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自然資源在幼兒科學中的應用范文

自然資源在幼兒科學中的應用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自然資源在幼兒科學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自然資源在幼兒科學中的應用

一、有趣的種植、飼養活動是探索科學活動的途徑

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多數家庭不再飼養小動物,孩子們接觸動物的機會越來越少,但是孩子與動物有著天然的情感聯系。因此我們在幼兒園內設“飼養角”,組織幼兒一起養殖一些簡單的小動物,如:蠶寶寶、螺絲、蚯蚓、泥鰍等。孩子們在養殖的過程中觀察生命的孕育,并用自己看得懂的符號記錄下來,了解它們的生長、行動、進食等明顯而有趣的特征,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進一步提升幼兒的科學素養。如在開展主題活動《會吐絲的蠶》時,為了讓幼兒親身體驗蠶的生長過程及變化特征,我們在“飼養角”養了蠶寶寶,由于經驗缺乏,在飼養蠶寶寶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幼蠶由于吃了濕的桑葉而拉肚子死去;或因為被放在陽光曬到的地方而死去。

經過這兩次事件后,孩子們對飼養蠶寶寶更加用心,有的回去請教爺爺奶奶,有的請爸爸媽媽幫忙上網查找資料。他們知道了蠶寶寶是一種很嬌貴的動物,要吃不濕的桑葉,要放在太陽曬不到的地方,隨著蠶寶寶的長大,它們每天的食量也逐漸增加……由于掌握了科學的飼養方法,后來飼養的幼蠶都健康成長,孩子們也常常聚攏在一起觀察蠶寶寶并討論:“蠶寶寶身上為什么會有一粒粒黑點?”“尾巴后面的‘小刺’是用來干什么的?”“蠶寶寶軟綿綿的,它有骨頭嗎?”……通過飼養活動,孩子們了解了蠶寶寶有趣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及其與環境的依存關系。“飼養角”增加了幼兒對動物的感性認識,使他們對動物探索研究的熱情不斷增長。

二、豐富的游戲活動是探索科學活動的拓展

農村里有豐富多彩、取之不盡的自然物,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農村所提供的泥、石、水和植物等自然物,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教育內容、季節變化不斷地為幼兒提供游戲材料,讓幼兒獨立自主地去觀察、操作、探索、發現,從而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而且《綱要》中關于科學教育的內容和要求中,也多次提到了諸如利用“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從身邊的小事入手”等要求,這是對幼兒園科學教育生活化要求的具體體現。因此,我們在班級里設置了“科學探索區”。

如在進行小班主題《過年啦》時,為了讓幼兒嘗試動手做元宵,感受共同歡慶節日的快樂,我請小朋友把自家的糯米粉拿到幼兒園來,開展了《做元宵》活動,讓孩子們和爺爺奶奶一起搓揉面粉。通過親自實踐,孩子們了解了要想變成面團,必須在糯米粉里加水,而且水不能加太多,否則就很粘手;也不能太少,否則就不能變成面團……這個活動讓幼兒們更關注日常生活中的科學現象,發現其中的秘密,從而提升了孩子的經驗,體驗到科學活動的快樂。在進行中班主題活動《在秋天里》時,家長們拿來了麥穗和稻穗,然后小朋友們坐在一起,剝開麥穗和稻穗進行觀察。他們發現:稻子長得彎彎的,像香蕉;麥子長得直直的,像蘿卜;稻子頭上有個小缺口,是白色的;麥子身上有一條裂縫,還有一根根尖尖的、像針一樣的麥芒。孩子們還請阿姨幫忙做米糕、做饅頭,品嘗它們不同的滋味。

在進行大班主題活動《有趣的水》時,我們為孩子們準備了一些農村自然物,如蘿卜、葫蘆、稻草、土豆、蘆素葉子等隨處可見的材料,讓孩子們嘗試著做“沉與浮”的實驗,并記錄:哪些東西是浮起來的?哪些東西是沉下去的?幼兒在與這些材料的相互作用中,更好地了解材料的特征,如:土豆、蘿卜是沉下去的;蘆葦葉子、稻草、葫蘆是浮在水面上的。孩子們還想到,用增添一些輔助材料,如沙、樹葉等材料,可以讓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或者讓浮起來的東西沉下去。這些活動都體現著孩子們積極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我們讓孩子在玩玩、看看、摸摸自然資源的過程中滲透科學教育。實踐證明,具有鄉土特色的“科學探索區”成了孩子們樂于逗留的樂園。

三、多樣的本地資源是開展科學活動的瑰寶

在新農村的建設中,我園所處的地域形成了許多農業生產基地,借著這個優勢,我們經常把孩子們帶到農村的大自然、田野中去,并利用家長資源,請他們給孩子講解,孩子們很受教育。如在開展小班活動《靈芝寶寶本領大》時,我們就把孩子帶到靈芝基地去參觀,一路上孩子們嘰嘰喳喳:“靈芝怎么長得跟蘑菇差不多啊?”“靈芝是怎么種植的?”“靈芝吃了會有什么好處呢?”……于是我請在靈芝基地工作的家長給孩子講解。通過講解,孩子們對靈芝的生長及藥用價值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在進行中班主題活動《好吃的食物》時,我們參觀了盛姆桃園基地。基地里的叔叔阿姨給孩子們品嘗了優質早熟的水蜜桃品種———特早紅。孩子們說:“這個桃子為什么這么甜?”“桃子的汁水好多,皮好薄。”“這里的桃子比我們家種的桃子大多了。”通過品嘗以及叔叔阿姨的介紹,讓幼兒了解盛姆桃園基地里的桃子的特殊性:這種桃樹一年開兩次花、結兩次果,這種桃子和我們小朋友一樣,是喝牛奶長大的,還有桃子的果大核小、色澤鮮艷等特點。

在進行大班主題活動《有用的植物》時,我們邀請爺爺奶奶們帶我們參觀萬畝良田基地。爺爺奶奶一邊走一邊說:“這里的水稻都是用機器播種收割的。”“將稻穗上的稻粒通過脫粒打下來的就是稻谷。”“將稻谷脫殼,出來的就是糙米。”孩子們還跟著爺爺奶奶來到了“博士米”的加工基地,知道了“博士米”的家在哪里。幼兒在參觀以后,明白了平時吃的米飯究竟是怎么來的,并知道了要愛惜糧食。通過這些活動,孩子們的學習和活動的空間擴展了,獲得了有關科學方面的知識,又感受到了農村科技的發展,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以及熱愛農村、熱愛大自然的情感。蘇霍姆林斯基說:“大自然是第一本教科書,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老師,她的教益無窮無盡。”陶行知先生也說過:“活的教育要用活的環境,不用死的書本。”因此,我們充分挖掘、利用家鄉可用的自然資源,為幼兒提供了開放的、真實的、自然的、豐富的探索空間,給幼兒以“活”的科學教育,幫助幼兒養成了良好的科學習慣。

作者:謝葉香單位:上海廊下幼兒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学长在下面撞我写着作业l| 渣男渣女抹胸渣男渣女app|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AV片在线观看免费| 手机av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视频大全| 欧美爽爽爽爽爽爽视频| 免费人妻av无码专区|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播放免费播放av片| 一级毛片完整版免费播放一区| 日本强伦姧人妻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码潮喷在线观看| 欧美高清国产在线观看|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视频观看| 美女露100%胸无遮挡免费观看| 国产在线jyzzjyzz免费麻豆| ww亚洲ww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a级毛片免费全部播放| 少妇厨房愉情理9仑片视频| 中文字幕有码视频| 日本在线视频播放| 久久综合色综合| 欧洲成人r片在线观看|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另类春色 |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视频二区三区国产情侣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一区|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 99这里只有精品66视频| 夫妇交换4中文字幕|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人呢| 扒开双腿猛进入免费观看美女| 久久国产免费福利永久| 日韩激情视频在线| 久久这里只精品| 最近2019中文字幕mv免费看| 亚洲人成图片小说网站| 欧美同性videos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