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農業現代化路徑分析范文

農業現代化路徑分析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現代化路徑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穩定和完善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制度,搞好土地適度規模經營

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符合農業生產特點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是黨的農村政策的基石,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堅持土地公有制和嚴格尊重農民的土地使用權,不僅是我國社會安定和發展的根基,也是從實際出發,進行農業產業化經營制度創新的必要條件。因此,要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保持現有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在此基礎上,提倡農民土地使用權依法、自愿、有償流轉,積極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切實保障農民合法權益。土地流轉是“三農”工作的“牛鼻子”,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都離不開土地流轉。因此,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必須站在推進現代農業和統籌城鄉發展的高度,統一思想認識,把握有利時機,采取扎實有效措施,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加快土地流轉,實現土地資源、生產要素、生產方式和市場需求的有效對接,提高農業生產的規模化、組織化程度,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為基礎,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現代農業發展為目標,積極引導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大力培育家庭農場、專業大戶和專業合作社等規模經營主體,加快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農業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水平。

二、提高農民整體素質

農業現代化必須由高素質的農民這一主體來推進,農民作為現代化的創造主體和價值主體,自身首先必須現代化。沒有農民自身素質的現代化,要實現農業現代化是不可能的。農業不僅要依靠現代工業裝備及先進科學技術,而且還要依靠先進管理手段在農業上的應用,這些都要由農業生產的主體———農民來實現。反過來,隨著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必然要求農民素質的提高,以使之同農業現代化的要求相適應。因此,農業現代化與農民素質提高是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的。農民現代化本質上是把農民從傳統人變為現代人的過程,是包括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現代化,是農民綜合素質提高的過程。提高我國農民素質,一是要加強農村教育體系建設,繼續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大力發展中等教育,引導農村教育與市場化接軌;二是要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并把農村教育與精神文明建設結合起來,打造中國特色的農民文化,加速開發農村人力資源,從根本上提高農民整體素質,加強文化功能對農民的嵌入,強化農民的文化能力,以適應中國農村現代化的需要。

三、加快農業科技發展

生產技術科學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動力源泉。農業生產技術科學化,就是把先進的科學技術廣泛應用于農業,不斷提高科技的轉化率和貢獻率,從而增加產品產量,提升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保證食品安全。加快我國農業科技發展,一是要加快農業科技體制改革,逐步完成對現有農業科技機構的合理布局和學科設置的戰略調整,優化農業科技資源配置,強化科研與開發、推廣隊伍建設,逐步形成隊伍精干、管理有序的新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二是要大力扶持重點農業科技院校,培養一大批適應時代要求的農業科技人員,并適度干預市場對農業科技人才的地區、學科配置,形成合理、有序的農業科研隊伍結構和激勵機制,充分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三是要協調跨區域間的農業科技研究與開發,根據當地氣候、土壤等自然優勢和市場、勞動力等區位優勢,確定區域農業科技發展規劃,因地制宜發展具有明顯優勢的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技術,逐步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業地帶和集群,促進我國農業向區域化、專業化和產業化方向發展。四是要加大農業技術標準、產品質量標準研發投資力度,盡快建立國家農業技術標準和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以及相應的管理、認證和監測體系,規范農業生產、產品貿易和加工流通體系,為農業科技發展提供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努力方向。五是要大力加強科技綜合試驗示范基地建設,提高農民自覺接受和運用科技的積極性,并逐步形成科技推廣的市場化、產業化經營。要培育優質、高產、專用品種,推動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提高農產品加工技術,大力提高農業后續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開發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大力推動農業高新科技產業化;發展創匯農業技術,努力提高農產品國際競爭力。

四、有選擇、有步驟實行農業機械化

長期以來,黨和國家一直把實現農業機械化作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業的一個重要戰略目標。從我國耕作制度復雜、勞力眾多,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的實際出發,國家多次調整了農機化政策,提出了有步驟、有選擇地發展農業機械化的方針。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必須實行機械化、半機械化、手工工具并舉,人力、畜力、機電動力并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結合的原則,各地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推廣適宜技術和機具。農業機械化是指運用先進設備代替人力手工勞動,在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中大面積采用機械化作業,從而降低勞動的體力強度,提高勞動效率。理論上講是這樣,但在山區、丘陵地區,由于土地面積較小,限制了機械化的應用,甚至無法利用機械。因此,為實現土地大面積機械化規模經營,在不改變現有的農村家庭承包經營體制前提下,必須對土地等要素進行適當的整合,大力推行農戶土地經營權的租賃、轉讓和入股聯合等改革措施。現階段,我國應把機械化作為農業現代化的中心環節,本著急需、可能、合理的原則,根據不同地區的條件,走有選擇、有步驟的農業機械化道路。

五、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農業產業化是指農業生產單位或生產地區,根據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特點,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戶為基礎,以龍頭企業或合作經濟組織為依托,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系列化服務為手段,通過實現種養加、產供銷、農工商一條龍綜合經營,將農業再生產過程的產前、產中、產后諸環節聯結為一個完整的產業系統過程。可以說,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過程就是農業現代化的建設過程。一方面,農業產業化促進了農業專業化和規模經營的發展;另一方面,農業專業化和規模經營又促進了農業先進技術和設備的推廣應用,促進了農業現代化的進程。當前,在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形成的諸如“公司+農戶”“、龍頭企業+基地”“、公司+中介組織+農戶”等多種形式的農業產業化模式,“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專業化生產模式,充分體現了我國的區域特色和產業優勢。如一些加工企業、公司實體和其他組織,憑借自身的資金實力和現代人才基礎,致力于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與農民結成利益共同體,以當地主導產品或特色產品為依托,上連市場,下連農戶,開發出價值很高的系列產品,以產品開發推動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形成與發展。需要注意的是,如何把這些產業化模式推廣開來,要切實加強調查分析工作,研究其推廣的可行性,盲目引進某一模式往往會導致失敗。

六、加快農業信息化建設

農業信息化是指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為農業產供銷及相關的管理和服務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產力和經營管理效率。它要求在農業領域全面發展和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使之滲透到農業生產、市場、消費以及農村社會、經濟、技術等各個具體環節,加速傳統農業改造,大幅度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農業生產力水平,促進農業持續、穩定、高效發展。信息化是農業產業化的催化劑,對于按市場機制和市場需求決策農業、操作農業具有基礎性作用。農業信息產業化是發展“一優兩高”農業的需要,是農民進入市場的需要,是推進農村社會化服務的需要,是農業信息部門轉變職能、自我發展的需要,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它以信息化的方式改造傳統農業,把農業發展推到更高階段,實現信息時代的農業現代化。因此,要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網絡技術及數據庫技術,建立農業產業化信息支持系統。這樣,才能有效地將市場———政府部門———龍頭企業———農戶聯系起來,滿足農戶、龍頭企業的生產技術、投入要素、產品價格等信息需求,才能促進農業產業化進程的高速有序發展。

七、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工業化、城鎮化進程

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緊密聯系,相互影響又相互促進。加快前兩者進程,可以為后者提供豐厚的資金、技術、物質裝備等保障和支撐;而加快后者發展,則可以為前兩者提供豐富的農產品、土地資源、勞動力和廣闊的農村市場。以工業化帶動和提升農業現代化,促進農業向集約化、規模化、機械化方向發展。導入工業要素,打造優勢產業,是工業化帶動農業現代化的基礎環節。如利用苧麻、蠶繭、棉花、林木、秸稈、蘆葦等,加大工業的介入力度,形成強大的一條龍纖維產業開發群體,其帶動農業的功能是可想而知的。我國農村食物資源十分豐富,各具特色的糧、菜、瓜、果、茶、藥、肉食、蛋類、淡水產品等應有盡有。如果在工業化推進中,各地選準特色項目,導入高新技術,在系列加工上廣而又廣、精而又精,必定帶來工業和農業的雙贏。我國農村飼料資源特別是大量的秸稈有待開發利用。如果工業化介入有力,形成各種類型的飼料品牌,滿足各種養殖企業和千家萬戶的飼養需求,將會帶動畜牧業的大發展。應結合農業發展特點開發制造業,包括科技、環保、加工、包裝、貯運裝備業,農業設施裝備業,防災抗災裝備業,智能化信息農業裝備業,以及各種類型的農業機械制造業,為整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不斷推出新的裝備產品。需要注意的是,對這些產業和產品的開發,務必根據各地工業特點和農業優勢而定,通過對工業和農業要素逐項盤點、篩選、評估論證、定性分析、量化預測,確定其產業重點。走城鎮化道路,是轉移農業剩余勞動力的根本途徑。在我國,城鎮化建設的途徑有兩條,一條是農民在已有城鎮就業遷徙到城鎮定居;另一條是一些有條件的鄉村發展為城鎮,農民就地就近轉業從事工商業,變為城鎮居民。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鎮化進程,主要是針對第二條途徑來說的,即重點放在縣城和部分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建制鎮上,使之成為功能完善、人口聚集、能發揮農村區域性經濟文化中心作用,在區域逐步構建出一個城鎮化體系。這是轉移農村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推動農業現代化的有效途徑。過去幾十年,在我國城鎮化進程中,更多的是土地城市化,而不是人的城市化。因此,以城鎮化推進農業現代化,就需要把以農村土地主體的農民市民化,將大量的農村勞動力非農化,從而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城鎮化進程同步推進。農民的減少,可以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廣闊空間,有利于土地集中經營,提高機械化水平,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同時,也有利于對村莊進行科學合理規劃,節省土地,建設基礎設施齊全、公共服務有保障的新農村、新社區。

八、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農業發展可持續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從可持續發展的觀點看,農業現代化既是人類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能力的反映,同時也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程度的反映。農業現代化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人工生態系統的產生及普遍存在。這種系統具有雙層含義:一方面要求盡可能多地生產滿足人類生存、生活的必需品,確保食物安全;另一方面要堅持生態良性循環的指導思想,維持一個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不濫用自然資源,兼顧目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合理地利用和保護自然環境,實現資源永續利用。由于我國農業生產的資源比較短缺,在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中,需要將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作為中心。這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的要求,也是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的前提。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效率,需要利用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優良的品種,建立適應區域特點的耕作制度和農業產業結構,同時加強科學管理,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无限看片在线版免费视频大全| 国产精品bbwbbwbbw| 三上悠亚中文在线| 日韩在线天堂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一级久久精品| 篠田优在线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一级特黄高清在线大片| 三上悠亚在线网站|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亚洲bd| 一级片黄色免费| 日本a∨在线播放高清| 九色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 伦理eeuss| 精品无人区乱码麻豆1区2区 |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色94色欧美sute亚洲线|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办公室| yy22.tv夜月直播| 日本人视频jizz页码69| 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欧美黑人巨大videos精品| 免费在线观看污污视频| 美国十次啦大导航| 国产一级做a爱免费视频| 黄网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破外女出血视频| 91精品国产免费网站|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日日躁 | 久操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 亚洲精品**中文毛片| 男男肉动漫未删减版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人| 538国产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精品国产| rbd奴隷色の女教师4| 成人免费777777|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高清播放| 欧美国产日韩a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