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財務工作中的科研項目經費管理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為了進一步提高科技水平,為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動力,近年來國家逐漸加強了對科研創新的政策扶持和財政投入力度,科研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成果層出不窮。在這空前大好形勢下,進一步加強科研項目經費管理,也顯得越來越重要。本文結合江蘇徐淮地區徐州農業科學研究所實際工作情況,根據科研項目經費管理要求,針對當前農業科研院所在項目經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產生問題的原因,提出解決的方法。
關鍵詞:
科研創新對于整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科研機構則是國家創新體系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時代洪流中,我國科研工作迎來了深化改革開放的快速發展機遇期,進一步加強財務管理工作也已勢在必行,迫切需要結合我國國情和科研單位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財務管理目標,不斷提高財務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以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1]。目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為科學事業的迅速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動力,國家對科技的投入也在不斷增加,科研單位爭取到的科研項目經費也在不斷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對科研項目經費進行科學管理,保證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充分利用現有經費,盡可能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一個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
一、財務工作中科研項目經費管理的主要目標
現代企業開展財務管理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但是科研機構的財務管理活動并不是以營利為目的,其最終的效果就是為了實現收入和支出的平衡。在科研機構項目經費日益增長和自主權不斷擴大的基礎上,為了提高科研項目經費使用的合理性,其管理的主要目標包括如下內容。
(一)預算管理目標預算是科研院所基本支出與項目支出的依據和標準。目前,預算管理是科研機構財務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內容之一,因為預算管理的水平會對資金的使用效率產生非常大的影響。這部分工作的主要內容包括預算的編制、執行、績效考核和監管等[2]。在現階段的科技經費管理中,全面貫徹落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它的管理目標和公共財政的績效管理目標是一致的。具體到科研機構的經費管理中,首先應該制定完善的預算控制辦法,將預算的控制和機構內部的經濟責任制度有效結合起來。同時,還應該進一步明確機構財務部門的主要負責人,以及明確負責人在科研項目預算管理中的主要職責和權限。
(二)成本管理目標成本支出是指科研活動開展中所支出的所有費用。具體來看,成本支出可以分為資本性和費用性支出兩種類型。其中資本性的支出包括固定資產購買、自籌基建等內容,而費用性支出則是包含了行政管理、福利保障等內容。其中科研項目經費屬于費用性支出的范疇,所以在管理的過程中,也應該符合成本管理的要求[3]。按照權責發生制的會計基礎劃分為科研成本和期間費用,在科研經費使用中充分體現科研項目成本,在保證科研質量的前提下,降低具體項目的成本。
二、財務工作中科研項目經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產生原因
(一)缺乏有效的科研項目經費的預算控制這一問題具體表現在如下兩點:一是缺乏科學的科研項目經費的預算編制。除了經費預算的不合理之外,還包括預算的模糊,不夠精細。在編制科研項目經費預算時,由于項目的負責人對財務知識缺乏足夠的認識,缺少對科研項目經費管理制度的了解,沒有對預算管理的嚴肅性和重要性引起足夠的認識[4]。在申請課題和編制預算時,對項目的各項開支沒有進行充分科學論證,缺乏嚴謹的計量方法和成本核算,還會受到項目申請人主觀經驗的影響,編制出來的預算大多缺乏科學性和可操作性。二是科研項目經費預算的執行力不足。在預算執行的過程中,項目負責人的預算執行意識淡薄,不能嚴格按照預算執行,個別項目的支出過于隨意化,導致預算與核算出現脫節現象。同時,科研人員雖然是爭取科研項目經費的重要影響因素,但是很多科研人員對科研經費的認識存在誤區,認為科研經費是自己爭取得來的,其所有權應該屬于科研人員或者是課題小組,財務部門則無權管理。更嚴重的是,部分財務人員對這種錯誤認識持默認態度,沒有按照國家的財政制度來執行,導致科研項目經費往往只有很少的部分真正用于項目和課題的研究[5]。
(二)成本核算不健全,會計信息質量有待完善科研項目的成本費用主要是由三部分組成,即直接、間接和協作研究費用。直接費用是指課題研究過程中使用的可以直接計入課題成本的費用;間接費用是指難以直接計入課題成本的各項費用;協作研究費則是指由外單位承擔部分協作及加工的費用等。而所謂全成本核算,就是要將科研項目所消耗的資源成本納入到科研項目的成本核算中,人力資源成本也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農業科研院所對于科研項目的成本費用核算不夠重視,直接費用和協作費用大都可以分別計入項目的科研成本,而對于難以劃分項目的間接費用則不會像企業的成本核算那樣精確,要么從某個項目中列支,要么從自有資金中列支,造成了單個科研項目的成本核算不夠精確,一定程度上干擾了報表使用人對科研項目管理的相關決策。除了上述問題之外,科研資產管理混亂、科研項目經費管理的內部控制和審計監督等制度問題,也是當前經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三、財務工作中提高科研項目經費管理水平的主要措施
(一)不斷完善科研項目經費的預算編制在科研項目經費的管理過程中,我們可以將剛性管理和柔性管理進行充分結合。科研項目在經過法定程序的審核批準之后,有一部分預算是在執行的過程中無法隨意改變的,這部分預算就是剛性預算。實施這一預算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確保預算編制的準確性,為預算審批和執行的權威性和嚴肅性提供保障。正是因為科研項目的預算經過審核批準之后就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法律效力”,所以必須對其進行剛性管理[6]。但與此同時,也應該采取恰當的柔性管理。這是因為預算僅僅是一種預測,科研項目在開展過程中也會受到很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預算編制是無法完全準確反映出來的。同時,開展預算編制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保障科研項目的順利開展和持續發展,所以當發現預算編制的計劃和實際情況存在較大偏差時,就應該采用柔性管理。
(二)增強對科研項目經費的預算控制能力首先,制定完善的預算控制辦法,將它和科研機構內部的經濟責任制結合起來。其次,在編制科研項目的預算時,可以讓財務人員參與進來,并由他們提供專業指導,這樣既可以彌補科研人員財務知識的不足,提高預算編制質量,又能促進科研與財務、預算與核算融為一體,進一步保障科研項目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對經費的合理使用進行了有效的監督和管理。同時,為了確保科研項目預算經費的執行,財務管理部門應該對項目中的每一項開支的范圍和額度限制進行明確規定。為了有效預防預算超支問題的出現,可以在財務管理系統中使用預算控制功能,對課題項目的每一個預算科目進行金額控制。另外,財務部門還應該給予項目負責人查詢經費使用狀況的權利,使其能清楚掌握每一項預算的支出和剩余情況。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計算機技術的進步,可以將紙質查詢和互聯網查詢有效結合,實現財務管理部門與項目負責人、科研人員的互動服務,在實現財務人員參與項目預算管理的同時,也能讓項目負責人掌握科研項目經費的動態。
(三)引入成本核算制度在引入成本核算制度之后,科研項目在活動中直接支出的相關費用,例如燃料費、材料費等,都可以納入到科研成本中。對于水電費、固定資產的使用費、實驗設備折舊產生的費用、科研人員的薪資待遇等費用,雖然無法進行準確區分,但是也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將其分攤,納入到科研成本的計算中,減少科研項目支出費用占用的經費比例,并對科研投入和產出經費的比例進行嚴格控制。與科研項目無關的內容一定要排除在科研支出費用的范圍之外,保障科研項目的質量,降低項目成本,實現科研項目經費財務管理的主要目標。
(四)不斷創新經費管理模式并貫徹落實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化的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來提高科研項目經費管理的水平。對科研經費財務信息做到實時動態的查詢、統計、分析和管理,實現科研經費管理由事后控制轉化為事中控制,由被動式管理轉化為主動式管理。首先,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轉化財務專用系統中的數據,讓科研人員可以方便理解這些數據,及時將預算的執行情況向科研人員反饋,實現經費財務管理信息的共享。其次,根據科研管理人員的特殊需求,對科研經費管理的信息系統進行全方位分析,為決策管理提供可靠依據。再次,建立健全科研項目經費管理的信息系統,促進財務人員和科研人員的有效溝通,在二者之間建立長效的溝通機制。并通過信息化的手段將管理制度鑲嵌在具體工作流程中,使其不只是一紙空文,切實提高科研經費管理制度的執行力[7]。另外,進一步建立健全審計監督機制,切實加強審計監督,也是提高農業科研院所項目經費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參考文獻:
[1]馬紅紅,孔曉丹.高校科研項目經費財務管理問題研究[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23):125-129.
[2]趙蔚,王吉艷,李權等.基于審計視角探討農業科研項目經費管理[J].農業科技管理,2012,6(11):49-50.
[3]陸學文,顧軍,何守才等.科研項目經費財務管理的現狀與發展對策——以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為例[J].江蘇農業科學,2013,8(19):1-5.
[4]徐奕舒,王春暉,胡志斌.財務管理目標視角下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探析[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10):332-335.
[5]韓海斌,劉悅,尚建庫.對農業科研院所課題項目經費財務管理的思考與建議[J].農業科技管理,2011,3(16):33-35.
[6]劉美,于深,馬榴強.高校科研項目經費管理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基于經費預算執行與控制視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3,15(2):93-97.
[7]王丹宇.淺析農業科研院所科研項目經費財務管理的思考和建議[J].財經界(學術版),2015,20(13):199-200.
作者:譚長容 單位:江蘇徐淮地區徐州農業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