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內碳金融市場的發展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國碳金融交易市場發展的對策及建議
政府應完善碳金融市場發展的外部環境。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全球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中國政府和監管機構應認清我國碳金融發展的緊迫性,盡快完善碳金融市場發展的外部環境。(1)以完善的法律法規保障碳金融市場發展。我國政府及有關監管部門應構建一整套包含資格審查制度、運行管理制度、風險管理制度等在內的碳金融市場法規制度,通過構建一套整體覆蓋的碳金融法律法規,有效約束碳金融市場的每一環節,防范金融風險,保障各方利益,確保我國碳金融市場健康有序發展。(2)以積極的政策扶持鼓勵碳金融市場發展。政府應加大對低碳經濟的投入,引導更多的企業投身低碳經濟行列中。通過設立專項資金補貼碳金融發展項目,適當減免碳金融市場參與者的稅賦,提高參與碳金融市場的積極性。努力為碳金融市場參與方打通資金流動渠道,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暢通國內外資本進出我國碳金融市場的通道。
金融機構應作為碳金融市場發展的主力軍。
在低碳經濟發展方面,政府主要起引領作用,金融機構卻能起到實實在在的推動作用。作為碳金融市場的主要參與方,金融機構應在金融創新、中介服務、人才建設等方面大力投入。
(1)提升碳金融產品創新能力。金融機構應轉變觀念,學習借鑒國外金融機構先進經驗,開發與碳排放權相關的理財產品,加大對開發新能源、研發環保技術以及從事生態保護建設等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積極開發以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和生物發電為標的的碳排放權交易項目,努力為客戶提供從項目融資到減排額二級市場交易的全流程金融服務。同時,大膽創新碳基金、碳證券、碳保險等衍生品,形成完整的碳金融產業體系。
(2)開展專業碳金融中介服務。商業銀行可以利用廣泛的渠道資源和客戶資源,輔以自身的專業優勢和信息優勢,為項目開發企業提供必要的中介服務,比如為產生原始碳排放權的項目開發企業提供融資擔保,為他們提供包括項目評估、項目管理、政策咨詢等在內的顧問和咨詢服務等等。
(3)打造專業的碳金融人才隊伍。金融機構應通過組建專業碳金融業務團隊,引進國外的優秀碳金融人才和先進管理技術,逐步建立自身的碳金融服務研發力量。并輔以定期選派優秀人才到海外學習,聘請國內外專家學者作為顧問等方式加強碳金融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碳金融人才培養與儲備體系。
現有中小碳金融市場應做大做強。
目前,我國還沒有形成全國性的大型碳金融交易市場,現有的區域性碳交易市場存在機制不健全、產品單一、影響力低等問題,我們有必要做大做強現有碳金融市場,早日形成一個有國際影響力的碳金融交易平臺。
(1)構建全國統一的碳金融交易平臺。中國早先成立了北京環境交易所、上海環境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權交易所,2009年武漢、杭州和昆明等幾家碳排放交易所也相繼成立,大連、貴州、河北、山西的交易所也在籌備中。目前,有關機構應嘗試整合國內區域性碳金融交易平臺和現有碳金融資源,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全國性碳排放權集中交易平臺,實現降低成本、增強效率、提升影響的目的。
(2)構建有創新活力的碳金融市場。我國碳金融市場的自身科研團隊要善于捕捉碳金融市場的新商機,創造性地開展碳金融業務和金融工具創新,加快產品的設計和開發,除了最基本的排放權遠期和期貨交易外,積極探索應收碳排放權貨幣化、碳排放權融資擔保、碳排放權企業債券等金融產品創新,以滿足碳金融市場參與者不斷增長的實際需求。
(3)加強碳金融專業人才培養。碳金融業務既涉及傳統金融的市場交易、國際貿易等方面內容,又涉及許多碳專業技術內容,面臨諸多新的風險和挑戰,這需要吸收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組建專門針對低碳產業的金融研發力量,加強碳金融專業領域的人才培養,打造高素質的碳金融研發管理團隊。
作者:熊飛單位:武漢理工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