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學校教學模式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農業學校要培養的是掌握農業基礎理論知識,具有熟練操作技能的技術人員。要實現這一培養目標,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農業學校的教學質量,如合理確定教學目標,合理設計教學規劃,更為重要的是做好實踐教學環節,這樣才能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推動農業學校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不斷提高。
1、農業學校應準確定位培養目標
針對目前農業發展迫切需要科技人才的現狀,農業學校要構建多層次科技人才培養體系,其培養目標應當定位于農村留得住、能創新、有作為的專業技術人才。他們不但對所學的專業知識精通,還要熟知相關專業知識,要成為農業生產中的多面手。在實施教學上,要合理安排理論教學內容,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強化實踐性教學。例如把教室搬到田間地頭甚至雞舍豬圈,讓學生親自動手去做,從感性認識上強化訓練。與此同時,更新舊觀念,不斷傳播先進的生產、經營、管理知識,使學生置身于農業科技前沿,用先進的知識武裝頭腦。加強學生的繼續教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優良品質,鼓勵學生敢于創新,敢于實踐。
從某種意義上講,農業學校也只有重新對培養目標定位才能做到可持續發展。在辦學過程中,農業類專業逐漸萎縮、招生困難、辦學特色不明顯等都制約了農業學校的發展。將培養人才目標定位在培養新型技術農民上,必會使學校煥發出勃勃生機。
2、農業學校應不斷創新培養模式
農業學校沿襲普通中學的辦學模式顯然背離了職業教育發展的真諦,職業教育不能把學生禁錮在課堂上,不能把學生埋在書本里,實行開放式教學成為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培養在校生時可以采取動態的教學過程,根據不同學生的愛好,讓他們自己制定農業生產的一個小環節,并付諸實施,教師則針對每一個生產環節進行有目的的指導,這樣以來學生就可以通過實踐掌握理論知識。
針對不同農業專業特點的差異,培養模式也應有所不同。如從事種植生產季節性較強,而從事養殖生產的季節性就差一些。隨著集約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各行業的細化程度也越來越強,這就要求專業教學要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既要從基礎知識上強化,又要在專業技能上提高。從教學時間上看,應依具不同專業特點合理安排教學,這樣的教育、教學才能更有活力。
3、提升農業學校教學質量的策略
3.1農業學校教學應更加全面。受傳統農業實行勞力密集生產方式的影響,我國農業教育均較偏重于技能的訓練,忽視人格教育。側重技能訓練的教育理念,固然為產業發展培育了不少技術精英人才,卻也造成部分價值觀的扭曲及人文素質涵養低落等社會面問題。因此,農業教學的教學應加強豐厚學生的人格教育,調整技術導向的教育目標,落實全面化的教育理念。
3.2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做到產學結合。農業教學培養的不僅僅是學生的農業專業知識能力,還應該關注學生的未來發展,為他們的就業或繼續深造創造必要的條件。對此,教學應該做到“專博相濟”。即,不僅要精通專業學科的知識,還要掌握一些必要的文理通識科學。農業教學具有一定的實踐性,即應該做到“產學合作”。這也是農業學校的努力方向。產學合作的推展對農業學校及產業界而言,是互贏互惠的事。今后,除了上述類型之合作外,如委托研究、委托加工、委托栽培、精致農業技術指導等類型的合作將會與時俱增,成為農業教育發展的另一趨勢。
3.3推廣資格論證體系,促進農學的標準化發展。農業學校的教育除了培養農業技術及推廣人員外,還應通過多種途徑培養技術型農民。農業是我國的第一大產業,科技興農是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這就對新時期的農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農業學校應合理設計專業課程,將農民應具備的知識和應掌握的技能進行分解,并將其轉換成相應的課程,從而培養高素質的技術型農業人才。
4、提升農業學校教學質量必須注重實踐教學環節
傳統的農業專業課教學,注重的是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傳授和實踐技能的訓練,這只體現了教學的一個方面。為了使學生全面發展,還應重視專業課教學的另一方面,即將素質教育思想滲透于教學全過程中,使學生不僅培養了專業素質,其他方面的素質也得到了提高。為此,可以通過實踐環節的改善提升教學質量。
4.1落實實踐教學環節。農業學校的實踐教學形式主要有三種:實驗課、實習課、專業活動課。實驗課的課前要有計劃的安排,上課時講解、演示、指導有序進行,課后要求學生寫出詳細的實驗報告,重點內容和疑難問題要作標記。實習課要求教師根據教學計劃編寫教案。上實習課時在有講解、演示、巡回指導,最后要求學生寫出實習報告,教師根據學生實習完成情況和實習報告評出成績。專業活動主要是學生在實習基地上親手操作,反復訓練,以培養熟練的技能。這樣通過學生動手能力與實習報告的具體情況,來安排實習計劃能夠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4.2注重實踐實習教學,培養學生對農業知識的系統掌握。農業學校實習的主要特點是實習的連續性很強。一年只種一或兩茬作物,在這漫長的生長周期中,任何一個環節管理出現問題,實踐教學就不能順利的開展下去。例如,在進行水稻的畝產量的試驗中,如果管理不合理,在水稻和生育期中出現使水稻絕產和病蟲害,那么這樣的實習就無法開展下去了。為了加強管理,在教學實踐可將有關的實習課題聯系到一起,將實習基地按一定量分配給學生,學生接手開始到結束始終負責。比如農學專業從種子準備、整地、播種、田間管理、雜交授粉等環節的實踐由定人負責,這樣能有效地促進學生自覺參與教學實踐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責任感、自信心的同時,又提高了實踐操作技能。
5、結語
當前我國農業科技對生產的貢獻率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這與我國農業勞動者素質相對較低,農業技術人才不足有極大的關系。因此,做為培養農業技術人才的農業學校,必須持續改善教學策略、方法,提升教學質量,通過培養高素質農業技術人員,推動我國農業產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