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產業技術創新知識的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內的知識生產、傳播和應用的主體,主要是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知識輸出是知識創新生產方的行為。影響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內知識轉移的因素眾多,關鍵是聯盟內知識創新生產方的知識轉移意愿、知識特性、持續的研究開發能力、轉移技能水平等基礎因素,政府政策支持和市場機制引導力度等直接影響輸出意愿。實際上,利益追求(無論來自政府或市場)是知識輸出方的核心動力,知識勢差是產生知識輸出的必要條件。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知識轉移的基礎因素,主要是指影響知識創新方的知識輸出意愿的因素,這些因素決定著知識轉移是否能夠發生,是決定知識轉移的效率和效益的首要因素,如圖1所示。1.知識創新水平。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內的知識輸出方擁有知識積累(知識勢差),是進行知識轉移的前提。當然,這種知識勢差必須適度(接受方能夠理解),才能夠推進知識交流、承接和轉換順利銜接,勢差太大則無法進行知識交流溝通,知識轉移就無從談起。知識輸出方不僅要擁有知識勢差,而且必須具備持續的知識創新能力。通常,知識創新能力越強,研究開發水平越高,知識勢差就能夠持續保持,聯盟內的知識轉移進程才可能順利開展。2.轉移意愿。知識轉移的意愿強弱,直接關系到聯盟內知識轉移的進程和效果。影響知識轉移意愿的因素,主要是預期收益、競爭壓力、轉移的難易程度(成員間合作意愿和彼此信任程度)。預期收益通常受市場需求和前景的影響,巨大的潛在經濟利益是知識轉移的直接驅動力;知識更新的速度和競爭對手知識更新投入的強度影響著知識轉移者的意愿,搶占主動,走在市場競爭對手前面會強化知識轉移意愿;政府倡導和政策鼓勵,提高協調和監督管理力度,促進成員間的信任合作關系,是增強知識轉移意愿的重要推力。同時,知識屬性會直接影響知識轉移意愿。人類知識可分為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顯性知識直觀、可編碼,可以通過學習、培訓方式傳遞,也可以通過媒介或物質載體進行傳輸轉移。總之,顯性知識易于表達、易于傳遞,而且轉移成本低;隱性知識不直觀、無法編碼,通常存在于人的思想、經歷、感受之中,屬于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知識,通常具有粘滯性和復雜性的特點,其隱性與難言特征導致知識轉移相對困難。3.知識轉移能力。知識輸出方的知識成果表述能力強,知識交流渠道暢通,知識管理水平高,會加快知識轉移的速度,提升知識轉移的成效。
二、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知識轉移的能動因素分析
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知識轉移的能動因素,主要是指影響知識吸收方的創新意識、吸收轉移意愿和投入資源等因素。這些因素直接影響著聯盟內知識轉移的實際進程、速度和效果。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知識轉移的能動因素,主要包括知識吸收方的學習意愿、知識吸收能力、知識應用水平。其中,學習意愿是核心,投入強度是關鍵,如圖2所示:1.知識學習意愿。知識接收方具有學習意愿,是知識轉移能夠進行的起點。知識接收方的學習意愿強弱,取決于市場競爭壓力的大小,知識學習帶來利益的大小,以及政府政策鼓勵力度的大小。2.知識吸收能力。知識接收方擁有知識量的大小及其結構與新知識的相關性越高,輸出方與接收方的知識勢差越小,知識接收方的接受能力便越強,理解新知識用途和使用條件的速度便越快,消化吸收為自身的知識、融入自身的知識體系的速度越快,效果便更好。3.知識應用成效。知識接受方學習理解、消化吸收新知識的目的,在于運用新知識開發適應市場需求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或新服務,提高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從而實現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知識轉移的預期目標。
三、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知識轉移的耦合因素分析
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知識轉移的耦合因素,主要是指影響知識輸出方和吸收方交流互動的相關因素。耦合因素包括政府、輸出方、接受方和社會中介方等主體,在交流互動的耦合過程中,知識轉移的接受方吸收消化知識,形成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或新服務能力,并將知識整合應用中的問題或形成的新知識反饋到知識轉移的輸出方,形成推動新知識生產的信息,促進知識轉移輸出方的知識創新進程。耦合因素,是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知識轉移的典型特征,也是核心要素,如圖3所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知識轉移,關鍵是各個行為主體的互動耦合,幾個主體的互動行為可以描述如下:1.政府部門。政府部門通過立法、出臺政策,制定規劃和實施專項計劃,給予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知識轉移法律政策支持和直接的資金支持,并通過計劃項目監管促進知識輸出方和接受方互動,促進知識轉移。2.知識轉移輸出方(高校、科研機構)。高校、科研機構通過科學實驗、技術發明等知識創新活動形成知識優勢(勢差),在政府的鼓勵促進和市場需求的牽引下,通過知識表述、宣傳和培訓,向知識接受方傳遞知識信息,形成互動態勢。3.知識接受方(企業)。企業在市場壓力和政府鼓勵之下,形成知識接受意愿,通過學習、理解和消化知識源泉提供的知識信息,進而通過研究開發活動轉化應用學習獲得的知識,形成新的生產、運營及盈利模式,并在知識轉化應用中提出新的科學問題,匯聚知識創新的需求信息,反饋給知識輸出方,形成互動促進知識創新的共同收益格局。4.社會中介機構(金融機構、孵化器、技術市場)。社會中介機構主要擔負著信息交流與傳遞的橋梁、復雜技術簡化分拆的基地、知識應用轉化技能完善的場所等幾個方面的特殊作用,促進輸出方和接受方共同進行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或新服務的開發創新,在推進知識輸出方和接受方互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金融類的中介機構還可以提供資金籌措和運行的指導和支持,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知識轉移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支撐。
四、促進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知識轉移的關鍵措施
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內主體間的耦合互動,促進知識有效轉移,需要認清并抓好三個方面的工作:1.發展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在伙伴選擇時應當選擇產學研各方之間有知識勢差的成員,以便能夠利用各成員的個體優勢,并發揮聯盟內部知識轉移帶動整體發展的群體優勢,從而不斷推動產品升級,進而帶動產業轉型,實現創新驅動發展。顯然,知識勢差是知識轉移的前提,不同主體的耦合互動是知識轉移順利實現的關鍵。2.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成員之間的知識轉移,應當根據不同的知識屬性選擇不同的轉移方式,顯性知識的轉移可通過培訓、教育等正常渠道實現;隱性知識,則需要知識輸出方做好復雜知識的簡化,甚至還需要開辦專門的培訓班,強化知識理解,推動應用轉化。顯然,知識轉移的核心是知識應用,各方有效互動是轉移的關鍵。3.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內知識轉移,是依靠不同主體的不同人群之間的信息交流、技術合作實現的,不同主體通常具有不同的目標追求,不同人群通常具有不同的知識背景。因此,加強聯盟成員之間的彼此信任,推動各成員之間的真誠合作,是持續進行知識轉移并持續獲得轉移收益的基礎和關鍵。
作者:殷群嚴進夏玲玲單位:南京郵電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