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發展對策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我國金融市場建設經過幾十年的改革開放,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發展十分迅速,理財產品的數量和質量都有了顯著的提升,理財產品給銀行帶來的收益也在各項業務總收益的比列不斷提高。
(一)理財市場發展勢頭強勁在2005年以后,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得到飛速的發展,并逐歩走向規范化。從2005年起,我國的理財業務增長率達到18%,2012年前三季度規模達到400億美元。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根據其特點都開展了理財產品。
(二)理財產品種類逐漸增加我國目前商業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種類不斷增加,在H-H投資組合理論和資產資本定價理論的基礎上,不斷開發適應不同收入層次和不同年齡層次的理財產品。除去傳統的貨幣型理財產品,債券型、股票型及組合型理財產品不斷出現;理財產品的期限也從一周到一個月、三個月及三到六個月甚至幾年不等;理財產品的幣種從傳統的人民幣單一幣種發展到美元、歐元及澳元等多幣種理財產品。
(三)業務發展條件更加成熟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的人均居民收入和可支配收入近年來不斷增加,2011年城鎮居民收入人均達到23979元,可支配收入達到了21810元。隨著居民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商業銀行開展理財產品的業務客觀條件更加成熟,市場對理財產品的需求型結構已經出現,并且人們對理財產品的認識近年來也在不斷提升,因此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產品發展市場潛力巨大。
(四)理財業務有待繼續深化對比我國商業銀行開展理財業務的內容形式與發達國家,可以看出在理財業務的深化上海有待繼續提高。我國目前的理財業務重心仍在理財產品的推廣銷售方面,并且各商業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結構同質化嚴重,在產品推廣方式和產品服務等各方面都還存在一定的發展空間。
二、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市場上理財產品逐漸豐富,但同質化趨向嚴重近年來,我國各國有商業銀行、城市銀行及部分民營銀行等紛紛推出各自的理財產品,如工商銀行的“理財金帳戶”系列,建設銀行的“樂當家”系列,農業銀行的“金鑰匙”系列,招商銀行的“金葵花”系列和交通銀行的“圓夢寶”系列等等。在分析對比不同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產品特點不難發現,理財產品的結構功能基本相似,在個人理財產品的個性化設置和后續服務等方面缺乏創新,在核心的理財產品上同質化嚴重,難以形成品牌效應。
(二)理財中心大批涌現,但理財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與數量均需提高從目前商業銀行在個人理財產品的推廣上看,存在硬件過硬、軟件過軟現象。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中心硬件建設十分豪華,各種配套硬件十分齊全,但在優質的理財產品服務和專業理財顧問團隊的建設等軟件方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而理財顧問和服務等特質恰恰是完善的個人理財產品市場發展的必不可缺要素。根據國家相關金融機構的統計數據,與我國目前經濟綜合實力和金融發展水平相對應的個人金融理財人員缺口十分龐大,且目前相當部分的個人理財顧問和產品經理根本沒有理財資質,不能賬務理財需要的專業知識。因此,我國目前應著重加強理財人員的培養和專業素質的提升,這樣既能與先進的硬件設施相配套,更能解決個人理財業務對專業人才的需求缺口。
(三)個人客戶在理財觀念上存在的誤區多受到傳統理財觀念的影響,目前個人理財產品的觀念在部分社會大眾心中仍存在較多的誤區。誤區之一是保守的儲蓄思想,尤其是年齡較大的人群,但簡單的儲蓄理財行為在實現個人財產保值方面當遇上通貨膨脹都難以實現,更不能達到增值目的。誤區之二是與之相反的超多元化投資觀念,債券、黃金、股票、保險等多種理財方式一齊上。這種理財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投資風險,但是由于牽扯的投資方面較廣,個人很難在每個投資領域都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也沒有精力關注每個方面,因此存在一定的風險。商業銀行推出的個人理財產品基本由專業的金融設計人員進行設計,并個性化管理,這種理財產品的觀念推廣還有待繼續增強。
(四)理財產品中存在潛在風險,但風險防范意識薄弱商業銀行的理財業務過程屬于金融虛擬產品的交易和后續服務過程,其中也隱藏了不同類別的風險。其中作為咨詢服務的理財顧問和咨詢業務風險較小,風險主要存在于專業的理財產品介紹,理財的風險提示以及理財經理對客戶的不合理承諾等,這些都可能對商業銀行和客戶造成雙重利益損害,應加強風險防范意識。
三、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健康發展的策略
(一)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良好的金融大環境是金融市場發展的基礎,是商業銀行開展個人理財產品業務的客觀條件。金融環境的建立需要各商業銀行間加強合作,共同推動金融市場和金融秩序的改革創新。目前我國金融混業經營的限制門檻越來越少,商業銀行的金融分業經營現狀有望實現改革,因此金融機構間和互贏合作是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金融理財產品的交叉發展是必然。因此商業銀行應不斷加強與證券、保險及信托基金等非銀行的金融機構合作,不斷在業務組合和業務外包等方面創新,適應市場需要。
(二)加大理財產品的創新力度針對個人理財產品同質化嚴重的,各商業銀行應加大理財產品的創新,走品牌發展的道路,依據自身的資源優勢和業務能力,打造銀行劇本核心競爭力的個人理財產品。創新復合型理財產品。隨著金融業管制的逐漸放松,商業銀行可以在制度許可范圍內,加深與基金公司、證券公司、外資金融機構以及房產商、汽車商的合作,適時的推出復合型理財產品,在傳統風險較小的銀行理財產品與風險較大的金融衍生產品相結合的理財產品上加大創新。定制客戶不同需求的理財產品。學習西方理財產品中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以目標客戶為基礎進行產品開發,細分各類客戶市場,實施差異化戰略。
(三)實施客戶關系營銷管理客戶是現代市場經濟,包括金融市場中進行營銷管理的最核心部分。商業銀行應不斷加強客戶至上的經營理念,在理財產品設計和營銷方式上充分考慮客戶的個性化特征,根據實際需求進行產品和服務定制管理,走客戶關系營銷管理道路。
(四)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完善風險管理系統金融市場中的風險無處不在,包括系統風險、非系統風險等。商業銀行在金融市場中的份額龐大,應加強信用體系建設,正視金融市場中的各種風險,包括市場風險、交易風險和操作風險等等,注重風險預防和控制體制建設,建立科學的風險管理體系。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增強內控意識,規范理財產品的操作程序,減少違規操作發生的幾率。完善內部監督審核機制,通過內部監督審核機制的建立,降低理財產品業務中的各種風險。加快建立個人證信體系,通過建立信用體系,強化理財產品的風險管理。提高個人理財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銀行管理層要樹立依法經營、依法管理的觀念,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經營原則,確保理財產品的安全性。
作者:林業新 單位:中國建設銀行潮州市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