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會計專業實踐課程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教師實踐經驗不足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師雖然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但大多沒有在企業工作的經驗,動手機會很少,實踐經驗很少、很零散,導致在專業教學方案和教學計劃的設置上有所不足,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也不能游刃有余、自如發揮,從而有選擇性地少講或不講實踐教學內容。
1.2實踐教材不理想,與會計實際工作有所差別
校內會計模擬實踐一般采取模擬仿真的形式,實踐資料是將原始憑證印刷成書,但畢竟不是真實的憑證,在填制、審核、傳遞等方面都與會計實際工作有一定的差別。實踐材料千篇一律、實踐方式重復單調,學生很快對實踐課程失去學習積極性,實踐效果較差。雖然校外實習可以彌補校內模擬實踐的不足,但實際情況是,實習單位接納的學生數量有限,校外實習安排比較困難。即使已經進入實習單位,學生動手的機會也較少,只能處理一些較簡單的業務或事項,難以鍛煉各環節的動手能力和了解企業整個的會計核算程序,達不到預期效果。有些單位接受學生實習后,并不將學生放在具體的工作崗位,而是對學生不管不問,使實習變成學生變相放假。
2改進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踐課程的建議
2.1優化會計實踐課程的結構設計,注重實踐教學方式
高職會計教育執行以職業技能訓練和崗位能力培養為中心組織教學的原則,必須充分認識到會計實踐性教學環節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采取多種形式,合理規劃會計實踐課程比重。高職院校可以針對某些重點技能,將課堂教學與單項實踐相合,及時將實踐教學融入到理論教學中;也可以在幾門課程結束后,組織綜合實踐,將幾門課程的實踐內容糅合在一起,分崗位進行實踐,使學生全面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流程和會計核算流程,加強課程間的連接性。
2.2提高實踐教學老師的實踐能力,注重實踐教學效果
教師實踐能力的高低,決定了其所教授學生實踐能力的高低。學校要想方設法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首先,制定一定政策,鼓勵所有教師參加國家的會計師或注冊會計師資格考試,爭取成為會計師或注冊會計師,達到高職教育對“雙師型”教師的要求。其次,對于有一定工作年限和工作經驗的教師,應當鼓勵他們到企業中去擔任技術指導或者兼任一定工作,或與企業合作開發一定項目,對這部分教師的教學任務和科研任務作出適當調整,并在職稱評定時對有企業實踐經驗的教師給予一定照顧,使教師積極主動地增加自己的實踐知識和技能。第三,對于進校不久的青年教師,可以聘請企業經驗豐富的會計師、高級會計師對他們進行實踐動手能力的培訓,或者將他們送到企業進行實習,培養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請企業會計工作者來校兼職,負責實踐課程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帶動校內會計教師素質的提高。
2.3加強校企合作和校外實習實踐基地建設
目前,高職院校的校企合作和校外的實習實踐基地,主要是為對方直接培養人才,并在就業前接受一定數量的學生進行崗位實踐。為了使每一個學生都有在實際崗位上實踐的機會,學校要想方設法增加校企合作和校外實踐基地的數量。除了生產企業外,應多與會計師事務所、記賬公司建立合作。因為這類單位經營業務的特點,一方面可以容納較多的學生實習,另一方面也能使學生接觸到多種不同類型企業的真實會計資料,對會計理論知識結合不同領域和行業的實際業務有感性的認識、直觀的了解。除了爭取使更多的學生能到校外實踐基地學習,還要在校內對學生進行選拔,只有達到一定條件的學生才能到校外實踐,從而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2.4編寫綜合實踐教材
針對高職院校的特點和目前實踐課程的不足,高職院校應組織教師編寫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會計綜合實踐教程。編寫的會計實踐教程應以生產企業一定時期的實際經濟業務作為模擬實驗對象,選擇適當、真實、典型的原始憑證,注意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納稅會計等課程之間的聯系,注意會計業務前后期的聯系,使學生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流程的同時,熟練掌握會計處理程序的各個環節和步驟,能夠獨立進行從填制原始憑證開始到編制會計報表的整套賬務處理程序。使學生在沒有進入企業之前就對會計工作有了全面的認識,提高就業競爭能力。
3總結
對于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來說,要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圍繞就業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注重實踐環節,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突出高職教育的特點,培養出“畢業就能上崗,上崗就能干活”的具有高水平、高素質的會計專業人才,以適應社會對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的各種需求。
作者:趙銀芬單位:云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