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加快公共文化服務經費預算執行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全面發展的時期,公共數字文化工程項目的實施離不開財政資金的支撐。G單位作為公益文化事業單位,牽頭公共數字文化服務T工程項目,其經費預算執行問題一直是部委關注和考核的重點。影響T工程經費執行所涉及的因素眾多,執行情況直接關系到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體系能否按照規劃完善,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文章結合T工程近5年的經費執行情況,分析影響其預算執行的因素問題,提出加快T工程經費預算執行力度的幾點思考。
引言
財政經費是公益事業單位各工程項目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經費執行情況是考核工程實施情況的關鍵因素之一,對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公益事業單位公共數字文化服務與企業類單位不同,雖然有些項目無法與企業的靈活性相比較,但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有其普適性,目的是滿足大多數人民的基本精神文化需求,具有服務面廣、適應性高、專題資源多等特點。本文結合T工程2014—2018年的經費執行情況,分析影響經費執行進度的因素和提升工程經費預算執行力度和效果的對策,以期加快公共數字文化體系的完善。
1T工程經費執行情況
2014—2018年期間,T工程財政資金每年撥款3000萬元,工程主體可劃分成網絡和平臺類建設、數字資源類建設、服務推廣三大部分,每一部分由若干具體的子項目、活動或者會議構成,共同承擔著T工程經費支出。T工程作為財政支持項目,每年都會制定嚴格的預算執行計劃,經過審批后,全年將會按照預算執行計劃執行當年預算,每年的6月、8月、10月、12月月底均是T工程經費預算執行情況的重點考核節點,預算執行目標分別為50%,67%,83%,100%,上級領導單位會在每年的考核節點考察T工程經費的實際執行情況,以備次年的預算調整和規劃。據統計,2014—2018年5年間T工程總經費實際執行情況由圖1可以看出,2014—2018年,除了個別月份外,T工程經費實際執行進度線基本在計劃預算執行進度線之下,或將持平,每年的8月和10月重點考核節點預算是執行力度最低的時間段,而在10月以后出現較大拐點,經費支出劇增,說明10月份后是T工程經費集中支付階段。然而,一個財政預算項目的經費平穩而序時的支出才能達到預算考核要求,因此,要重點分析影響T工程經費執行的具體因素,才能解決預算執行進度滯后的問題。
2T工程經費執行情況具體分析
綜上所述,T工程除了合同制項目外,還包含了各種活動、會議及培訓類項目,涉及經費情況復雜,預算執行問題分多鐘情況,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預算項目審批及操作流程時間長審批流程長短是影響
T工程預算進度的重要因素。T工程涉及多個合同和多種類型的活動及會議,G單位作為公益事業單位,每一筆預算都要嚴謹而合理,因此,每一個合同、活動或者會議都需要經過一系列的流程才能正式開展[1]。確定開展一個項目首先就需要經過一個報文來支撐,稱為項目的啟動報文。具體流程如圖2所示。
2.1.1啟動報文階段為了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啟動報文需要經過這個項目所涉及的所有相關部處來一一審批,最終報文經過主管領導審批通過后才能做下一步的工作。報文的流轉時間一般為7天左右,如果某些項目具體情況不夠清晰或不成熟,則會耽誤報文的流轉時間,從而影響此項目的順利開展。
2.1.2合同階段如果一個項目不超過5萬元,不需要簽訂合同流程即可開展,但項目一旦超過5萬元,雙方就要簽訂合同,并且通過合同流程后才能開展具體事項。具體流程如圖3所示。金額45萬元以下的項目。項目金額45萬元以下,項目開展部處是可以自行與合作公司簽訂合同的,單位內部流程時間大致和報文流轉時間相近,大概7天左右,合同流程走完雙方即可簽字蓋章,開展具體工作。金額45萬(含)—90萬元的項目。合同金額在這個階段的項目,原則上會通過2~3家公司商務談判的形式集中采購,流程大概20天左右。金額90萬(含)—180萬元的項目。合同金額在這個階段的項目,原則上會通過政府采購但非公開招標的形式進行,分為競爭性磋商、單一來源采購和詢價3種類型,流程大概40天左右。金額180萬元(含)以上的項目。合同金額在180萬元以上的項目,則會采取政府采購公開招標的形式進行,流程大概60天左右。由此可見,一個項目開展需要歷時少則7天,多則長達2個月的時間才能真正開始具體的業務工作,流程時長是影響T工程開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影響一個項目的開始時間,從而影響項目經費的執行時間。
2.2開展的具體項目具有不確定性
T工程每年4月份提交下一年度的“一上”預算報表,規劃次年開展項目所需經費,當年年末(每年11月份)提交下一年度的“二上”預算報表,細化項目預算,接下來就會按照上級單位批復的經費和預算計劃按部就班地開展全年工作。上一年的“一上”4月份開展,規劃的是次年的工作項目。目前,國家正大力推進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公共數字文化有其發展快、時效強等特點,很多情況下,在時隔一年后真正開始籌備的時候有些項目會由于各種原因而不能實施,比如時機變化不適合開展原項目,或由于合作單位條件改變不能執行原項目,或本單位規劃改變不需要實施原項目等,而這時就需要重新籌劃另外的新增項目代替原項目來執行,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經費的執行進度[2]。
2.3合同任務完成情況的限制
由于工程經費數額的龐大,T工程預算經費的執行進度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標的較大的合同執行來推進的。T工程的項目合同價款的支付情況大致分為3種:(1)全額付款合同,即合同簽訂完成后約定幾個工作日內一次性付完全部款項,這種合同一般針對合同額較小不必要分次付款的項目,或者是一次性授權使用項目,再或者是按照雙方約定全額付款的項目,這種情況的項目會耗時較少,一般事項報文和合同流程走完就能支付,對預算執行進度的影響最小。(2)當年內支付完成的合同,T工程大多為服務外包類合同,G單位的對應的服務外包合同范本一般會根據工作內容約定一個合同履行期限,大多數情況是3~10個月不等,合同款項一般在合同履行期限內分為首付款和尾款支付。上半年啟動項目,即支付首付款,合同期限內合同任務完成,驗收合格即支付尾款。由于合同尾款的支付需要根據合同的內容、時間和完成情況而定,如果項目履行截止時間在下半年較多,就會出現下半年集中付款的情況,而外包公司完成的工作質量也會影響項目驗收,從而影響尾款的支付和預算的執行進度。(3)跨年支付合同,即本年支付首付款,第二年支付尾款的情況。T工程有很多項目是延續性的跨年支付項目,有部分情況是由于財政預算不足,當年只能支付首付款,次年支付尾款,大多數原因是由于乙方公司合同任務完成質量不達標或延時完成,最終項目拖到了次年驗收結項,導致經費執行進度的滯后。
3加快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項目經費預算執行進度的對策
2017年年底財政部的《關于中央預算單位2018年預算執行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中的總體要求中提到,“各部門各單位要按照報告提出的‘建立全面規范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全面實施績效管理’的要求,進一步加強預算執行管理,強化預算單位作為預算執行主體的地位?!薄霸诒U腺Y金安全的基礎上,加快預算執行進度,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運行的效率和效益。”[3]近幾年,中央預算收緊,經費預算執行需要更科學、更嚴格的方式方法來控制,要將經費用在刀刃上。經過以上分析可見,影響財政經費預算執行的主要因素是預算項目的審批時間、項目的可操作性以及合同任務完成情況。因此,加快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項目經費預算執行進度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3.1重視常規項目準備性工作,不在審批流程耽擱
G單位是中央預算單位,為了合理和高效地使用每一筆中央預算經費,T工程每一個項目的開展均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批流程。T工程里有很多是延續性項目業務,即每年都會有預算安排的常規性、基礎性的業務,因此,針對這些延續性項目,預算“二上”經過審批后即可著手準備新一年的項目事宜。一個預算年的開始也是在自然年的年初,因為受到上一年項目工作結束或者掃尾狀態的影響,同時因為是延續性、每年都要開展的常規工作,大多數新延續性項目的準備性工作往往會被忽視。準備性工作包括籌劃具體的工作細節、遴選合作方、準備相應上報文件等。而盡早開始準備工作,在事項啟動報文通過審批后即刻開展,可以做到呈報與操作的無縫銜接,將項目開展時間壓縮到最短,提高執行效率。因此,重視每項常規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是提高項目執行效率和提升經費執行進度重要的和必要的前提條件。
3.2加強合作公司業務推進工作
T工程面向省市級及基層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機構開展指導及合作工作,也有大量與數字文化類公司開展的技術服務外包工作。外包公司數量眾多,工作質量及服務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外包公司在合同期限截止時間由于各種原因仍未完成工作,有的則是提交的項目成果未達到驗收標準需要反復修改,項目開展的進度最難控制,經費結算的進度最難保證。經計算,2014—2018年,T工程約有40%的分兩次付款的外包合同在合同期限內無法完成尾款支付,大部分原因為外包公司沒能按時完成合同約定的工作內容。T工程若干個大小分項中,約有68%的項目需要與外包公司合作,因此,外包公司的工作進度對T工程項目的執行起著重要作用,從而對T工程的經費預算執行的影響巨大。在實際工作情況中發現,很多外包公司會認為財政預算資金可靠而穩定,降低工作質量仍能保證資金到位,項目結束后輕視結項驗收,屢次修改影響結項。因此,在一個預算年度中,應加強合作公司業務的推進工作,時刻掌握合作項目的開展動態;同時,合理設置合同中雙方的權責問題,對合作方有所約束,合理規劃中央預算資金的使用。
3.3重視新增項目的可行性研究,拒絕“拍腦門”項目
T工程是靠中央預算經費支持的公益性事業專項,為推進公共數字文化服務事業的發展,保證中央預算經費的執行,每年4月份T工程的“一上”會做至少10%的赤字預算,因此,T工程的整體經費除了保證新一年延續性項目的開展,還有許多新增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項目支撐。經研究,2014—2018年每年下半年,T工程預算經費執行進度放緩,有時無法達到8月、10月的經費進度考核目標,其中與新增項目無法順利執行有很大關系。新增的項目是要結合國家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發展方向和具體業務開展的,需要經過項目負責人的考察和論證才能決定,往往是大多數新增項目稍稍有點眉目便被列入預算計劃,原定計劃無法執行,新增項目立即啟動,很大概率會因為繼續深入開展發現項目的不可行而放棄。公共數字文化產品多、服務廣,形式變化快,公益事業單位的數字文化資源需要與時代接軌,符合大眾的需求,考察不夠全面、論證不夠充分勢必會使項目的開展受阻,影響預算經費的執行。因此,要重視每個新增項目的可行性研究,至少在這個項目預算上報前半年使得項目計劃初具雛形,這樣在項目開展前既會有充分的時間研究具體實施內容和這個項目的延伸工作內容,也可以結合當年度實際工作情況把握數字文化工作發展方向。一個項目考慮有多種執行方式和建設方式勢必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楊秋玲.公共圖書館加強財務管理之我見[J].山東圖書館季刊,2002(4):86-87.
[2]黃博.新時期下公益性事業單位預算精細化管理研究——以L單位為例[J].中國集體經濟,2017(19):31-33.
[3]中華人民共和國財務部.關于中央預算單位2018年預算執行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EB/OL].
作者:王研 單位:國家圖書館