充足的技術指導,畜牧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推廣服務作用有待進一步提高。
1.5牧民對畜牧業技術推廣服務整體效果的評價牧民對基層畜牧業技術推廣服務整體效果評價表示非常滿意的占34.4%,較為滿意和一般滿意的占48.9%和12.2%。由此可見,大部分牧民對于基層畜牧業技術推廣服務整體效果較為認可。調查中有4.5%的牧民對基層畜牧業技術推廣服務整體效果給出不太滿意的評價,盡管比例不大,但從畜牧業推廣工作的角度來看,需要改進和進步的空間較大。
2結論與啟示
牧民作為畜牧業技術的最終“消費者”,其需求決定著畜牧業技術的發展方向,牧民對于畜牧業技術推廣工作的認知和評價是推動畜牧技術推廣工作順利開展的源動力。1)牧民特征中受教育程度和經營規模對畜牧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開展有特殊要求。從受教育程度來看,目前牧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畜牧業技術推廣工作必須充分考慮牧民的理解和掌握能力,精心設計和準備推廣內容,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進行推廣,才能在牧民中得到傳播并收到成效;從牧民畜牧業經營規模來看,牧民承包草場規模和牲畜飼養規模相對較大而且外出務工人員較少,牧民家庭以畜牧業為主要經濟來源。說明畜牧業在牧民家庭經濟中的重要性,同時也折射出畜牧業技術對于牧民家庭發展畜牧業增加經濟收入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牧民居住分散,畜牧業經營規模相對較大的實際情況也對基層畜牧業技術推廣,增加推廣的覆蓋度和深度,更及時更好地提供技術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2)牧民的技術需求得到了較好滿足。調查地農技員推廣的畜牧業技術與牧民的總體需求較為吻合,但牧民對于畜牧業行業信息及畜產品相關市場信息需求較為缺乏,需要基層畜牧業技術推廣部門在加快產業化和市場化建設的進程中,不斷引導牧民增強市場意識,了解市場信息,重視市場元素。與此同時,要進一步在技術推廣上“因地制宜”,形成推廣機構深入牧區,切實了解基層牧民實際需求。3)基層畜牧業技術推廣人員在推廣過程中的推廣方法、工作態度及幫助牧民答疑解惑的能力均得到牧民的廣泛認可和好評。但由于基層農技員數量有限,加之牧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農技員在實際推廣中受到諸多限制。因此,需要推廣部門大力推進科技示范戶的培養,解決當前推廣部門人少、負責區域分散的現狀。當然,如何增強基層推廣部門的工作能力,調動推廣人員工作積極性,廣泛運用現代化媒介技術進行推廣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4)大部分牧民對于畜牧業技術推廣服務整體效果是較為認可的,但仍有部分牧民對于推廣部門組織的技術培訓效果評價一般甚至較差。表明基層畜牧業技術推廣工作和牧民的技術需求尚存在一定差距,廣大牧民依然缺乏有效和充足的技術指導,畜牧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推廣服務功能有待進一步提高。
作者:張蕾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