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商業銀行應對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互聯網對國民經濟生活的影響日益廣泛與深刻。互聯網金融使得支付渠道與金融產品更多元化,同時也將大數據應用到了金融行業。在互聯網金融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傳統銀行業務的生存與發展受到了較大挑戰。商業銀行在互聯網金融發展背景下,應該積極更新經營理念,提供更人性化的金融服務,完善支付渠道,重視大數據的作用。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支付
1引言
互聯網對國民經濟生活的影響日益廣泛與深刻。“互聯網+”模式目前已經深入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發展也對以傳統以銀行業為主導的金融體系產生了深遠影響。在互聯網金融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傳統銀行業務的生存與發展受到了較大挑戰。如何應對這樣的變化將會影響到銀行今后的競爭力與發展道路。因此,對于“互聯網+金融”模式的研究重要且必要。
2互聯網金融的特點
(1)支付渠道的多元化:互聯網金融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改變了傳統只能通過銀行渠道進行支付結算的模式。在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迅速發展過程中,移動支付已經深入到了居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支付體系運行報告顯示,我國2016年移動支付業務的數量已經達到了257億筆,而移動業務發生的總金額更達到驚人的157萬億元。在這樣的情況下,傳統的現金結算及以銀聯為主體的銀行卡渠道受到了重大挑戰。
(2)金融產品多元化:傳統的商業銀行金融產品都是高度同質化的。過去銀行在相互競爭時,受到利率體系等方面的影響,而利率的形成又深受中央銀行的影響,商業銀行無法進行更大權限的決策與營銷。目前利率體制改革雖已經取得重大突破,但長期在央行管理下形成的利率市場發展方向在短期內還無法有很大改變。而以騰訊、阿里巴巴等民營企業為運營主體的互聯網金融卻有著更多樣化的產品和更人性化的服務。互聯網是一個開放、包容、創新的平臺,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普惠性吸引了眾多年輕客戶的參與,并不斷向其他年齡階段的群體擴散。便利的操作體驗和更多樣化的產品選擇使得傳統商業銀行的金融產品受到了巨大挑戰。
(3)金融服務大數據化:“互聯網+金融”模式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大數據的分析與應用。所謂大數據,是指規模極大,無法通過常規的數據庫軟件進行分析處理的數據信息。這些數據通過云計算的處理與分析,將會使每一個客戶的服務體驗有著顯著提高,從而更偏好于互聯網金融。在使用互聯網金融產品時,客戶在平臺上的每一次操作都會進行相應的記錄與處理,第二次再進行使用時,平臺會根據上一次的使用偏好與內容進行類似產品的推薦,從而把握住每一位客戶的心理。大數據是互聯網金融企業的一個重要競爭力,具有非凡的戰略意義。商業銀行雖然在業務開展中也會進行客戶信息的收集,但一方面數據的常規化與處理手段的老舊化無法發揮客戶信息的應有價值;另一方面商業銀行在“云計算”方面的技術也無法達到互聯網企業的高度。這一切使傳統商業銀行在業務開展過程中受到了較大挑戰。
3商業銀行的應對與創新互聯網金融的特點
決定了其在業務開展過程中有著傳統商業銀行不具備的優勢。商業銀行在互聯網金融發展背景下,應在如下方面進行改進。
(1)經營理念的更新:互聯網是一個開放的平臺,一個包容的平臺,更是一個存在眾多共贏機會的平臺。傳統市場往往實施“紅海”戰略,眾多參與者的競爭就是相互爭奪資源與份額;而互聯網行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往往為眾多參與者提供了實施“藍海”戰略的機會,眾多參與者能夠達到共贏的狀態。因此,商業銀行面臨互聯網金融時,更應采取合作的態度,而不是打壓的態度。充分與互聯網金融企業開展業務,吸收其技術與理念,將會使傳統商業銀行在今后的發展中處于更積極的地位。
(2)提供更人性化的金融服務:商業銀行的傳統服務一大缺陷就是同質化與繁瑣化。在面對互聯網金融的沖擊時,務必要進行一系列的改變,才能在該背景下占據更主動的地位。對于眾多客戶群體的經常性業務要充分簡化程序,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減少排隊時間。此外還要不斷提高銀行網點環境的舒適度,采用更加智能便捷的業務辦理設備,同時創新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降低業務辦理費用,吸引更多客戶來銀行網點辦理業務。
(3)支付渠道的完善與發展:第三方移動支付渠道的發展對商業銀行是一個巨大的沖擊,商業銀行在目前的被動局面下,應該充分重視市場規律,進行一系列的完善與創新。一是銀行應當優化客戶的操作體驗。移動支付渠道之所以能爆發式發展,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便捷與簡化的操作體驗。銀行的支付渠道更多是從安全性角度出發,而忽視了支付的便利性,但二者并非完全的對立,在一定范圍內提高便利性并不會影響支付的安全性。同時通過風控手段的不斷改進,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保障同時具備安全與便利的支付體驗。二是銀行應當提升增值服務的質量。給予使用銀行支付渠道進行支付的客戶更多的增值服務,通過支付服務與其他服務(如理財、消費、信用等)的有機結合,提高客戶的使用價值,從而使銀行支付獲得客戶更高的使用偏好。
(4)重視大數據的作用:商業銀行在業務開展中也掌握著大量數據,但在過去經營中卻并沒有重視這些數據的分析與應用。互聯網企業的重要優勢之一就是對大數據的分析與應用,從而提高客戶對其產品的偏好與依賴。在對數據信息進行應用時,一方面,銀行應該加強與其他金融機構的合作,實現數據的共享與互助,從而形成更大的基本數據庫。另一方面,銀行也應該提高對數據的分析與應用水平,充分引入互聯網企業的數據處理方法,使數據分析從常規方式向云計算方式改進,有效地處理大規模的數據,從而能夠準確掌握客戶的真實資金需求,研發更多與客戶需求相匹配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參考文獻:
[1]提云霞.互聯網環境下的銀行支付結算風險及對策[J].金融經濟,2017(12):53-54.
[2]張天鳳,金夢迪,于志慧.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02):39-40.
作者:陳婉霞 單位: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