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林業投資障礙及解決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近幾年,黨中央、國務院和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問題,努力增加林業投資規模。“九五”期間,我省中央和省級林業投資總額16億元,比“八五”有較大的增加。中央級投資的增加,為我省林業改革、發展與穩定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提高了全社會對林業的關注程度,在各級機構改革中也產生了無法替代的作用。同時,投資的增加對林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增大了林業系統管理的責任。
一、林業投資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林業投資供求矛盾仍然突出。近幾年來,盡管國家對我省的林業投資增加幅度較大,但由于我省林業投資基數底、林業生產建設欠賬多等原因,林業投資與實際需要相比,供求矛盾仍然突出,差距仍然很大。根據《河南省林業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預算,“十五”期間林業建設所需投資約為150億元,年均約30億元。其中需中央投人100億元,年均20億元。而“十五”期間我省可籌措國家和省級林業生產建設投資約21億元,僅占實際需求量的14%,遠遠滿足不了林業建設的需要。2001年,河南省林業廳對鄭州、許昌兩市投資計劃2805萬元,而完成成片造林就需要投資6000萬元左右,如全部用于造林,僅占需要量的47%。而實際上2805萬元投資計劃的建設內容包括防護林、種苗工程、病蟲害防治、森林防火等項目。
2.國家投資大的項目在河南省覆蓋范圍小,國家投資少的項目在河南省涉及范圍大。如天保工程,全國有14個省市區的897縣,總投資962億元,而我省只有巧個縣列入工程區,總投資約7億元,占全國很小的比例。而淮河防護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及平原綠化工程是我省影響大的林業生態工程,涉及范圍占全省60%的縣市區,但國家計委一直沒有正式批復規劃,國家每年只有少量的投資補助。
3.林業專項貸款作用顯著,但貸款難度增大。“九五”期間,許昌市利用省林業項目貼息貸款2650萬元,這些資金的投人,選擇了一批高起點、高科技、投資少、見效快的項目,給林業產業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經驗基礎,為該市林業健康發展起了很大推動作用。全市“九五”期間林業產業總產值計劃由1.53億元增長到3.4億元,凈增1.87億元。在沙區綜合治理工作中,焉腸陵縣林業部門探索出了治理沙荒的新路子,實施了沙區高效林業產業綜合開發。幾年來利用治沙貼息貸款760萬元和自籌資金,發展“蓮魚共養”,筑塘1500多個,栽植雜果近2萬畝,營建高標準防風固沙林網和果糧間作5萬畝。通過綜合治理,不僅遏制了沙荒,而且提高了當地農民收人,實現了林業產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沙區糧食平均畝產由1994年的320公斤,增加到2000年的600公斤,沙區農民人均純收人2000年達到5000多元。
4.工程項目的規劃設計重視不夠,管理存在薄弱環節。在林業投資方面還存在重項目爭取和資金分配,輕資金管理和效果考核的問題。重點基本建設工程和國債項目必須進行規劃設計,并按照基本建設程序進行審批,而一些單位對此重視不夠、質量不高。隨著林業項目的逐年增多和投資的不斷加大,在資金使用上特別是在小額度資金使用上,個別單位出現滯留、串用等間題。
5.對林業系統外投資的利用缺乏協調和督促。襄縣、都陵、中牟、新鄭等縣市在中央級和省級林業系統內投資較少的情況下,平原林網建設主要靠利用農業綜合開發資金來進行,效果非常好。近幾年中央級和省級林業系統內投資的增加,一些單位對林業可以使用的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扶貧投資、以工代販投資的協調利用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所下降。以工代販投資河南省每年2.5億元左右,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每年超過2億元,利用這些投資發展林業潛力巨大。
解決當前林業投資問題需要各方面、各地方的共同努力,既需要林業系統領導的重視,也需要計劃、財政、金融等部門的大力支持。目前應加強以下幾方面工作。
1.加大宣傳、上大項目。繼續加大對林業重要性的宣傳力度,為增加林業投資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要有大思路、做大規劃、上大項目。特別是準確地把握住新時期林業的重新定位,緊緊圍繞和抓住重新整合后的六大林業工程,實行分類經營、分區突破,篩選報批工程項目。
2.進一步完善林業投資政策,建立林木資源資產化管理制度。第一,在投資政策方面,將公益林建設、管護費用納人公共財政預算,商品林建設享有長周期、低利息的信貸政策。第二,調整不合理的稅費政策,實行輕稅薄費。第三,在管理政策方面,要調整、完善與林業相適應的林地管理、林木管理、流通管理和所有制結構政策,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參與林業生產建設,實行“誰投資,誰收益”原則,走“林業為社會,社會辦林業”之路,建立嶄新的林業投資機制。要建立林木資源產業化管理制度,加大貸款工作力度。成立森林資源評估機構,為林業產業化的發展和信貸資金投人林業領域提供中介。林木資源是林業行業擁有的一筆最大資產,是林業擴大再生產的堅實基礎。就河南而言,有林地面積209萬公頃,活立木蓄積量1.32億立方米,價值數百億元。因此,對這些森林資源資產進行評估,進行銀行抵押貸款,對吸引社會資金投人林業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進一步拓寬外資利用渠道,合理利用外資。目前河南省林業外資項目主要是營造林項目。應當拓寬利用外資的渠道,引導外資的合理流向,使林業利用外資朝著更有利于我省林業發展的方向進行。隨著我國加人WTO,林業對外開放將進人新的階段,今后要千方百計爭取外資發展林業產業項目,如木材加工、果品加工、種苗花卉、森林旅游等。
4.多渠道籌措林業投資,統籌安排各種資金。要加強計劃宏觀調控,完善預算體制。一是項目與投資安排應體現全省林業“十五”計劃;二是投資安排應與工程建設質量掛鉤,對年度人工造林核實率低、工程質量低劣的單位和森林資源超限額采伐嚴重的地區應在投資安排時予以調控;三是投資安排應與重點項目資金審計結果掛鉤,稽查中發現有違規現象的單位應調減投資安排。要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籌措林業資金,統籌安排各種林業投資。積極利用國家預算管理制度改革、擴大公共事業項目支出的有利條件,加大財政性資金的爭取力度。隨著財政預算管理制度的改革,財政供給范圍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其預算支出的范圍包括政府機關、社會事業、公益項目和轉移支付,而林業公益事業完全有條件利用行業優勢,爭取財政的更大支持,盡可能地擴大林業在財政預算支出中的份額。要統籌安排預算內投資、預算外投資和農業綜合開發投資、以工代販投資、扶貧資金,對那些可以使用農業綜合開發投資、以工代販投資、扶貧資金,而不積極爭取使用的縣(市、區),在安排林業專項投資時,也應調減其投資規模。
5.加強項目管理,建立健全的項目投資管理和監督機制。項目和資金管理文件規定較多,特別是1998年以來,國家計委、財政部和國家林業局就國債項目管理及有關工程項目管理問題,相繼出臺了一系列規定、辦法,對此要準確掌握和嚴格執行。要切實搞好工程投資管理、質量管理,建立健全各項林業資金的管理辦法。強化稽查工作,加強監督檢查力度。要建立層層負責的質量責任制,進一步落實各級行政領導責任制、質量終身負責制、法人責任制、資本金制、合同制、監理制、招投標制,把好項目的勘查、設計、施工、監理、竣工驗收等環節,努力提高投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