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實踐教學對高質量會計人才的培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進作用,已經成為學校培養會計人才的關鍵。教師應當重點培養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專業實踐能力、自主創新能力與會計綜合實踐能力,并且將該教學策略科學有效地應用于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現從多個角度對信息化技術環境下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策略進行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信息化技術環境;會計專業;實踐教學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信息化應用也隨之普及。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信息化技術對會計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推動下,信息化技術在會計專業教學中的比重也在逐步提升。但是,在會計專業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對學生培養目標不夠明確、傾向于理論知識培訓以及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不足等。為了避免此類問題的出現,學校應當從會計教學的本質出發,制定更適合的會計專業教學策略,從而更好地培養會計人才,為社會發展建設提供充足的力量。
1當前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現狀與概況
1.1實踐教學體系較為落后
總的來說,如今的會計專業仍然以傳統的方式進行實踐教學,在信息化時代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信息化實踐教學課程的缺失、會計實踐教學方式陳舊與現代會計信息化和電算化理論脫節等諸多問題依然存在。信息化會計專業教學不應該只是表現在形式上,而是需要完整地融入到實踐教學當中。目前大部分院校的會計專業實踐教學往往比較單一,實踐的內容都是圍繞著配套教科書來進行,對多元化的綜合性信息化實踐往往比較缺乏,這將會導致學生日后缺乏會計的知識素養、職業能力與綜合能力,難以適應要求越來越高的會計崗位。
1.2實踐教學理念不夠科學及內容缺乏仿真性
從目前的會計教學機制角度來看,由于部分教師過于重視理論教學而忽視實踐教學,從而導致了會計實踐教學的完整性與系統性存在著一定的偏差,即便對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進行了一些模擬訓練,其內容也是比較膚淺的,更多的是對一些財務軟件進行基礎性的操作,而對ERP等重要軟件的信息化教學往往較為欠缺,無法使學生的信息化實踐能力得到有效提升[1]。除此之外,部分教師在進行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時,內容缺乏一定的仿真性。教師在實踐教學中的仿真程度,對學生日后進入工作崗位后的工作能力至關重要。由于部分教師無法在實踐教學當中模擬出工作單位的會計工作環境,導致學生日后在工作當中難以適應信息化的財務管理系統,需要漫長的學習過渡期才能掌握,為剛剛走入崗位的學生帶來了諸多不便。
1.3實踐教學所需的信息化設備落后及教師的信息化技術水平較差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優秀成果,往往離不開先進的信息化軟件與設備。由于一些學校對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或者是資金匱缺,信息化教學設施的落后給實踐教學方式與內容的創新造成了一定的限制。例如最新的ERP系統,很多學校缺乏與之相適應的設備支持,致使實踐教學無法進行,由此導致學校培養出來的人員難以滿足當今社會對信息化會計人才的需求,與工作單位的崗位需求形成了一定的落差。除此之外,部分教師對于信息化的會計工作缺乏一定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的支持。由于教師身份的特殊性,部分教師對信息化的會計實踐教學存在著一定的抵觸心理,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師對信息化的財務處理的水平較為有限,教師自身的信息化技術水平的不足勢必會影響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質量,對高素質會計人才的培養形成了較大的阻礙[2]。
2針對信息化技術對會計專業進行實踐教學的策略
2.1基于信息化技術建立完善的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要想對實踐教學的信息化作出改革,首先要建立一個完善的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學校在改進會計專業課程中,除了必不可少的理論課程外,還要根據國家的相關教育政策,增加《管理信息系統》《電子商務》《計算機審計》等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類型的課程,并對信息化會計專業課程進行持續的更新,保證其緊跟信息化會計領域的發展步伐,從而建立全面的會計課程體系。此外,教師也應當增加實踐課程的比例,從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同時入手,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得以進一步的提高。
2.2改變教學理念將信息技術充分應用于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當中
教師在會計實踐教學當中應充分將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到課程內,使實踐教學更加多元化,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理論轉化到實踐當中。與此同時,教師也應當改革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根據不同的情況,分層次、多形式地進行教學工作,并且及時掌握會計領域最新的發展動態,避免出現會計課程教學與崗位工作環境脫節及滯后的問題[3]。教師在實踐教學當中要注意增強內容的仿真性。目前,信息化管理模式已經廣泛應用于企業的財務模式當中,教師在開展實踐教學時必須要滿足當今企業的需求,以此為基準對企業中的財務管理案例進行模擬,從而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綜合實踐能力,為日后學生的會計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2.3更新信息化教學設備提升教師的信息化技術水平
為了使教師的實踐教學工作得以有效進行,保證教學工作的先進性,學校應當對落后的信息化教學設備進行升級換代。還可以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建立多層次、多功能、內容全面、仿真度高的會計財務模擬實驗室,并配備多媒體教學系統、最新的網絡教學軟件、實用性強的財務軟件及各種模擬教學工具。有條件的,還可以與企業共同創建“會計實驗室”,此舉不但有效地提高了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效率,還可以使教師得以更好地融入到企業財務信息化管理的實踐當中,學生也可以做到學以致用,日后能夠更快地融入到工作崗位中。信息化會計實踐教學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信息化技術水平,學校務必要做好教師師資力量的建設,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技術水平,例如學校可以不定期地開展教師的信息技術的職業培訓,鼓勵教師積極參與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以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技術水平。在招聘教師時要多加考察教師的信息化能力,對在職的教師定期進行信息化技術考核,從而使教師能夠從根本上提高其會計實踐教學中的信息化水平[4]。
3結語
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信息化是一項長期工程,建立與完善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信息化要經過漫長的改革與發展,與此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的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方式也要隨之不斷改進與更新。教師也應當跟上時代的步伐,基于信息化技術對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進行不斷的改革與創新,從而培養更多的高素質會計人才,為社會發展做出更多貢獻。
參考文獻
[1]段洪成,姜佰謙.信息化環境下本科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探究[J].金融理論與教學,2015(4):81-84.
[2]潘玉香,魏亞平,馬立群,等.信息化環境下高校財會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8(23):53-56.
[3]楊相棟.“互聯網+”背景下高職會計實踐教學體系創新[J].納稅,2018(19):89.
作者:劉艷云 夏紅雨 單位: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