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保護與管理
保護與管理工作被視為貓兒山保護區的工作核心,因此貓兒山保護區較為重視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完善的程度。貓兒山保護區“管理辦法”“管理制度”“發展規劃”等相關文件前期已經制定完畢,如今已開始實施并且逐步落實。另外,保護科、防火辦、派出所相繼在保護區內成立并且及時派遣工作人員到位展開工作。為了預防保護區內發生事故,貓兒山保護區積極展開對管護人員的培訓指導,使他們的工作規范化、專業化的同時還對突發的狀況進行預演訓練,培養管護人員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與此同時,保護區內管護人員的季度能力測試成果就如同績效考核一樣直接與工資項掛鉤,有效提高了管護人員在日常的工作中的規范性,又使他們注意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貓兒山保護區管護人員在執行工作的時候有嚴格的參照標準以及條例,尤其是在野外巡護工作方面,要求巡護人員認真填寫紀實手冊,而且每位管護人員每月的常規野外巡護時間率要達到67%以上。
2建立健全與社區聯合共管委員會
有句俗話說“軍民團結一家親”,自然保護就像軍,保護區周邊的鄉鎮、村屯就像民,只有把兩者密切的聯系起來,建立相應的社區合作點,才會更加有利于實現貓兒山綠色家園共建的目標。近年來,貓兒山的相關管理者主動與周邊縣政府聯合,據相關資料顯示已與周邊社區建立50多個共建單位。此外,管理局還與教育機構相聯系,目前已與40多個學校建立共建的合作關系。時至今日,管理局已經展開了150多次生態環境和公眾教育活動。不僅如此,貓兒山保護區還通過各種項目扶持社區經濟發展,譬如籌資幫助臨近鄉村建設辦公樓、修建公路等等。還組織周邊居民展開與生態保護、經濟發展相關的技術培訓,促進了國民經濟的增長與生態文明的保護。
3科研監測
目前,貓兒山科研監測方面的工作重點主要是加強與國內外科研院校取得合作建設關系,例如與桂林理工大學共同合作開展生態定位站的建設、與貴州科學院開展貓兒山大型真菌的調研等,通過申報,貓兒山保護區已加入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絡。同時,保護區工作人員還適時的開展與生態環境相關的研究與討論,撰寫報告、研究論文等工作,通過之后還會在不同類別的學術期刊上發表出來,提供給其他有需要的人士作參考。如今貓兒山保護區的科研水平以及能力都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而有所提高。保護區不僅在內部有效優化工作人員的結構,還會邀請相應專家到保護區開展講座,派工作人員外出學習交流經驗,這些無一例外體現了貓兒山對科研監測的重視。現在保護區內有2名高級工程師、5名工程師,而且還持續向外部招聘新的相關專業研究生,讓新鮮的血液和新生的力量使貓兒山的科研工作更上一層樓。
4教育宣傳
貓兒山保護區很重視與保護區周邊居民和學校建立友好的合作關系,定期到村莊和學校組織開展關于“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宣傳工作。而這也正好符合了保護區所堅持的主題話語之一:“傳播生態文明”。在過去的10多年里,貓兒山保護區每隔一定的時間還會印發類似于“生態教育100問”的資料免費向社區群眾發放。同時,保護區曾先后在興安、資源、龍勝3縣教育局、團委以及中小學教育場所展開了與保護生態環境、法律知識有關的活動,因其活動方式較為多樣而受到了學生和社區居民的喜愛。可以說這些教育活動的開展不僅給社區群眾普及了生態文明的知識還豐富了他們的生活。關于保護區生態文明的教育宣傳工作雖然只有10余年,但取得相當突出的工作成果,例如在2006年的時候就被評為“全國母親河行動生態教育基地”。
5開展生態旅游
有效開展生態旅游是對生態環境最好的保護和發展的結合點。適當開展生態旅游活動不僅能夠使社區群眾享受到相關的福利,還能增加社區居民的總體財政收入以及給社區居民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減少他們對保護區的威脅。經過多年的旅游資源開發,如今貓兒山已經成功開發了高山公園、鐵杉公園、“一廊、二帶、三基地”等多個具有特色的旅游新品牌,成功吸引了眾多的游客,也起到了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的效果。但仍需加快完善旅游景點的建設,例如在高寨往山頂公路的2個景點的途中還有一片闊葉林的存在,所以可以考慮在高寨的周邊建設闊葉林自然景觀景點。此外,由于大自然植被具有較強的生命力,因此可以在新一輪整修之下,通過對植被的標注科名、別名、相關簡介等內容的完善,重新開放九牛塘珍稀植物園供游客參觀。“以保護為目的,以發展為手段,通過發展促進保護”的指導思想促進了貓兒山的知名度和文化品位的提升。
6結束語
貓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歷經30多年的成長,相關的工作人員擁有非常豐富的管理經驗,再加上貓兒山保護區有著自身的優勢,若是能夠把它與現代化建設緊密聯系起來,定能朝著符合桂林市生態文明建設的自然環境保護區快速地發展。
作者:趙苡秦瓊英單位:廣西桂林貓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