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我國城市水資源利用現狀及保護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首先闡述了城市水資源的類型、開采原則及其五個主要特點,并重點分析了我國城市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現狀,最后結合我國城市水資源利用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保護我國城市水資源的對策,本文對于加強我國城市水資源的綜合利用,有效開展可持續發展戰略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城市水資源;利用現狀;生態效益;保護對策
一、城市水資源概述
(一)城市水資源類型及開采原則
城市水資源按分布位置可以分為地面水和地下水兩大類;按成因和儲藏條件,可以分為潛水、承壓水以及上層滯水三種類型。為了保護城市水資源以及實現城市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城市采水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一是水源選擇應優先選取地下水蘊含量豐富的地區;二是地下水不足用地面水供給水資源時,要注意合理開采,充分保護水資源,有效防止與治理水體污染。
(二)城市水資源的特點
城市水資源作為城市建設與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城市居民及企業賴以生存的寶貴的資源,主要有系統性、有限性、脆弱性、可恢復性以及可再生性等特點。
二、我國城市水資源的利用現狀
(一)城市水資源短缺
目前,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工業用水總量增多、城市人口劇增,我國城市水資源用水需求面廣,但資源卻面臨短缺的局面。據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城市每年缺水總量超過60億立方米,同時每年由于缺少足夠的生產用水而產生了2000多億元的經濟損失。城市水資源是維護我國城市運轉的物質基礎,城市的發展以及城市居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離不開水資源的供給(我國城市水資源的具體用水比例情況,見圖1),而城市水資源短缺問題已經大大限制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嚴重阻礙了我國城鎮化建設的進程以及“”精神關于城鎮建設規劃的落實。
(二)地下水開采過度
現階段,地下水是我國城市用水的主要來源。隨著城市用水需求量與日俱增,我國地下水開采量不斷增加,并且有些城市地下水超標開采現象十分嚴重,已經達到地下水可開采量的極限。地下水需要依靠自然水循環來再生,并且水循環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城市地下水的開采量超過了水循環的補給量時,就會打破地下水資源質量與數量的平衡,進而引發一系列的環境與地質問題。同時,地下水的過度開采容易造成城市地下水位不斷下降,開采水資源的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也隨之增加,同時水井的單位可開采水量減少而水井數量增加,從而很可能造成地面塌陷、沉降、崩裂等地質問題。
(三)水資源污染嚴重
隨著城市水資源利用量的增大與用水范圍的拓寬,污水產生量不斷增加,水資源污染源與污染程度也隨之增加,導致水質惡化、水體污染等現象,進而嚴重影響了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戰略的進程。《2016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數據顯示,我國202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地下水質情況優良的僅為10.80%,水質較差的城市比例卻高達45.4%(我國城市地下水水質情況及比例,見圖1)。同時,我國城市工業污水、生活污水的處理情況較差,污水處理量占比不到城市污水總量的1/2,大量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波中,監管部門對污水排放的監管不到位,城市水資源局部污染狀況尤為嚴重,存在著城市水資源污染源多、污染范圍廣、污染強度大的局面、水資源脆弱的局面。
三、我國城市水資源保護對策
(一)加大污染防治力度
首先,政府有關部門應加強對城市水污染的防治與監管力度,強化法律與政策約束力,有效落實城市水資源保護措施,加快相關立法工作,嚴格查處破壞城市水資源的違法行為。同時,政府應加大對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加快污水處理廠以及污水處理技術建設,加強對河流淤泥及污水的整治,為構建一套高效、完善、先進的現代化污水處理網絡不斷努力。其次,工業制造企業應引進先進的污水處理技術,嚴格遵守污水達標排放的要求,在生產過程中應加強水資源的節約使用,減少污水產生量,努力提高企業節水及污水處理能力。
(二)強化水資源保護意識
為了保護企業及居民賴以生存的寶貴資源,政府、企業以及社會公眾都必須強化水資源保護意識,明確自身保護城市水資源的責任。一是,政府部門應加大對保護城市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宣傳力度,積極倡導企業及城鎮居民為構建生態和諧、美麗文明的現代化智慧城市貢獻力量;二是,工業企業應深刻認識到水資源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性,立足企業及社會長遠發展的眼光,提高城市水資源保護意識,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的生產及污水處理設備,在節約用水、清潔生產、污水處理等方面肩負起責任;三是,城鎮居民應充分認識到城市水資源的現狀,節約生活用水,減少生活污水肆意排放,同時應充分行駛自己的公民權利,監督周邊企業的污水排放情況,積極舉報企業違規排污行為,為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貢獻力量。
(三)合理開發城市水資源
合理開發水資源,實現水資源綜合利用是保護城市水資源、維持城市水資源質與量的平衡的有效手段。首先,在地下水開采方面,對于水質情況差異較大的水層,應該利用分層開采技術;對于被污染水源以及純凈水源應注重分離開采;對于使用穿透水層等勘探技術時,必須嚴格把控分層取水與封孔開采技術。其次,在水資源開發來源方面,針對水資源嚴重匱乏的城市,特別是較為干旱的北方城市,應該合理建設并利用跨流域調水技術,減少水資源在引調過程中的流失,善于從水資源較為充足的地區引入城市用水,從而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努力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共贏。
參考文獻:
[1]王東,秦昌波,馬樂寬,等.新時期國家水環境質量管理體系重構研究[J].環境保護.2017(8):49-56.
[2]謝優明.關于水資源污染治理及環境保護的市場化運營研究[J].低碳世界.2017(15):1-2.
[3]王雨飛,陳甜.城市污水處理技術與再利用措施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13):155-155.
作者:王夢雨 單位:山東省日照實驗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