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融資租賃行業資產證券化現狀與趨勢展望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融資租賃資產具有現金流穩定、風險分散、破產隔離等特征,是非常符合資產證券化要求的產品。2018年2月,滬深交易所、機構間私募產品報價與服務系統相繼了《融資租賃債權資產支持證券掛牌條件確認指南》和配套的《融資租賃債權資產支持證券信息披露指南》,明確了融資租賃債權資產證券化的掛牌要求,規定了重點支持方向,并對基礎資產轉讓、風險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本文從市場規模、發行利率、基礎資產、風險管理等方面分析融資租賃行業資產證券化面臨的問題及成因,并提出相關建議,以期對促進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健康發展提供參考。
一、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概述
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是融資租賃公司將可產生穩定且可預測現金流的租賃資產組合成資產池,并通過結構性重組方式,將資產池出售給特殊目的載體(SPV),特殊目的載體信用增級后,通過資本市場發行證券籌集資金。按監管部門來分,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可分為三類:一是證監會主管的企業資產證券化(ABS),二是交易商協會主管的資產支持票據(ABN),三是央行和銀保監會主管的信貸資產證券化。從發起主體經營性質來看,內資系融資租賃和外商系融資租賃公司可在交易所發行企業ABS、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ABN,而金融融資租賃公司僅可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信貸資產證券化。
二、融資租賃公司資產證券化現狀分析
(一)市場規模日益增長,滲透率有待提升1.市場規模和發行數量迅速增長。2014年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市場發行規模僅有61億元,而2015年市場發行規模達到667億元,呈現井噴式增長。2016年發行規模突破千億,且每年保持增長。從發行數量來看,2014年資產證券化數量為6支,2015年增加到70支,自2016年起,每年數量都達到100支以上,總體呈現上升趨勢。分類別來看,2017年以來,ABN數量和金額增長較快,更多實力較強的融資租賃公司轉向發行利率更具有競爭優勢的ABN。但由于年度發行金額基數較低,2016年以前發行規模增速超過50%,2016年后受金融去杠桿、監管趨于規范等因素影響,發行規模增速逐步回落至個位數,且趨于穩定。2.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滲透率依然偏低。根據《2018年中國融資租賃業發展報告》,截至2018年末,全國融資租賃企業總數為11777家,有134家融資租賃企業開展資產證券化,滲透率僅為1.14%。滲透率極低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行業處于清理整合階段,實際經營的融資租賃公司不足總量的1/3。二是只有少數融資租賃公司能夠滿足資產證券化的監管要求并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
(二)發行利率逐年走高1.利率水平與市場利率水平正相關,ABN利率最低。2016—2018年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利率逐年走高;從各年度來看,融資租賃企業ABS發行利率一般高于信貸ABS發行利率,ABN發行利率一直處于年度最低水平。2.與同評級債券相比,資產證券化發行利率偏高。中國資產證券化分析網(CNABS)抽取了2015年至今資產證券化發行利率,并與同期AAA一年期、兩年期公司債發行利率進行對比發現:一是評級越高,資產證券化發行利率越低;二是評級為AAA的資產證券化,與同期AAA級一年期、兩年期公司債相比,發行利率偏高,這說明以資產信用為主的資產證券化和以主體信用為主的公司債相比,從投資者認可和接受程度上,公司債處于更有利地位。
(三)基礎資產集中,收益率較高1.租賃債權分散度水平較低。2018年近75%的融資租賃企業ABS產品基礎資產筆數都在100筆以內,其中資產池筆數分布為1—10筆的占比65.32%。一方面,租賃債權分散度較低,說明集中度風險偏高;另一方面,基礎資產個數達到100筆以上的占比達25%,說明承租人為個人、基礎資產較為分散的融資租賃業務也開始得到市場認可,具有一定的增長潛力。2.行業集中度較高。從2018年融資租賃企業ABS的基礎資產行業分布來看,基礎資產主要分布在醫療衛生行業和制造業,兩者在基礎資產中的合計占比達到47.63%,其次為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以及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較高的基礎資產行業集中度會提高租賃ABS風險,這是因為同行業企業往往受相同市場需求和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在資產證券化中,行業集中度水平越高,資產之間的相關性越大,當該行業出現風險后將對資產池整體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進而可能影響證券的及時足額償付。3.區域分布:前十大區域占比超6成。2018年融資租賃企業ABS基礎資產的前十大區域分別為廣東、江蘇、四川、北京、山東、浙江、河南、貴州、福建和云南,前十大區域占比為62.60%,廣東省基礎資產占比最大,達10.78%。4.基礎資產收益率:整體水平較高,交通行業連續三年最高。租賃ABS的基礎資產利率水平較高,易形成超額利差對現金流償付提供保障。在已發行的租賃ABS產品中,大多數產品基礎資產加權利率超過優先級證券發行利率。自2016年起基礎資產收益率逐年提高,與作為融資成本的發行利率正相關,體現了融資租賃公司依賴以利差為主的盈利模式。2016—2018年,交通行業資產收益率均高于其他資產,最高年化收益率接近16%。
(四)年化違約率呈上升趨勢1.以內部增信措施為主。融資租賃企業ABS無擔保占比為18.13%,增信措施為保證的占比為43.18%,這是由于融資租賃以超額利差覆蓋、差額支付和優先/次級分層機構內部增信措施為主。優先/次級的內部分層仍是優先級最主要的支持來源。從優先/次級分層機構來看,次級比例占比為5%—10%之間的證券化基礎資產占比最高,達到48.92%;次級比例超過15%的證券化基礎資產占比僅為5.61%。2.年化違約率逐年上升。2016—2018年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年化違約率逐年上升。但值得注意的是,信貸資產證券化未出現任何違約,而自2017年起ABN的年化違約率已超過企業ABS。2016—2018年,交通行業的年化違約率最高,體現了風險報酬均衡原則。3.企業ABS觀察事件占絕對比重。至2019年一季度,市場共出現評級下調事件60件,其中58件為企業ABS產品;觀察事件中出現證券評級下調15件,其中4件為融資租賃ABS證券評級下調。
三、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發展中的問題成因分析
(一)法律法規體系不完善一方面,資產證券化的核心是基礎資產,基礎資產的權屬清晰是資產證券化的關鍵要素。由于租賃物具有使用權和所有權分離的特點,一旦承租人擅自處置租賃物,善意第三人則可能取得租賃物所有權,使出租人權利難以得到保護。2014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出臺《關于審理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法釋[2014]3號),將進行融資租賃交易查詢作為判斷第三人是否為善意的標準,同年3月人民銀行《關于使用融資租賃登記系統進行融資租賃交易查詢的通知》(銀發[2014]93號),要求銀行等資金融出方在辦理資產抵質押和受讓業務時,應登錄人民銀行征信中心的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查詢相關標的物的權屬狀況。實踐中絕大多數出租人在簽訂融資租賃合同后,均在征信中心登記系統中進行融資租賃登記,可對抗銀行在后的抵押權,而未辦理融資租賃登記,出租人所有權可能落空。但從法律法規角度來看,融資租賃司法效力規范的對象尚存在局限,僅從人行監管的資金融出方層面規定了出租人所有權與銀行抵押權之間的權利沖突問題,出租人所有權與其他機構間的沖突仍然存在,融資租賃登記的法律地位仍需立法層面予以提高。另一方面,我國資產證券化處于發展初期,不同類型的資產證券化產品由不同的監管機構監管,交易場所包括了交易所和銀行間市場,產品發行市場的割裂、尚未統一的市場規則和市場標準,使得租賃資產證券化從法律法規源頭上缺乏標準的根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資產證券化的發展。
(二)中介機構公信力有待提高租賃資產證券化中涉及的中介機構包括信用評級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目前投資者對某些中介機構的權威性存在質疑。以評級機構為例,市場上曾曝光評級機構缺乏獨立性而遭處罰事件。信用評級機構可選范圍不足、評級體系不完善、尚未形成統一的評級標準、跟蹤評級不到位等情況的出現,使得投資者對信用評級機構的公信力難以認同,投資決策缺乏可靠依據。
(三)稅收優惠政策不明確營改增之前,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參考信貸資產證券化的稅收政策,并沒有特殊優惠政策。2016年5月全面實施營改增,根據規定,租賃企業提供租賃服務,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明確了扣除支付的借款利息(包括外匯借款和人民幣借款利息)、發行債券利息和車輛購置稅后的余額為銷售額,而資產證券化融資成本則沒有明確是否納入抵扣范圍。實踐中,有些區域稅務機關認同資產證券化的稅收優惠,只要取得相應發票,即可實現增值稅鏈條的抵扣,而有些區域稅務機構不認定資產證券化的融資成本可按差額申報納稅,造成資產證券化融資稅負增加。
(四)信息披露不完善理論上來講,租賃資產證券化投資者應更關注債項評級而非主體評級,但基礎資產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完善導致投資人識別風險的難度較大。部分產品只公開披露了原始權益人的相關信息,基礎資產信息語焉不詳,項目的真實風險難以識別和判斷。
(五)風險管理能力不足基礎資產的基本特征是現金流穩定且可轉讓,近年來發生的基礎資產違約事件增多,除了宏觀經濟形勢的客觀影響,融資租賃公司風險管理能力不足是重要內因。一是經營模式以類信貸為主,盈利模式依賴利差,缺乏明確的行業方向定位,戰略風險較大;二是缺乏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風險管理體系照搬銀行,尚未建立適合融資租賃行業特點的風控體系;三是對租賃物處置能力不足,以主體信用為第一評價標準,租賃物的選擇僅能滿足形式合規,一旦主體違約,缺乏通用價值的租賃物變現困難。
四、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發展建議
(一)完善法律法規,統一監管標準一是以《民法典》編纂工作為契機,建立統一的動產擔保登記制度,并把融資租賃登記納入統一的動產擔保登記范疇,解決融資租賃法律法規不完善問題,提高融資租賃登記法律地位。二是建議相關部門逐步建立系統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明確規定資產證券化稅收優惠政策,降低交易成本。三是盡管監管機構和發行市場很難統一,但應確保不同監管機構和市場自律監管的步伐一致、標準一致,避免監管套利行為。四是應促進已發行產品實現跨市場交易,加強租賃資產證券化產品交易平臺建設,使得租賃資產證券化產品豐富、投資者多元、交易活躍。
(二)強化資產證券化信息披露要求建議制定完善清晰的披露標準、制定下發標準化的披露模板。要求評級機構充分披露評級假設、方法、流程以及利益沖突信息,充分披露ABS壓力測試的現金流和抵押信息。尤其要加強基礎資產的信息披露,充分披露每個基礎資產抵押擔保及相關信息。
(三)加強中介機構的監管和自律一是監管部門制定更加嚴厲的處罰措施,明確市場禁入條件,加大中介機構的違約成本。二是中介機構自身應建立長效機制。以評級公司為例,應規范評級流程和質量標準,對評級形成有效約束,確保工作人員履職盡責。
(四)提高租賃公司專業化經營和風險管理能力融資租賃公司應有明確的行業定位,形成清晰的發展戰略,提高直租業務占比,走專業化經營道路;應注重引入專業的風險管理人才,搭建系統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以提高發行主體在市場上的認可度。
五、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趨勢展望
ABS對發起人的意義不言而喻,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業務流程的標準化,將使ABS由交易結構復雜的產品,變成一種常規融資渠道。由于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滲透率較低,未來提升空間和發展潛力巨大,但這種增長必然是穩定增長,而非迅猛增長,主要原因如下:一是租賃行業目前處于轉型期和陣痛期,行業整合分化趨勢明顯。二是行業發展要求健康有序的市場,要規模不要質量、以犧牲風險控制為代價的業務發展難以為繼。三是ABS投資者也更加理性成熟,現金流來源分散度高、標準化程度高、后備機構進入難度低的基礎資產是未來ABS配置方向。但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也深刻影響和推動創新。如平安租賃和遠東租賃,按照資產證券化的標準篩選和收購合適的租賃資產,發行資產證券化,獲取發行利率與受讓資產價格的利差。這種新的業務模式,表面是一種通道模式,但實際上要基于租賃公司在資本市場上贏得認可這一前提,也需要較高的資產管理能力。未來,資產證券化供給的增加將使得發行費用大大降低,而服務商則可通過市場規模的增加驅動業績增長,資產證券化業務標準化將帶來多贏的市場格局。
作者:嵇可成 趙南 單位:山東高速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