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業機械化融合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目前,農村偏遠落后閉塞的問題已得到基本解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條件已十分成熟。而且面對不斷擴大的城鄉差距,鄉村振興戰略也勢在必行。抓好農業工作的重心,必然是農業產業化和農村經濟轉型升級與農業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
1鄉村振興戰略下的農業機械化重要性分析
1.1提升農業質量
面對國內國外兩個大局的新變化和新趨勢,農業供給側機構性改革已是大勢所趨,農業機械化就是供給側機構性改革的重要途徑。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是現代科技與農業緊密結合的產物,可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地實施。在新時期,農業機械化要求科技精細化、產業專業化、農業商品化,從而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1.2吸引青壯勞動力
當前,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流失,正是因為農業存在短板,無法吸納大量勞動力在當地就業,而且農業收益與付出不成正比,農業長期低質低效。借助農業機械化,農業生產專業化水平進一步提高,農業產出不斷增長,可留住更多勞動力在當地就業和生活。
1.3鞏固和維護國家農業安全
隨著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中國耕地紅線面臨著巨大挑戰,嚴重影響國家糧食安全。盡管目前中國主糧基本能夠自給自足。但是大豆、玉米等農產品依舊需要進口,國家糧食安全形勢難言樂觀。農業機械化水平提升,可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產量,保證國家糧食自給和安全。
1.4提升了農業競爭力
中國農業產業最大的危機不是產量不足,而是農業基因萎縮,大量種子資源掌握在國際巨頭手中,一旦國外糧食巨頭不再向中國提供種子,后果不堪設想。深入實施農業機械化,不僅能提升種子選育階段的自動化水平,也能提升農產品產出的自動化水平,比如瓜類收割機、草莓收割機、玉米采摘機等,降低了農作物生產成本,提升了農業效益。
2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與農業機械化深度融合存在的問題
2.1農村推廣困難
在發達國家之所以能夠推廣農業機械化,是因為土地平坦、集中連片,易于機械化耕種,農業收益可觀。但是中國地形復雜,土地分散,適合大規模發展農業機械化的土地資源十分有限,農業機械化很難展開。另外,農民自身由于文化水平不高,操作現代農業機械設備存在一定困難,而且農民普遍不知如何保養農機設備,一旦農機出現任何問題,維修費用較高,維修時間較長。
2.2農機推廣資金短缺
中國農民作為農業生產個體,在購買大中型農業機械設備時存在很大困難,農機購買資金缺乏。中國基層農機站也存在資金匱乏的問題,基層農機站每年主要開展拖拉機牌照發放和駕駛員培訓工作,政府專項經費極其有限,通常只能維持自身運轉,很難再有經費用于開展農機生產專項檢查和質量監督,農機服務基本免費。如果不增加專項經費,農機服務將很難大規模開展。
2.3農機推廣人才不足
由于基層農機站(所)通常隸屬于農業服務中心,多數人被抽調參與行政管理工作,很難有機會接觸到農機管理工作,再加上在職培養更新知識機會較少,農機人才專業知識儲備嚴重滯后。留守農民主要為老年人,文化水平差、接受新技術能力低,導致新型農業機械設備很難在農村推廣,影響了農業機械的推廣應用。
3鄉村振興戰略與農業機械化深度融合策略
3.1上下聯動,形成合力
政府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者,需要把農業機械化工作作為“三農”工作的突破口,大力推動本地農業機械化。各級政府要根據本地農業發展現狀,制定相應的農業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規劃,農村自治組織大力宣傳農業機械化優勢,鼓勵農民采購機械設備。在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組織農民以農機設備入股的方式成立農機專業合作社,到市場上開展農業種植、收割等,進而增加農機專業合作社原始積累。通過政府主動、市場驅動、農民發動的方式,將農業機械化與農村經濟緊密結合,形成農機推廣利益共同體,從而推動農機推廣工作走上快車道。
3.2科技帶動,加強轉化
科技創新作為工業發展的催化劑,必須進一步加大農業機械設備研發投入,不斷深入開展農業機械設備和工藝創新,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農業作為中國的第一產業,中國一拖、中聯重機、沃得集團等大型農機集團要發揮好龍頭作用,將科技成果應用到最新的農機設備上,在全球推廣和應用,參與市場競爭,進一步增強中國農業機械設備的研發能力,確保國內銷售的農機設備能不斷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鶎愚r機站也要發揮自身的技術推廣作用,組織農民進行培訓,教會農民使用農機實用技術,提高農機使用、維保技術水平。
3.3人才引領,注入活力
農業強,農村才旺,自然會吸引人才。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必須依靠人才和農業現代化的推動。因此,國內農業院校需大量培養農業現代化專業人才,引導這些人才到田間地頭創業,將農機技術帶到農業生產一線。同時,基層農機站必須創造條件留下農機推廣人才,這樣農機推廣工作才不會淪為空談,每年要安排好繼續教育培訓,提高人才專業化水平。
3.4鄉村振興戰略下的貴州小型農機化策略
由于貴州省石漠化嚴重,大部分地區屬于山區,耕地面積小而分散,中大型農業機械很難進行作業。在由于對山區農業重視不夠,盡管市場上出現了一些小型農機設備,并不一定適應貴州省耕地環境,機械性能較差。貴州省地形適合果樹、茶葉等經濟作物的生長,近年來全省以“山地、小型、特色”農業機械進行開發和推廣,相繼開發了無人駕駛植保飛機、果園單軌運輸機等農機設備。當前,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在貴州得到較大發展,與山地相適應的小型農業機械設備也將推陳出新,不斷幫助農民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產出效益。農業機械化才能真正推動農業現代化,截止2020年底,中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0%,基本實現了農業機械化。但是中國農業機械化和裝備水平依舊存在地區差異,中國主糧產區農業機械化水平高,而貴州省要實現農業機械化還存在較多問題,必須注重發展農業小型機械化。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既要立足當前,又要著眼長遠,及時更新或淘汰農機設備,推動農業現代化,提升中國農業綜合競爭力,真正保障好國家糧食安全。
作者:韓茂德 單位: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農業農村局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