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特色農業發展背景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人們的消費需求越來越高,對農產品的個性化需求不斷呈現,且小眾化需求和個性化需求逐漸升級。而特色農業的發展正是適應當前社會消費需求、世界經濟全球化和農業市場細分的必然結果。目前,世界各國越來越重視特色農業發展,以特色鑄造品牌,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成功實踐主要有日本“一村一品”、荷蘭花卉和丹麥豬肉等等。
1.1日本“一村一品”20世紀70年代末,為振興農村經濟,日本在全國70%的區域廣泛開展“一村一品”運動。日本的“一村一品”運動興起,不僅在日本國內,在世界上也引起了廣泛關注。“一村一品”運動是在政府引導和扶持下,以行政區和地方特色產品為基礎形成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其要求一個地方(縣、鄉、村)根據自身的條件和優勢,發展一種或幾種有特色的、在一定的銷售半徑內名列前茅的拳頭產品,最大限度搞活地方特色農業。
1.2荷蘭花卉荷蘭種植花卉歷史悠久,素有“世界花卉王國”之稱,是世界最大的花卉產品出口國,產品遠銷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成為荷蘭農業的重要支柱產業。荷蘭花卉產業之所以響譽于全球,很大程度歸根于科技,花卉的科技含量一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花卉研究機構(包括政府、大學和企業3個層次)數量眾多,專門從事花卉研究的科研人員超過6000人,非常重視對花卉資源的收集和新品種選育。同時,荷蘭花卉產業發展離不開政府支持,荷蘭政府為鼓勵花卉產業發展,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對直接從事花卉生產的企業可以享受較低的增值稅;對使用節能設備和培育新品種的花卉企業給予適當的財政補助;向從事花卉種植的農場提供貸款擔保和為花卉出口企業提供出口信貸;與外國政府簽訂多邊、雙邊貿易協定,消除花卉的國際貿易壁壘等等。
1.3丹麥豬肉丹麥是世界上人均產豬肉最多的國家,是世界第3大豬肉出口國,出口到德國、英國、波蘭、中國等140多個國家,豬肉貿易額約占全球的23%,養豬業已成為丹麥農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和對外貿易的支柱產業之一。丹麥養豬業采取合作社制度,合作社負責種豬育種、生豬飼養、屠宰、市場營銷、檢疫防疫、豬舍建設、動物福利等各方面的協調和組織實施,形成了高水平的專業化和一體化服務體系,豬肉產品實行嚴格的追溯制度,從養殖到餐桌全程控制,有效保障了食品安全。
2國內特色農業發展成功實踐
我國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對特色區域農業進行探索與實踐,農業產業化也隨之開始興起,且發展較快,并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而發展特色農業是中國農業產業化發展進入新階段的必然選擇。我國農業發展的新階段為各地特色農業開發創造了巨大的發展空間,中國各地把發展特色農業作為發展多種經營和“三高”農業的重要方向,不少特色農業迅速鋪開,目前為止,初步形成了特色種植業、特色養殖業、特色林藝、園藝等特色農產品類型體系,特色農業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綜觀我國特色農業發展歷程,成功實踐主要有山東壽光蔬菜、云南花卉、內蒙古奶業等等。
2.1山東壽光蔬菜山東壽光地處山東半島中部,渤海萊州灣南畔,資源豐富,物產富饒。南、中部土質肥沃,盛產蔬菜、糧食和果品,北部地下鹵水資源豐富,是全國3大重點原鹽產區之一。山東壽光是“中國蔬菜之鄉”,被譽為“中國一號菜園子”、“蔬菜生產聯合國”。在政府的支持下,山東壽光充分發揮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并高度重視科技對蔬菜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提升蔬菜產業的科技含量。同時,做到不斷延伸和完善蔬菜產業鏈條,力推蔬菜產業從粗放生產向規模化、集群化發展。
2.2云南花卉云南位于中國西南邊陲,氣溫溫和,四季無酷暑,很適宜花卉植物的生長,素有“花卉之鄉”的美稱。云南花卉產業已成為云南省農村經濟中最具活力的新興產業和現代農業的一個亮點,對農民增收舉足輕重。云南花卉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變強,迅速發展,不僅借助云南省獨特優越的自然地理、氣候優勢,還在于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動和扶持。近過多年的發展,云南花卉產業在產業化、規?;炠|特色花卉研發創新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極大增強,創造了文明于全國的“云花”品牌,成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產基地和重要的花卉進出口貿易國。
2.3內蒙古奶業內蒙古位于我國北部邊疆,是國內重要的草原畜牧業生產基地,養牛擠奶歷史有數千年之久。奶業是內蒙古畜牧業中最具有發展潛力的優勢產業,目前,內蒙古牛奶產量居全國第一位,伊利和蒙牛發展迅速成為全國兩大乳業巨頭。內蒙古奶業形成、發展和壯大,主要取決:良好的氣候條件、飼草料條件和開闊的地理空間;畜牧業科技水平較高,大力加強農業科研和農技推廣體系建設;飼草飼料產業、商貿流通業、乳制品包裝產業等相關支撐產業的快速發展;地方政府對奶業的大力支持。
3國內外特色農業發展對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的啟示
3.1農業首先要有特色才有競爭力加快區域經濟發展,產業是支撐,特色是生命。當前,市場競爭環境日益激烈,只有培育出有特色、質量優質的農產品,才能提高農業市場競爭力,實現農產品優質優價,達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的。目前,江西特別是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的農業生產整體水平較低,農產品市場占有量有限,直接影響農民的現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依托贛南等原中央蘇區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適度規?;洜I特色農業,可以進一步提高農產品質量,培育出特色品牌,打開市場銷售渠道,變區域資源優勢為商品優勢。
3.2高度重視農業科技的支撐作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美國、加拿大等世界發達國家農業現代化程度高,特色農業發展亦響譽全球,這些主要歸因于農業科技進步。影響特色農業發展壯大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科技水平。實踐證明,國際國內市場上缺乏競爭力的特色農產品,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特色農業的科技投入不足。目前,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特色農業發展科技貢獻率較低,農產品質量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因此,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發展特色農業,必須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提高科技含量。
3.3大力發展產前、產中、產后一體化經營發達國家的農業生產、加工、流通各環節緊密相聯,形成利益共同體。目前,贛南等原中央蘇區農業主要集中在生產環節,農產品加工特別是深加工較滯后,豐產時農產品滯銷也較嚴重。所以,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發展特色農業要不斷地向產前和產后延伸拓展,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培育、延伸、拓展農業產業鏈。大力發展各種形式的農業專業合作社和農產品加工企業,健全和完善產前、產中、產后的社會化服務體系,促進特色農業向規模化集中,向集約化發展,產生連鎖效應。
3.4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是時代所需,因為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對特色農產品需求越來越多,同時對特色農產品質量也更加重視。綜觀國內外特色農業發展成功實踐,特色農業發展基本上都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如日本“一村一品”、荷蘭花卉、內蒙古奶業、云南花卉等等特色農業都得到了當地政府的推動、扶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氣溫溫和,農業特色資源豐富,如贛南臍橙、高山茶葉、油茶等等,而特色農業的形成、發展和壯大,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但由于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經濟欠發達,資金、技術等方面相對于特色農業發展特別是做強做大,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因而政府從優惠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扶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特色農業發展則必不可少。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特色農業發展任重道遠,無法照搬已有的做法,在實踐中將會遇到各種復雜的難題,需要結合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各縣市實際,注重吸取國內外成熟和有益的經驗,不斷探索和創新,走獨具特色、切合當地實際的特色農業發展模式。在特色農業大好發展趨勢下,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只要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特色農業生產環境;扶持龍頭企業發展,帶動特色優勢產業一體化經營;加大農業科技支撐,提高特色農業科技含量;加強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提高農產品競爭力;加快農村土地流轉,推進特色農業適度規?;l展;加大農民技能培訓,提高農民素質和技能;建設特色農產品物流體系,提高優勢農產品市場占有率。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特色農業的前景一片光明。
作者:魏建美 李慶 盧慧 萬余花 單位:江西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