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工會服務農民工工作的路徑探析范文

工會服務農民工工作的路徑探析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工會服務農民工工作的路徑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工會服務農民工工作的路徑探析

[摘要]農民工群體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農民工工作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協助黨委和政府推動農民工問題的解決,是工會不可推卸的責任。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工會組織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進一步搭建平臺、創新機制,拓展領域、擴大對象,細化內容、打造品牌,推動服務農民工工作邁上新臺階。

[關鍵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農民工;服務改革

開放以來,伴隨著我國的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進程,規模龐大的農民工群體出現了。根據國家統計局的《2016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2016年我國農民工總量達到28171萬人。數以億計的農民工已成為我國產業工人的主體,是推動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1]但受城鄉二元結構、傳統戶籍制度等因素的影響,農民工在社會生活中往往處于弱勢地位,面臨著種種困難和問題。農民工問題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農民工工作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在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提出了新時代的新任務,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2]工會作為黨領導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協助黨委和政府推動農民工問題的解決,進而團結帶領廣大農民工爭當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生力軍,這是工會不可推卸的重要責任。

一、服務農民工是時代賦予工會組織的神圣使命

(一)服務農民工是工會組織服務黨政工作大局的必然要求

根據國家統計局廣西調查總隊的調查數據,2016年廣西農民工人數總量達到1231.8萬人,占廣西戶籍人口的22.1%。[3]其中以青壯年為主,平均年齡不斷提高,集中在18~50歲年齡段,80后、90后新生代農民工為主流。此外,廣西農民工主要分布在制造業、建筑業、住宿餐飲業、批發零售業及居民服務和其它服務業,從事第二產業的農民工所占比例過半,從事第三產業的農民工比重提高較快。由此可見,農民工已成為廣西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關于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歷次重要講話、重要指示中,反復強調工會要加大力度做好農民工工作,使農民工成為工人階級堅定可靠的新生力量。[4]在黨的報告中,進一步強調,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要繼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發揮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組織動員廣大人民群眾堅定不移跟黨走。[5]因此,進一步做好農民工工作,是工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重要政治責任和歷史任務。各級工會組織只有找準工作的切入點和著力點,進一步推進服務農民工工作,使農民工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才能引導他們聽黨話、跟黨走,充分調動廣大農民工推動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凝聚發展力量,增強發展動力,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力量。

(二)服務農民工是工會組織切實履職盡責的客觀要求

在我國,工會作為職工自愿結合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是以服務廣大職工群眾、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為根本目的而存在的。服務好職工群眾、維護好職工的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天職,也是工會安身立命之本,更是工會工作的永恒課題,還是工會工作服從、服務于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主要手段。當前,我國職工的內涵與外延都發生了深刻變化,農民工群體已成為當代中國社會的新型勞動力大軍,是工人階級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為農民工群體提供服務既是工會的神圣職責,也是工會不可推卸的使命。然而,由于農民工這一群體具有的特殊性以及受到所處的時代背景影響,導致他們在城鎮生活中往往面臨工資待遇、就業、住房、醫療、社會保障、教育等方面的諸多問題。與此同時,農民工在勞動關系中仍處于弱勢地位,社會中存在各種侵害農民工群體權益的現象,農民工群體性、突發性事件時有發生。在這種情況下,工會組織更是要進一步增強對服務農民工這項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及主動性,全心全意地服務好廣大農民工群眾,維護好他們的合法權益,切實履職盡責。

(三)服務農民工是工會組織應對當前國際形勢發展變化的現實需要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國際形勢正在經歷復雜、深刻變化。一方面,和平、發展、合作是當今時代潮流,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入發展,世界經濟總體保持增長,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另一方面,各國之間的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各種矛盾錯綜復雜,各類思想文化相互激蕩,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不斷增加,南北差距、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國際工運形勢也日益復雜化。不僅如此,西方國家的冷戰思維依然存在,敵對勢力對我國實施的西化、分化圖謀仍舊沒有改變,繼續對我國工會組織進行滲透,并頻繁插手我國的工運事務和職工問題,企圖以此達到分化瓦解我國職工隊伍的目的。特別是近年來,隨著農民工隊伍的發展壯大,西方敵對勢力加大對農民工群體的滲透,吸收大量農民工加入各類具有西方背景的民間非政府組織。在這種情況下,各級工會組織需要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面前保持清醒,站穩立場,竭誠為農民工服務,使廣大農民工從心底里相信工會、依靠工會,進而把職工群眾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

二、當前廣西農民工群體的特點及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組織化程度不高

截至2016年,廣西全區農民工會員達363.87萬人,全區會員總數為727.33萬人,農民工會員約占會員總數的二分之一。但根據國家統計局廣西調查總隊的《2016年廣西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2016年廣西農民工人數達1231.8萬人。[6]由此可見,農民工會員人數僅占了農民工總數的三分之一左右,大量的農民工游離于工會組織之外。由于缺乏組織保障,不僅導致農民工個體的合法權益容易受到侵害,也使得工會為農民工提供包括維權服務在內的各項工作難度增大。

(二)工資水平偏低

根據2016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6年廣西外出農民工月均收入3087元,本地非農務工人員月均收入2598元。[7]而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6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2016年我國外出務工農民工月均收入3572元,本地務工農民工月均收入2985元。[8]另根據廣西人才市場的廣西人才網聯系統2016年薪酬報告,2016年廣西人才網聯系統中用人單位職位的月均收入為4044元。[9]通過以上三組數據對比可以看出,廣西農民工月均收入仍然處于偏低水平,不僅低于全國農民工月均收入,而且遠遠低于廣西職工的職位月均薪酬。

(三)權益受損現象屢見不鮮

最近幾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總工會強化了農民工維權工作,但由于受多方因素所限,農民工在實際就業中仍面臨勞動權益被侵犯的事實,例如就業時沒有簽署勞動合同,特別是從事高危行業,如建筑業的農民工多無勞動合同的保障;即使簽訂勞動合同,實際工作中勞動時間被延長、加班費被取消或減扣等現象也時有發生;工作環境惡劣,達不到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缺乏安全保護措施;同工不同酬、不進行職業培訓就上崗的現象也較為普遍。

(四)社會保障缺失

在社會保障方面,由于現行社會保障制度體系不健全,用工單位對勞動保險政策執行不到位,加之農民工普遍缺乏社會保障意識,導致廣西農民工在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中的參保率普遍不高。以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為例,根據2016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6年廣西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為1096.42萬人,其中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農民工為26.54萬人,增加4.06萬人;2016年廣西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374.07萬人,其中參加工傷保險的農民工52.05萬人,增加0.7萬人。[10]顯而易見,農民工在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中的參保率偏低,且增幅不大。

(五)缺乏精神文化生活

廣西區內的大部分農民工,在從事勞動力工作期間,精神文化需求依然存在。但實際上,目前他們的文化生活內容和形式都很單一,文化水平也較為低下。由于其特殊的群體組織形式,他們很少能融入城市的社區、單位的群體文化生活之中,缺少能夠使用的專門文化娛樂設施,這使得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容易陷入“荒島”狀態之中,除了上網、看一些碟片、逛逛商場、打打撲克、看看電視以及與同伴聊天之外,基本沒有其他的文娛生活。

(六)政治參與邊緣化

廣西農民工群體中多是經濟條件較差、受教育程度不高的非所在地戶籍人員,常被視為與城市、單位、社區等無關的外來人。這使得他們長期不能有效參與政治生活,難以充分運用自身的知情權與話語權闡述自身權益,不能充分參與到國家政治及社會治理等方面的討論與獻計獻策之中來。在這種情形下,農民工自然成為了社會政治生活中的“弱勢群體”,不能通過有效渠道闡述自身主張。

三、工會創新和完善服務農民工工作的具體措施

伴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各級工會組織必須認真貫徹落實黨的精神,進一步增強自身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把服務農民工作為一項重點工作,從解決農民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和最困難最操心最憂慮的現實問題入手,搭建平臺、創新機制,拓展領域、擴大對象,細化內容、打造品牌,推進服務農民工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新成效。

(一)搭建服務平臺

工會組織要切實把服務農民工工作做深做實,關鍵在于頂層設計,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建立高效便捷的平臺,推動服務農民工工作實現常態化長效化發展。目前,廣西區工會服務農民工基本形成了以幫扶救助、維權服務、培訓創業、綜合服務、網上服務為主體的“五大平臺”:一是以區總幫扶中心為指導、市級工會幫扶中心為骨干、縣級工會幫扶中心為支撐、鄉鎮和基層工會幫扶站點為基礎的農民工幫扶救助平臺;二是以縣級以上工會法律服務律師團、站為依托,并向工業園區、鄉鎮(街道)、大型企業等農民工集中的地方延伸的農民工維權服務平臺;三是以工會創業就業技能培訓示范基地、工會職工就業培訓基地以及農民工夜校、職工大學為依托,集培訓、就業、創業“一條龍”服務的農民工培創平臺;四是以全區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工地、各類重點園區及社區等農民工較為集中的區域建立的工會工作站、“職工之家”及將服務向自治區外延伸在廣東省深圳、珠海、佛山等多市設立的駐外服務站點為主的綜合服務平臺;五是以“桂工網”門戶網站、“廣西工會”微信公眾號為依托的網上網下互聯互通、互動交流的農民工網上服務平臺。通過完善各項服務平臺,進而為農民工提供全面高效的服務。

(二)創新服務機制

建立工作機制是確保工作程序、規則之間保持有機聯系和有效運轉的重要途徑。因此,健全服務農民工工作各項機制,能為此項工作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撐。廣西區總工會在開展服務農民工工作的過程中,不斷創新服務的體制機制,形成了五大創新機制:一是創新農民工入會機制。積極探索建會新模式和入會新方式,制定工會經費下撥與農民工入會掛鉤、農民工戶籍所在地入會等制度措施,深化“特色建會”、“農民工入會集中大行動”等活動,推動農民工入會。二是健全農民工維權機制。把農民工列為工會法律援助的主要對象,在農民工集中的區域建立工會法律服務站(點),強化涉及農民工的勞動爭議調解和仲裁工作,全面打造針對農民工覆蓋廣泛的工會法律維權網絡。三是深化農民工幫扶機制。把困難農民工作為精準建檔和幫扶救助的重點對象,并納入困難職工幫扶救助體系,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規范幫扶農民工各項工作的制度機制,確保困難農民工得到及時有效的幫扶。四是完善農民工培創機制。采取“技能培訓—技能鑒定—職業介紹—勞務輸出”相結合的模式,實現對農民工技能培訓到就業的一條龍服務。五是搭建農民工異地雙向服務機制。廣西區總工會與廣東省總工會簽訂了《廣西壯族自治區總工會與廣東省總工會友好交流合作協議書》,建立起“兩廣”工會農民工異地雙向維權幫扶機制、“兩廣”工會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廣西籍在粵務工鄉親聯絡聯誼機制,形成了互聯、互動、互補的全覆蓋、多層次的跨省農民工服務體系。

(三)拓展服務領域

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民工隊伍也發生重大的變化,呈現出許多新的特點。這些發展變化促使農民工群體的訴求更加多元化,更加期盼工會組織能為他們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尤其是新生代農民工,他們對心理、信息、金融、學習、娛樂等方面的需求尤為突出。這就要求各級工會組織必須把農民工的需求點作為工會工作的創新點和著力點,努力做到農民工的需求在哪里,工會的服務就要開展到哪里。近年來,廣西各級工求。以開展職工技能培訓為例,由于互聯網經濟蓬勃發展并已成為拉動經濟新動力的趨勢,許多農民工紛紛自主創業,工會組織需要細化培訓的內容,根據當前市場狀況、農民工創業情況,選擇性地開設一些具有地方和行業特色的培訓活動,支持他們自主創業。廣西各級工會組織就針對農民工不同的需求特點開展了“精準培訓”,通過對不同農民工開展符合他們自身實際需求的技能培訓、創業培訓、家政服務培訓及電子商務培訓,促進農民工“精準就業”。

(四)擴大服務對象

以往工會為農民工群體提供服務主要還是以非公有制企業、勞務派遣企業為重點領域,以開發區、工業園區、重點工程項目工地為重點區域。但是,許多農民工通常采取靈活就業的方式進行務工,例如在物流快遞行業、家政服務行業、環衛清潔行業、農業專業合作組織中從業。在廣西沿海城鎮還有大量在漁船上務工的漁民工,在邊境口岸拉貨的板車工等等。工會提供的服務還沒有全面覆蓋到此類農民工身上。結合這一實際情況,廣西各級工會組織廣泛開展建會活動,例如防城港市在邊貿口岸設立了“板車運輸工會聯合會”,東興市在邊貿市場成立了商圈工會,憑祥市成立了“紅木工會聯合會”,北海市在漁民聚集的港區成立了漁船工會,并積極探索“工會+農業龍頭企業+基地+農戶”、“工會+農業合作社+農戶”等模式,在最大限度組織農民工加入工會的基礎之上,把各行各業的農民工全面納入服務對象的范圍之內,讓廣大農民工都能享受到工會提供的服務。

(五)細化服務內容

長期以來,工會開展了眾多有口皆碑的活動,例如困難幫扶方面的“送溫暖活動”、“送清涼活動”、金秋助學等活動;技能培訓促就業方面的“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等活動。但是,這些活動內容已經不能滿足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廣大職工個性化、多樣化的現實需求。以開展職工技能培訓為例,由于互聯網經濟蓬勃發展并已成為拉動經濟新動力的趨勢,許多農民工紛紛自主創業,工會組織需要細化培訓的內容,根據當前市場狀況、農民工創業情況,選擇性地開設一些具有地方和行業特色的培訓活動,支持他們自主創業。廣西各級工會組織就針對農民工不同的需求特點開展了“精準培訓”,通過對不同農民工開展符合他們自身實際需求的技能培訓、創業培訓、家政服務培訓及電子商務培訓,促進農民工“精準就業”。

(六)打造服務品牌

近年來,工會積極打造了各具特色的服務品牌,以品牌的示范引領作用推動服務農民工工作出成績、見實效。廣西各級工會組織在做深做實傳統服務品牌的基礎上,深入開展調查研究,以農民工的需求為導向,積極打造出了服務農民工工作的新品牌。一是以保障農民工安全健康權益為目的的“送健康工程”,連續兩年向百萬農民工贈送意外傷害保障卡,上門為萬名農民工進行免費體檢;二是為幫助環衛工人、快遞員、出租車駕駛員等戶外勞動者解決避暑難、防寒難、飲水難、吃飯難等實際問題而開展的“送愛心工程”,主要措施是在戶外作業職工集中的街道、工作現場建立有場所、有設施、有服務的“愛心驛站”;三是打造為農民工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務為目的的“一小時法律服務圈”,在農民工相對集中的街道社區、工業園區以及大型企業建立工會法律服務站(點),實現工會法律服務機構全覆蓋,讓農民工無論身在城市還是鄉鎮,只要是對自身勞動權益有所主張時,均可在一小時內到最近的工會法律服務機構申請援助。四是把關愛農民工留守兒童作為服務農民工的一個重要切入點和一項重點工作,深入開展暑期留守兒童“親子活動”,自2015年起與廣東省總工會聯合舉辦廣西農民工留守兒童暑期赴粵與父母團聚親子活動,為農民工與留守兒童搭建起關心、關愛的親情橋梁。今后,各級工會組織還要進一步積極探索,爭取為廣大職工提供接地氣、多形式、全方位的服務,并推動形成新的服務品牌,最大限度地滿足農民工多樣化需求,共享改革發展和社會建設的成果。

綜上所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各級工會組織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精神,勇于擔負起新時代賦予工會組織的使命,進一步做好服務農民工工作,進而團結帶領包括廣大農民工群體在內的億萬職工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作者:李斯璽 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總工會干部學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激情高清整在线| 黄a大片av永久免费| 成人片黄网站A毛片免费|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天天躁天天狠天天透| 久久99国产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男女深夜爽爽无遮无挡我怕| 国产一区在线视频| 免费福利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2020| chinese帅哥18kt| 恋脚app直播软件|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亚洲av午夜精品无码专区|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日本三级免费观看| 亚洲av综合色区|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 体育男生吃武警大雕video| 网站大全黄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观看| 麻豆果冻传媒精品二三区|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777久久成人影院| 在车上狠狠的吸她的奶| xxxxx.av| 工囗番漫画全彩无遮挡|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96| 无码毛片视频一区二区本码|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 欧洲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 欧美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观看| 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国产亚洲综合激情校园小说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四虎永久成人免费影院域名| 蜜中蜜3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